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核国家而言,核武器当然是越多越好了,而且核武器的威力远到不了毁灭地球的地步。总有人说,核武器毁灭对手1次和1000次一样,所以无需那么多。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有道理,实则大谬。原因在于,中美俄这样的核大国,核武器又不光是用来给对方国土“洗地”的,核武器的首选目标都是对方的战略目标、战役集群、通信中枢、指挥中心、军事基地等,而这样的目标不光很多,还会移动、还会再生,有时候需要朝一个方位反复发射核导弹,才能达到毁伤效果。
图为阅兵式上的东风41洲际导弹。
就拿现在的美俄来说,他们的核武器数量都是大约4500-5000件,这些核武器把对方国土炸一遍没有问题,但是要是想把对方的战略目标全部毁伤,就有难度了。比如,如果美国想要毁伤俄罗斯的A-135、A-235战略反导系统,就最少需要用10枚核导弹毁伤其拦截弹发射基地,还需要用10枚核导弹,毁伤其战略预警体系,如果考虑到被拦截等因素,那么发射30枚核导弹攻击这些目标才够用。
图为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
原因在于,A-235系统的所有拦截弹,都部署在专门加固过的地下发射装置中,有专门用来抗击核打击的钢筋混凝土核防御工事。要打击这样的目标,一般来说要在同一个点扔多枚核武器才行,一枚核武器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再比如,很多战略目标、指挥中心都建设在大型岩石山体之内,要毁伤这样的目标,别说在一个点上用10枚核导弹,就是100枚也不一定能凑效。
图为俄罗斯亚尔斯洲际导弹。
再比如战役集群,在核战争的背景下,必须要对敌方的重兵集群实施核打击,否则,如果把所有核武器都用来打对方的城市、国土,而敌人用核武器毁伤了我方的战役集群,那么等到对方战役集群打过来,又用什么来抵挡呢?所以,无论是陆军的集结地、仓库、交通等设施,还是空军的基地、弹药库、人员驻地等目标,都是需要用核武器进行覆盖的。
图为俄罗斯试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
而这样的战役集群,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将会非常多,光是各个点目标加一起,就有上千个,如果要对这些目标进行彻底毁伤,没有数千枚核弹是不行的。由此可见,就以目前各个核大国的核武器来说,在一场核战争中都不一定够用,打击大城市更多是一种战略威慑,但是在实战中,如果把核武器用来给对方的国土、城市洗地,那就太浪费了。
图为美国民兵洲际导弹。
而在核战争中,谁的核弹头多,谁就占据优势和主动权。比如,冷战时期美苏都奉行核突击政策,他们的核弹头多,可以先用核武器打击对方的军事集团、核武器部署地、海军基地、空军基地、指挥中心、通信中枢,打完以后,对方的核战争能力就算被废了,这叫做“核缴械”,然后再慢慢的消灭失去核武器的对手。
图为洲际导弹的分导式多弹头,每一个圆锥体都是一枚氢弹。
由此可见,核武器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核战略和主动权,如果只有有限的核武器,那么威慑敌人还行,想要用200-500枚核武器,靠打对方的大城市,就达成战略意图,那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核大国,我们的核武库也很有必要继续扩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