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大六壬断法(大六壬断案详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痛徹心扉  作者:痛徹心扉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下六壬断课的纲纪、纲领。大六壬书籍浩如烟海,让人眼花缭乱,而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提纲要领。但哪本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下六壬断课的纲纪、纲领。

大六壬书籍浩如烟海,让人眼花缭乱,而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提纲要领。但哪本书的纲要是否为大六壬断课之总纲要呢?自四无君学壬以来,目前无一本书提到,而每本书都只是零星散乱的提到一点点而已。

如《大六壬括囊赋》开篇:“一气初判,二仪肇彰。设四时以成象,布六壬以配方。吉凶本末之端,生于好恶;祸福推移之始,造用柔刚。”

此处便模糊的、大致的、简单的描述了六壬判断原则。即

六壬课式的形成过程即是六壬的判断过程,而形成过程的各个要点,也是判断的要点。【如阳日别责课,四课无克无遥克为其要点一,干分阴阳为要点二,取合为用为要点三,中末归干上为要点四。每个要点都对应事物的一个细节,而此众多细节恰恰是事物发展轨迹变化的重要点,非无关主旨的细枝末节。】

六壬断课之起始,混沌不明,无主无宾,无阴无阳,判断无法落足,故以干支乾坤两仪彰显,似有盘古开天地,别阴阳之象

阴阳既分,阴阳相互排斥又吸引,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以合四象

事物为何有吉有凶?全在事物属性的喜好变化。发展为何有福有祸?全在发展的作用不同。

以上是《括囊赋》的描述,比较阴晦,同时也描述的不是很全。四无君接下来通过古法结构的讲解,来为大家带来六壬判断的总纲。

脉的作用是为了让血液有规律的按照一定的方式运行,不至于散乱。而六壬判断的总纲就是像脉一样的作用:限制思维。一个卦师如果在断课时,思绪天马行空毫无限制时,那么他对六壬课是不懂的。那么六壬的“脉”是什么呢?

人体的脉分经脉、络脉、毛脉等,经脉即大的血脉,络脉即小的脉,毛脉就是更小的脉。六壬课也是如此,他有大的结构,有小的结构,还有更小的结构。人体血脉根据大小、位置、结构等的不同,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六壬课也是如此。那么经脉、络脉、毛脉哪个重要呢?肯定是又大又粗的经脉重要,他输送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也限制了血的主要动象。所以六壬课的大结构在判断时,显得格外重要。

六壬的大结构指的是什么呢?

一者,就是九宗门,六壬的成课要素

二者,就是每日的支位排序方式,如伏吟、进退连茹、进退间传、三合局等

以上两个大结构,好比动静两个大经脉一样,基本上决定了课体血液的流动方向。如果没有找到,那么断课无从谈起。所以六壬判断的第一要素,不是明确占事的背景、也不是寻找类神......而是一课拿上手,先明白他血液的流动方向。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卦师思维,让思维有所方向,不至四散。

举个例子,别责课与罗网课相并,其结构大致意思是:当下琐事缠身不得自由,又无发展变化的契机,只能寻求朋友帮忙。若是阳日别责,则主通过自己的朋友帮忙,若是阴日,则主通过朋友的朋友帮忙。现在假设一男子占姻缘,则表示他当下没时间谈恋爱,且也没有女子主动找他,姻缘的事情走向死胡同,若在阳日,则通过自己的朋友介绍而得到。以上就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向,再加上干支上乘神,则能知因何事有阻,通过合神知道找哪个朋友帮忙,通过干上神知道成功与否。

如果通过象法,大家会怎么看?如果单身,就去找桃花、天后、太阴等有关女人的象,如果出现了,看其与日干关系如何,若合则成,不合不成。 

我们再通过人体的血脉系统来看下象法断课的弊端——出血。假设一人鼻子出血,有哪些原因?或由于其自己抠鼻子,抠破毛细血管导致出血。或因有高血压等病,压迫血管导致出血。或因高热,血液流速加快,冲破血管引起。

象法就是看到鼻子出血,那么就认为是鼻子的问题,不会从全身考虑病因病机。这就出现,象法用起来,时准时不准,不准的时候,还不知道错在哪里,以“圆课”的形式给自己“合理的解释”。

象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思维无所限制,想怎么断就怎么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限于篇幅关系,今就不再往下展开,大家先了解下,六壬判断的总纲在于找到课式的“脉”在哪里,以此明白六壬的“血”是怎么运行的,是往哪个方向运行的。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讨论,如何找到六壬的“脉”。

如果有预测需求或学习传统古法六壬的同学请联系四无君!!!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