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道家创始人原名是谁(道家创始人叫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4  来源:沿途有你  作者:沿途有你  浏览次数:7
核心提示:序言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两家为中国本土文化,释家(佛家)为印度传入中国的文化,在盛唐时期,儒道释三教

序言

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两家为中国本土文化,释家(佛家)为印度传入中国的文化,在盛唐时期,儒道释三教合一。在宋明时期,理学与心学吸收了道家与佛家的精髓。

随着时代的变迁,儒道释在当下之中国日渐式微,特别是在中华文明经历了数千年历史中最大的一次劫难(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交锋与相克带来的沉重灾难)之后,伴随着上世纪思想启蒙与革命,历经两次运动之后,儒道释传统都已基本衰落。在改革开放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又迎来了新的复兴,特别是近10年来,国学热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但客观而言,相比于儒家和佛家,道家已经严重边缘化,人们对道家的认识基本停留在道教或抽签算卦、神秘的巫术的层面。虽然在国学热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背景下,学习儒家经典成为热潮,参禅打坐拜佛成为中国人面对时代的精神慰藉,但道家却未能有大的起色,很多道观人迹罕至,日益凋零,如此下去,道家(特指道教)在形式外观上大有消亡之趋势。

但鲁迅却曾说:“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有儒释道三教,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

就笔者本人而言,十多年前,我游历过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也曾在两大书院有过学习,对儒家经典、佛家经典与思想比较熟悉,但对道家十分生疏,甚至不如我对印度文化及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熟悉。

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本人对道家思想其实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存在深深的误解。道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最具哲学思辨、科学元素的流派,其思想、探索精神以及实用智慧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挖掘,与佛家一样,与其他宗教相比,道家与佛家不仅仅停留在精神信仰与价值观层面,而是需要自身实证,且通过一套系统与方法,按照次第是可以直接通过自身实证(验证的)。这就是道家与佛家的独特个性和价值。

笔者读书庞杂,思考飘逸,从生物属性讲,思想大于情感,理性大于感性,因此,阅读广泛,而且还有一个毛病,一旦阅读庞杂之后,常常想系统梳理一些知识,做一些对比,比较擅长宏大命题的叙事,梳理、归纳及对比。

为此,在梳理了儒家简史之后,本文将简要梳理下道家简史,以溯本清源,为道家正名。

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贯穿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始终。二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养生、宗教、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极为深远。早期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两汉佛教传入中原后,道家又结合佛教形成了中国式佛教,即禅宗、天台宗(法华宗)。尤其是禅宗,它揉合了道家“忍自然”的思想,在唐宋期间风靡一时,至今在世界上仍存在广泛的影响。在宋明理学、心学兴起的过程中,道家思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绵数千年不至中断的重要保障。其思想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姓日用而不知。

关于道家的发展的和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根据现有的典籍资料,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概括:成型于春秋、兴盛于战国、挫折于秦、辉煌于汉初、被压于汉武、复活于魏晋、复兴于晚清。

首先必须将道家和老庄以及道教要加以区分,切不可混为一谈。道家在战国中期已经开始分化,出现不同的分支和思想倾向,秦汉以后更趋复杂。道家只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日渐产生的众多庞杂流派的统称。当然,道教思想采用了道家的思想,其对道家思想的传承也一定程度上起了重要作用。道家与道家既要区分还要联系。

一、道家的起源

道家思想最早可追溯至泰古二皇,即伏羲氏和神农氏,成型于春秋末年。《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泗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大公》《辛甲》《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姜太公、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与儒家文化出自于周文华不同,道家学者多出于宋、楚、秦、齐等国,暗示暗示道家思想与夏商文化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授关系。老子或庄子从未自称为“道家”,只在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比如:孔子、子思、曾子、子夏、孟、荀均有传授关系,墨家有巨子相袭制度。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司马谈的道家反映了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想趋势。

史记》中《论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以道为世界最后的本原,故名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其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主要著作除了《老子》、《庄子》外,还有《黄帝内经》、《文子》、《列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论体系,与《易传》所提出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类。老子认为是三(三才)生万物;孔子认为是阴阳、四象(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生万物。

《读子卮言》中《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上古三代之世,学在官而不在民,草野之民莫由登大雅之堂。唯老子世为史官,得以掌数千年学库之管钥,而司其闭。故老子一出,遂尽泄天地之秘藏,集古今之大成。学者宗之,天下风靡。道家之学遂普及于民间。道家之徒既众,遂分途而趋。各得其师之一遄。演而为九家之学。而九流之名以兴焉”。

《先秦学术概论》:“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道德经》的问世是其标志。老子以后,战国时期是其思想发展的繁荣阶段。在此期间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流派,主要代表有六派,分别为:老庄学派、杨朱学派、黄老学派、老子学派、宋尹学派和彭蒙田骈慎到派。它们都兴盛一时,以黄老学派表现最为突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道家也不免其祸,短暂受挫。

道家在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中结出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其经典著作卷帙浩繁,内部也分化演变出众多流派,仅据班固《汉书.艺文志》所推崇的史官道教流就有三十七家之众。道家的思想源头性著作主要有《老子》、《庄子》、《归藏》和《黄帝四经》。

按思想主旨分类,其派别大致可分为有为派,以《黄帝四经》为代表;无为而无不为派,以《老子》为代表;无为派,以《庄子》为代表;无不为派,以《申子》为代表(申不害的思想其实质已属法家范畴)。目前学术界和民间的研究热潮比较倾向于道家的老庄学派。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开篇叙老子,结尾叙韩非,中间是庄子和申不害。老子主张无为自化,韩非呼吁严刑密法,司马迁安排二人同传,论者往往致疑。

司马迁对将四人合传的理由解释得非常清楚。老子之学“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庄子著书“以明老子之术”,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之学“其归本于黄老”。司马迁又在传记结尾处总结四人“皆原于道德之意”。可见,贯穿此篇传记的中心纲领正是老子之学。申、韩虽以法家名世,但是司马迁拨开云雾,指明其学问之道家渊源,实为不刊之论。例如,韩非的《解老》《喻老》为集中阐释老子学问之作,韩非理想中的喜怒不形于色、柔弱无为、执一任法的君王南面之术亦从道家而来。当然,司马迁也没有抹杀学派之异,用词极有分寸。司马迁认为,申子、韩非虽本源于黄老,但主刑名,还特别标明韩非之学变异老子之处——由极端功利主义带来的残刻特色。这篇合传堪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道家学术史,见识高远,评论精要。

二、道家思想的发展与流变

道家成型于春秋末年《道德经》的问世是其标志。老子是个神秘的人物,相传道德经是其离开洛阳西行时,行至河南三门峡灵宝境内的函谷关所作(我的家乡)。

从道家发展看,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道家思想的形成

以老庄之学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这一阶段的道家以老子发轫,至庄子而集道家之大成。以《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关于老子的身分、生平与《老子》一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虽然长期存在争议,但通常的说法都是以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倾向性看法为依据,即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其中以黄老派最盛,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老子主要批评了孔子所执之"礼"及"仁义"观念,对杨朱则主要批评了其"予智自雄"及对"明王之治"的追求。老子之后,杨朱本人曾针对墨子的"兼爱"、"尚贤"、"右(明)鬼"、"非命"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了"非议"。杨朱后学子华子则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六欲不得其宜"的观点和行为做出了双向的扬弃,詹何则将杨朱"为我"、"贵己"之说中"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的思想作了近乎极致的发挥。庄子本人和庄子后学都有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以魏牟为代表的庄子后学认为庄子之学大如东海,而名家公孙龙等人则似埳井之蛙。以《天下篇》为代表的庄子后学批评诸子百家之学"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皆为"不该不徧"之学。"稷下黄老道家"的学术批评以慎到、田骈和《管子》学派为代表,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了批评性总结。

有学者认为,道家是对儒家反对或者反向,《易经》对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既是儒家的源头,也是道家的源头。儒家继承了乾卦:天行健君当自强不息;道家继承了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是天的刚健勇猛,一个是大地的宽厚与包容。一个是积极进取,另一个是利他无我。相得益彰,构成了中国人精神的双坐标和食粮。

2. 第二阶段 秦汉道家思想

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汉初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最初形成于战国末年齐国的稷下学宫,至汉初也蔚为大观,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道家以黄老的形态表现出来,在汉初也具备一些自身的特点。

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3.第三阶段 东汉末年 道教形成

汉末的道教。汉末道教的形成是道家发展的一种变态。汉初黄老之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当短暂的时期,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后佛教的传入,中国思想文化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向,到汉末道教的产生,这些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汉末道教实际上继承了道家思想的某些方面,把老庄、黄老宗教化,并与神仙长生、民间巫术相结合。同时在汉代的文化大背景下,道家也借助于道教的形式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4. 第四阶段 魏晋玄学

玄学实际上是儒学与老庄之学的融合,所谓三玄即是指《老子》、《庄子》和《周易》。《老子》、《庄子》是道家经典,《周易》被称为儒家五经之首。玄学的代表人物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都是老庄的信徒,所不同的是,何王推崇老子,向郭推崇庄子,而阮嵇则得老庄那种独任清虚、离尘脱俗之道家精神气质。

魏晋玄学以后,道家的发展仍不绝如缕,至当代还有所谓新道家之说,但相对于先秦汉魏道家而言,既没有出现大的道家代表人物,也未能形成有影响的道家流派,当然道家的精神还是存在的,整理注释老庄之书者代不乏人。

魏晋玄学的兴起给道家的复苏带来了转机。但此次重点在于对老庄思想的重新阐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至此以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延续至今。魏晋南北朝以后,虽历经战乱,但道家思想只是作为大乱之后治国方略的急救包或者成为失意文人政客的精神寄托品,未得到长足发展。

至魏晋时期,一批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世族名士便一齐组织起来打破汉武帝以来确立的儒家文化专制的局面,是以引入了道学和佛法。由此亦使中国文化为之一变,道学成为其时代的一代显学,佛学也开始走向旺盛。在当时,虽说儒学的弊端日益被众多文人所痛恨,然而其意识形态仍在皇权、世族的支持下占统治地位。因此玄学若想继续提高其实用价值,必然不可避免的糅合进儒家的学说。

5. 第五阶段 盛唐三教合一

隋唐重玄学的发展与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显学有着莫大的关系。重玄学者,盖取义于佛教三论宗的“二谛义”,其坐忘论亦是取义于天台宗的“止观”说,但内容上还是从老庄之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的超越和发展。

那时代一些介于佛道的释家中观学派代表,如鸠摩罗什、佛图澄、僧肇、梁武帝萧衍等在注《老子》一书时,其释既不滞于有,又不滞于无,有无两遣,比玄学家的注释更深入了一步。但是重玄学在这一方面则比之更进一步,其以为释家的非有非无仍是“不滞之滞”,仅是一“玄”,须连“不滞之滞”也一并去掉,方可称为“玄之又玄”。重玄学既遣有无(玄学),又遣非有、非无(释学),其既不滞于有无,又不滞于非有、非无,因果双遣,本迹俱忘,遣之又遣,忘而再忘,实为入重玄之境。重玄学发展了老庄哲学中心学的层次,将魏晋玄学在隋唐佛教大兴的背景下导入道家心性学之路,为五代宋元内丹学兴起奠定了的理论基础。

在盛唐时,开放的社会,多元的文化,使得盛唐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而道家兴盛程度超越儒家与佛家。而佛家思想也在唐朝百花齐放,形成了佛家最兴盛的时期,形成了佛家十大宗派。

可以从唐代袁天罡、李淳风受到的重视及影响,即可见当时道家的影响力。

6. 第六阶段 内丹心性学

在中国哲学史上,汉代重点讨论的话题是天人感应的宇宙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则由宇宙论转入本体论,至于隋唐时期又从本理论向心性论转化。魏晋时期的玄学和隋唐时期的重玄学所讨论的话题虽然仍旧带有本体论的意义,但已开始向心性论转化,哲学的思辨水平也越来越高。直至唐末五代内丹学的兴起,哲学本体论的思辨便彻底的转而为纯粹的心性修炼和心理体验,道教内丹心性学也随之形成。宋明时期形成的儒学新理学之心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汲精华于佛道的二教心性学,其中内丹学的影响尤为巨大。

道学发展到内丹学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内丹生命哲学、二是内丹生命科学。内丹生命哲学即是丹道(后面可以讲到)性命之学,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心性学。宋朝出现的全真道诸门派,就是以心性学作为道义发展的养身修真流派。至于内丹生命科学,则重在养生抑或延年益寿这一方面,与之前的黄老养生学一脉相承。

总的来说,从道学的发展史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道学在先秦之前与之后的发展重心有了明显的不同。秦后,因为儒家成了统治者治国的唯一理论来源,道学不能与之相抗衡,故而转向哲学与生命领域,开创了道学除治国之外的恢弘场面。

7. 宋代道家再度复兴

宋代是道教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如果说北宋的道教基本上沿袭了隋唐以来的旧传统,那末,南宋以来,以道法为主体的旧道教日趋衰落,而以炼养、内丹为主的新道派相继产生,对金元明以后的道教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宋王朝还设置道官、道职,建立道阶品位,整肃道教纲纪。政和四年(1114),徽宗下诏“诸路监司,每路通选宫观道士十人,遣发上京,赴左右街道录院讲习科道声赞规仪,候习熟遣还本处。”又下令各地州县,仿照儒学的形式,设立道学。重和元年(1118),徽宗下诏:“自今学道之士,许入州县学教养,所习经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小经外,兼通儒书,俾合为一道。大经《周易》、小经《孟子》。”初入道者称道徒,每年进行考试,根据成绩,分别授以元士、高士、大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老士等名号。(这些名称相当于宫品的五品到九品)又依儒学的贡土法,学道之士亦可通过考试为贡士,到京师入辟雍或太学学习,并可每三年参加大比,殿试合格者则称为高级道士,授以道官道职。据《宋史·徽宗纪》载:“重和元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道宫中最高的称“金门羽客”,可以佩带金牌,出入宫禁。

由于宋代皇帝崇道、全国人民对道教热衷,宋代道教的管理机制、理论、著作、派别等多个方面都获得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崇道,在真宗和徽宗时期迎来两个高潮,然而,宋代道教盛世的奠基者则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两兄弟。

宋代帝王崇道,在促进道教管理机制、理论和著作等发展的同时,也使道教出现了新的派别。

一是天心派。天心派是宋代正一派的一支,以传授新符篆“天心正法”而得名,创始人为“天心初祖”饶洞天。据记载,饶洞天是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八月,他自称靠梦中神人指引,在华盖山山顶掘地得玉仙经,题曰《天心经正法》。后遇南唐道士谭紫霄并得其道,才知仙经之妙,于是立天心派授徒。宋人金允中所著《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三载:“自汉天师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矣。五季之后,有谭先生、饶先生相继祖述而成书。”

之后,道士王太初以“天心正法”治鬼收妖而闻名于世。北宋末年、南宋初期,朝散侍郎路时中也以用“天心正法”驱邪而闻名,民间称其为“路真官”,其编有《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金允中在书上记载:“绍兴之初,路真官再编天心法,则用世法以定之者尤众。路君高才博达之士,撰传度科文,又于其法十卷之首,各作一序,极为精确。”

宋末元初,武昌道士雷时中改“天心正法”为“混元法”,不再祖述饶洞天,而是以晋人路大安为祖师,以《度人经》为经典,开坛传授弟子数千人,分东南和西蜀两大派,大行于世,成为较为盛行的天心支派。

二是神霄派。神霄派是北宋政和末年、宣和初年形成的以神霄玉清真王、青华帝君为宗师,五雷法、符篆、内炼为主要方术的道教新派别,属符篆三宗分衍的一支。神霄派的实际创始人是温州永嘉人林灵素。史云:“灵素,浙江温州人。少从浮屠(佛教出家僧),因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林灵素在流浪途中被一位赵姓道士收为徒,得五雷法。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他到京师居东太一宫。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他经左阶道录徐知常引荐,向徽宗献“神霄说”而得宠,并通过徽宗创立了神霄派。

三是内丹派南宗和北宗。南宗是南宋形成的道教内丹派别,因地处江南,与在金朝兴起的全真教相对,故后人称为南宗。南宗奉紫阳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为祖经,自称其丹法源于钟离权、吕洞宾。据说,张伯端传道给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此五人后被南宗尊为“南五祖”。其实,前四祖皆为单传,并未形成道派,南宗的实际创立人是白玉蟾。据记载,白玉蟾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神霄散吏,琼州人。他12岁举童子科,后因“任侠杀人”,改装为道士四处游荡。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八月,白玉蟾在罗浮山遇陈楠,得其授金丹火候诀及五雷法。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白玉蟾收弟子彭招、留元长等人,之后在武夷山止庵广招门徒、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南宗。

北宗则为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始创人王重阳改派,汲取儒、释、道的部分思想,主张三教合一。据记载,金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王重阳掘地为穴,居于其中修道,榜其所居为“活死人墓”。数年后,他得吕洞宾真传,在关中广收门徒,以“三教同源”为根本性指导思想,组建了世界道教主流——全真教。之后,他云游四方,在山东、河南等地传道,其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被称为“全真七子”。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王重阳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4人返归关中,途中卒于大梁(今开封)。全真教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等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并留下了大批内丹著作,对我国医学、人体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四是净明道。净明道又称净明忠孝道,是南宋初年从灵宝派分衍而成的,兴起于隆兴府南昌西山的道教派别,创教人是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守证。何守证又称何真公,生平事迹不可详考。甫宋初年,金人南侵,兵祸连绵,生灵涂炭,民族矛盾尖锐。何守证利用民间对许逊(许真君)的信仰,称“绍兴元年八月十五,许真君降临玉隆万寿宫,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二经书。建翼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消镶厄会,民赖以安”。何守证所创之教,主要在民间流传,影响不大。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刘玉再次兴教,广招弟子,再造经书,公开称源自净明忠孝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元朝中期,净明道逐渐合并于正一道。净明道与儒家伦理道德、佛教禅宗有密切关系,它倡言净明,旨在教人清心寡欲,使自己的意念行为符合封建伦理规范。

此外,两宋时期还出现大量不明道派的隐逸高人及道教思想家,其中不乏造诣高深者,如贾善翔撰有《犹龙传》三卷、《高道传》十卷、《南华真经直音》一卷等。

8. 第八阶段 元明清之后的道家

元明道教逐渐被边缘化,到清末,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西学东渐之风的形成,儒家统治地位受到极大冲击,加之道家思想在某些方面契合西方自由平等的理念,故再次复兴。

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大喊废除封建糟粕,发展新的适应世界发现的新文化的社会文化改革的口号中,道家思想连同其他传统文化一同被强力打压。

改革开放的到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传统文化再次受到重视和发展。

三、道家思想的精髓与智慧1. 道家思想的经典道家经典有:《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 《列子》、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鬻子》、《恒先》、《彭祖》、《三德》、《用曰》、《太公》、《辛甲》、《周训》、《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书》、《守白论》、《鹖冠子》、《尸子》、《行气玉佩铭》、《关尹子》、《子华子》、《淮南子》、《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苻子》、《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化书》、《玄真子》 、《无能子》、《伯牙琴》、《逍遥咏二百首》、《须溪先生全集》、《道家佚书辑本十七种》、《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2.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版的思想启蒙,是道家启蒙思潮的产物。属于全世界最早形成和传播最广的启蒙思想,其与宗教的本质有极大差别,它始终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同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无政府主义的雏形,它反对贵贱分别,批判等级制度,重视天道和人性,倡导自由洒脱的人生境界,推崇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念。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五德,即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朴。不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还是其他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及其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作用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为什么现在道家给人的印象就是清心静气、养生保健?这是因为自宋以来,道家思想被理学家改造为了修身养性的工具。其实结合道家思想形成的历史环境来看,在春秋战国,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生灵涂炭的大背景下,其产生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阐释其所提倡的政治理念。其核心政治主张就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正因如此,在汉初百业凋零,民生疲弊的情况下,黄老之学才会风行一时,被统治者接受,这也才造就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世人偏见寡识,认为道家求于无为、居于下垢、消极避世且过于玄幻,其实这均为曲解。道家提倡无为,其目的是无不为,即有为,且是大为。是以退为进,侧面迂回的大智慧,这一点,仅对中国人的军事思想就产生了重大影响,与西方单一直截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毛泽东就曾赞誉《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而至于玄幻一说,是因为两汉以后的阴阳家在民间方术和巫卜之术中融合进进了道家思想,而学艺不精的术士又打着道家的旗帜流窜于江湖,为糊口求生四处招摇撞骗,故被人所误解。道家思想进可入世,退可出世,因而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倍受各阶层所推崇,延绵不绝,大放光彩。可谓既是南面之术,又是退隐修身之道。3. 道家的智慧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道德经》。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什么是真正的聪明?有人说: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之分。外表聪明的人,将精明表现在外表上,处事斤斤计较,炫耀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精明干练。外表聪明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威胁感,被人提防,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种聪明实际上是小聪明。真正的智者,遇事算大不算小,处事低调,为人豁达,做事有节适度。外表看上去愚笨糊涂,实则内里心知肚明。外愚内智的人,工作、生活中能与人和谐相处,左右逢源。外愚内智是大聪明,是一种境界,但还不是大智若愚的境界。要做到大智若愚,一方面要"修",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做到世事大彻大悟;另一方面要"练",事事参悟,以自己的参悟身体力行,最后做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铁杵磨针,贵在坚持

相传,真武大帝年少时在武当山修道,由于意志不坚,中途准备下山,半路上遇到紫气元君化作老婆婆用铁杵磨针点化他。真武大帝返回山中继续修炼,途中折下一段梅枝插在榔树上,说:"吾若道成,花开结果。"后来,他修炼成功,梅枝果然在榔树上插栽成活,并开花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坚持自己目标,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老子主张"不敢为天下先",又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意思是说要想统治人民,就必须首先为他们服务,但这种服务实际上并不是像《老子》所说的那样以下对上,而是故意作出姿态,在顺应百姓的要求中使百姓主动地归顺自己。其实,这就是《老子》最著名的取予之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老子》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话描述了人的精神修养的过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就是先实现"己虚",由虚致"静",由静而体会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一",最后顺应这种规律,就是"守"。所谓虚,就是要破除个体的种种欲念,不要使自己的欲念充塞于心智,阻碍了体会道的通路。

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儒家的修身修心是为了达到更高的正义的人格境界,而黄老的修身修心身是精华内敛,体察天地,使自己消失于天地与现实之中。抱元守一,所谓一,就是要心无旁骛,心志专一,依道行事。所谓守,就是在已经达到了上述的境界之后坚守本心,"守中"而御天下。如果能四者合一,就达到了黄老之学的最高境界——"玄德"之境。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四、道家与道教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关键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魏晋玄学过后,道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已经消失,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如果没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此外,许多道教人士对道家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如成玄英的重玄学说、陈抟的太极图等。所以将道家和道教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道教是以中国古来的咒术信仰(鬼道)为基础,在其上部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仪礼与思想,吸收了老庄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学,并吸收了佛教的教理和仪礼等,在隋唐时代大体上完成了作为宗教教团的组织、仪礼和神学,以同“道之不灭”合为一体作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民族的土生土长的、传统的宗教。道教是是综合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神仙说和老庄思想,模仿儒教的道德学说、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以及佛经、佛教教团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宗教。道教是适应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庶民阶层要求的宗教。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关键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第一,虽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民间巫术等各种传统思想以及佛教思想,但道家思想还是道教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家思想作为基础,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种民间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二,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除了民间固有的神灵之外,许多是“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化(如太上老君等);

第三,如果道家在汉朝儒道之争后没有演变为道教,没有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

第四,道教以道家思想为旗帜,吸引仰慕老庄的慕道者,诱使大量崇尚道家的文人入道。 许多道教人士对道家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成玄英的重玄学说等。重玄学派吸收佛教三论宗和天台宗的思想阐发老子思想,发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使其更具思辨性和理论性。 

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第一,道家是先秦时期创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东汉末年逐渐形成(道教神学认为是源自元始天尊)。

第二,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

第三,道家重视不言之教,没有严格的组织和师承关系,但道教却非常讲究师承关系,有教徒与组织,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

第四,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虽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为主,融会贯通而成,而在道教那里,更多的却是“以丹为主解道”、“以儒为主解道”甚至“以佛为主解道”,传统民间信仰的意味很浓。

第五,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极力宣扬出世思想。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元始天尊徒孙,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

五、道教1.道教概述道教的第一部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思想《易经》为伏羲、文王、孔子三圣创立,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则为易经作《易传》,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东汉时形成宗教,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上清宫。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易经》,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不是“太上老君”》这本为布道而写的经书。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下面只能介绍一些地位较高且较有影响者。

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此外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在诸星神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

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

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2.道教门派道教门派众多,多于佛教的宗派及儒家的门派。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妙真道)、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

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铁拐李)、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从元朝中期开始,道教逐渐走向式微。道教大、小宗派纷纷合流,形成两大宗派--全真道和正一道。虽然都是道教宗派,都信仰“道”,但这两派还是有明显的差别。

正一道由五斗米道发展而来,由祖天师张道陵创立。道徒加入五斗米道需要纳米五斗,因此称为“五斗米道”,陈寿在《三国志》中不客气地称为“米贼”。又五斗米道的教主称“天师”,因此又称为天师道。天师道第一个发展高峰是在三国的时候,第三代天师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五斗米道得以在四川广为流传。后来张鲁投降曹操被迁往洛阳,五斗米道因此在中原地区流传。到了东晋的时候,五斗米道由孙恩领导发动了起义,被彻底镇压。“五斗米道”这个名词从此也成为历史,而改之以“正一道”现世。

从南北朝到北宋,正一道都处于低迷期。直到南宋时,正一道开始复兴。到了元朝更是蓬勃发展。在还没有灭宋前,元世祖忽必烈就封正一道天师为江南道教领袖。这时道教另一宗派--全真道以烈火烹油之势发展。与正一道修行方法类似的其他道教宗派只好相继并入正一道。

道教另一大宗派即全真道全真道的创始人为天下第一人王重阳,真正将全真道发扬光大的却是他的七大弟子--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全真七子。特别是长春真人丘处机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应成吉思汗之邀,万里迢迢前往阿富汗拜见在残暴的成吉思汗跟前,长春真人以一言止杀,从蒙古铁蹄下救活无数生灵,也为全真教在元代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基础。

道教的两大门派,服饰、仪轨等方面的差别不必细说。就修行方法而言,两派都有很大不同。中国道教修炼古来便分为丹鼎和符箓两大流派。大体上来说,全真教属于丹鼎派,而正一道属于符箓派。

当然,全真教炼的丹不再是以前道士们炼的外丹,而是更安全无害的内丹。与传统道教追求长生久视、肉体飞升不同,全真教并不太在意肉身的长生,更重精神修炼。说到底,全真教是道教与儒教、佛教结合的产物,其经典甚至有《心经》、《孝经》,因此修行方法也深受佛教特别是佛教禅宗的影响。全真教具体的修炼方法,有战环堵、战睡魔之类,有很多的功法是非常极限的修炼法门,一旦突破便可得顿悟式精进。

如果说全真道是一种“新”道教,正一道则更显得“传统”。正一道更重符箓、咒语。符箓是道士用朱砂在符纸上画上神秘符号,其作用几乎无所不包。大到请神降世保家卫国,如“六丁六甲神符”之类,小到让恋人回心转意,如“回心转意符”,也有令人愕然的“脱衣解带符”……使正一道威名远扬的还有正一雷法。据说道士发功能引发天雷,这大约是一种气功,也是一种神秘的咒语。古代的神怪小说中,经常出现张天师用五雷正法劈死妖怪的桥段。

两派的戒律也不一样。普通人最关注到的一点不同,就是全真道要求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出家之后不得娶妻生子。而正一道不要求出家,可以在家中修行,也可以结婚生子。要知道,张天师可以代代相传,从汉朝开始一直传到现在,香火都不曾断绝。

两派修行是如此不同。因此,全真道的入道仪式,称为“放戒”。重要戒律的修持,这一点颇似佛教。而正一道的入道仪式称为“授箓”。符箓威力可不一般,非其人不可轻授。

3. 道教修行--修真修仙

道教修持,古代有许多名称,如修道、修真、修为、修养、养生、卫生、长生术的话等等。不一而足。一般称为“修炼”、“修持”或“养生”。 修持的含义,就是修性炼命。性指精神,命指肉体,修炼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

开光、融合、元神、元婴  气动、炼神、丹成、胎息、元婴、分神、出窍、化形  融合、还虚、元神、魔劫(亦称天劫)、地仙  前十一个阶段均分为三段:前期、中期、后期,修道之人在炼出紫府元婴后,才算真正跨过了修真者的门槛,可以修炼护身法宝了。魔劫期,是修真者进入地仙境界必经之路,爆发的时间不定,在进入元神期之后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渡劫以后将进入地仙境界,可进入被成为小天界的“射日星”修行。魔劫爆发得越早,威力相应也就越小,越容易通过,但在进入地仙境界以后,由地仙修天仙时,时间就越长,磨难也将越多。这个修行次第特别类似于佛家的禅定--禅那的次第。根据道经《出家因缘经》的记载,道士可分为七阶,即七种不同的境界,分别为“一者天真,谓体合自然,内外纯净。二者神仙,谓变化不测,超离凡界。三者幽逸,谓含光藏辉,不拘世累。四者山居,谓幽潜学道,仁智自安。五者出家,谓舍诸有爱,脱落嚣尘。六者在家,谓和光同尘,抱道怀德。七者祭酒,谓屈己尘凡,救度危苦。第一种是天真道士。这是道教修行最上层的道士,“体合自然,内外纯净”这便是天真,天真道士可以洞悉世界的本原,能达到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对于修炼的层次来说,是达到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从而形神俱妙的境界。像全真祖师吕洞宾,就属于天真道士,钟离权于庐山传授吕祖大道天遁剑法和龙虎金丹秘文,经过苦心修行,吕洞宾最终得道成仙。道教传说中的仙人。道教中的四位大真人,即通玄真人冲虚真人南华真人洞灵真人,道教尊之为四大真人。真人指古代道家道教把修真成道,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常用作称号。(佛家称之为佛,觉悟的意思)4. 道教发展的四个阶段

道教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帝王贵族统治者的支持,跻身社会上层,这是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唐朝皇族与老子攀亲,自称李耳之后裔,政治上给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这是第二个发展时期。

北宋真宗开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借以掩盖北方强邻压境造成的耻辱,这是道教发展的第三个时期。

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图成仙,道教受到重视,并干预政治,参加政府内部的权力争夺,这是道教发展的第四个时期。

5.早期道教思想

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下:

第一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第二来源于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第三来源于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第四来源于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第五来源于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道教的历史渊源诞生于汉末,它是汉代社会的产物,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汉武帝时期直接推动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传入与兴盛对道教的产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经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

1.神秘的气化学说。

2.三名同心的调和论。即主张君、臣、民直协调共处。

3.阴阳五行的灾异说。

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统《太平经》的神仙系统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

它具有两个神学系统:即天地阴阳系统与神仙系统。这两者是平行关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论著作。

其中心思想是运用提示的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经。其文字古奥难懂,其真义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尔注》是进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义和理论的重要资料。

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非但没有遭到太平道那样的悲剧,反而在演变为天师道以后,成为道教的正宗。

六、道家的丹术-内丹与外丹

1. 道家丹术之外丹与内丹

外丹:炼丹术又称外丹术,是中国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也是化学的雏形。同时它也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重要的炼丹术文献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被称为“万古丹经王”此外葛洪和陶弘景也是著名的炼丹家炼丹术,是由服食丹药发展而来的,是道教达到其长寿目标的一种手段。外丹主要分两种一是通过各种秘法,烧炼成丹药,用来服食:二是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点化自身阴质,使之化为阳气。依炼制方法的不同,炼丹术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加热使固态物质发生反应,称为火法:;另一类是通过溶解固态物质再发生反应,称为水法。这两种方法,同时也是现代化学反应最基本的形态。此外,炼丹术还包括黄白术,也就是炼金术。最早是通过炼制铅、汞等药物来制作长生不老的丹药。开始被称为金丹,后来为了与内丹相区别,而称其为外丹,相信炼丹术的人认为,由于丹砂可以反复变化,并且黄金可以永久,所以用它们制成的丹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内丹术

汉末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一本专门论述内外丹法诀的仙学著作,奠定了内丹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它将“周易”、黄老、炉火三者在一起对炼丹内养进行解说。“周易参同契”运用周易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八个经卦和六十四个别卦及其比喻手法,来说明炼丹方法,以乾坤喻鼎器,坎离喻药物,以其余六十卦喻火候。在内炼方面,首次阐述了有关“养性”、“同类相从”、“牝牡化生”、“丹胎法象”等理论问题,并为内丹学创造了隐语表达系统。

魏伯阳把以前的内养方术与其自身体验结合起来,予以理论概括,将周易阴阳交合之道、黄老自然养性之道合而为一,炼养自身阴阳“内养”,肯定了内养术。“黄庭经”将内丹称为子丹、玄丹,重点研究了存神、意守三丹田、内视、调息为主的清修丹法。

隋开皇年间,青霞子苏元朗最早把“参同契颗珍宝发掘出来,用以解说和指导内丹修炼实践。并提出以“身为炉鼎,心为神室”,归神丹于心炼。

唐末五代至宋元,是内丹学的成熟期。谭峭道的虚形互化思想是其“化书”的理论纲领,生死互化,化化不间,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和崔希范“人药镜”,将内炼思想上升到性命高度,内丹理论体系已具雏形。

清修派丹法一般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几个阶段。

筑基。丹家认为,人自婴儿长大成人,其精气神皆有亏损,故须经筑基功夫。要通过炼神、调气、养精,达到三全才可正式炼功。

炼精化气。是有为功夫,包括采药、封固、炼药、止火四个子阶段,因其整个过程约需百日,故又称百日关。又因其要搬运河车,用子午周天火候,故又称小周天功夫。

炼气化神。是有为向无为过渡功夫,包括六根震动、七日生大药、抽铅添汞、守中、温养圣胎、移胎等。因其温养十月如同怀孕,也叫十月关,又称“大周天功夫”。

神还虚。为无为功夫。其具体过程有乳哺、温养、出神、还虚等。

道家内丹学高举“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旗帜,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内丹,道家的性命之学,我们通过科学、正确地修炼,是一定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

2. 葛洪抱朴子

道家学术思想随晋室而南渡,许旌阳创道教于江西,抱朴子葛洪修炼丹道于广东,此皆道家荦荦大端的事实。葛洪著作等身,留为后世丹经著述及修炼丹道的规范,成为晋代列仙中的杰出奇才。而且葛洪与其丈人南海太守上党鲍玄,都是不舍夫妇家室之好而成为神仙的榜样。

葛洪所著《抱朴子》传述的丹道,以炼服药物而成神仙为主,以栖神存想为用,实为传统方士派的正统学术,并非后世道家专主身心内景,以性命双修为炼丹宗旨,故葛洪亦擅长医药,尤精于外科。所著《抱朴子》的外篇,又包括立身处世、政法策略与兵书军事等思想,可以媲美《庄子》、《淮南子》等道家名著。东汉时,魏伯阳著《参同契》,曾已指出道家法术流派的混杂,所谓旁门左道,归纳地说:“千条有万余”。

葛洪在《抱朴子》中,也曾记述方士之流的妖言惑众,自欺欺人者不计其数,他指出有人自称已活了八百多岁,亲自看见孔子出世,手抚其顶,许其将来可做圣人云云。由此可见道家者流,诳妄虚诞之辈混迹其间,比比皆是,古已如此,于今更甚,这是道教最大的流弊。

宋代张君房撰《云笈七签》,汇集道术精华的大成,可以概见宋代以前道教的大要。但从《抱朴子》中汇述神仙方士的记载,也可概见秦汉以来直到两晋道家的大略。但葛洪对于魏伯阳《参同契》的学术,一字未提,似乎葛洪当时并未亲见其书,或因限于古代的时代环境,学术交流,良亦不易。

关于葛洪的生平,按:《晋书》本传云:葛洪字稚川,晋代江苏丹阳句容县人。祖辈是三国东吴时的大鸿胪,父亲名悌,东吴灭亡后归入西晋,他担任邵陵太守。葛洪少年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也没有什么爱好,不懂琴棋之类,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3. 大小周天

打通大小周天是道家修炼内家功夫重要一课。

大周天相对于小周天而言的,小周天是打通任督两脉为标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练功,气感慢慢消失,意念慢慢变轻,这样初级进入无为的清静境。

想练成周天功夫、进入先天无为之境,须安于“本分”尽“人事”:扎扎实实练好基础功夫,比划好每一个功法动作、运用好每个功夫心法,后天阶段就按有为的法则尽力而为。

大周天和小周天

周天两字是借用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将人体气血的循环定名为周天气功的循环,小周天是内气通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贯通任、督二脉的气血循环系统;大周天是内气通过十二经脉周流全身的气血大循环,奇经八脉是除十二正经外,不与脏腑直接相通的奇经别道。

运行小周天要求舌舐上颚,用鼻吸气,小腹内收,气入下丹田,再沉会阴,待会阴有温热之感,再行提肛引气,由谷道循督脉进入尾闾穴,以意领气经命门、夹脊、玉枕以内观法上视百会。

七、道家五术

五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庞大复杂的道术系统的最主要的分类,一般认为包括山(仙)、医、命、卜、相五类。

五术之山: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的一种问。

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咖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种通炅、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五术之医: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_口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

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炅(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疗"。

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五术之命: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主要是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推算。重要方法有:

占星术——在占星术所包含的有《七政四余》、《紫薇斗数》、《五星术》。

干支术——以人出生时间,年月日时以天干地支排列成命,四柱中命的部分典籍最多,重要的古籍有《果老星宗》、《星平会海》、《渊海子平》、《鬼谷遗文》、《孙膑遗书》、《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又名栏江纲)、《滴天髓》、《神峰通考》、《铁板神数》、《河洛理数》《子平真全》、《子平粹言》......等等。

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五术之相:

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目(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

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印在中国,以前是权力的凭证。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

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

墓相(风水)——也就是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荫庇的一种方术。

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五术之卜:

所谓“卜”,它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为“易断”及"六壬神课”。

占卜——所谓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

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

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本文整理者:郭勤贵,律师,财经作家,东西方文化研究者。专注于两类法律服务:其一、公司、证券、金融、知产等四类民商事案件的诉讼与仲裁,经济犯罪大案要案刑事辩护;其二,公司融资、并购、重组与上市等法律服务。著有《危机:1520-2021》《赢在资本》《股权并购》《公司诉讼36式》等著作。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