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当年读鬼才李贺这首诗,感觉并不很强烈,总认为马就是马,没什么好歌之咏之的,直至写下这个标题,猛然想起这首诗且有挥之不去的感觉时,方觉得这心高气傲灵性十足的尤物确是不可等闲视之:你看那边塞如钩的燕山冷月悬于清秋高渺深邃的天空,大漠浩瀚沙海在无遮无挡的月光辉映下洁白如雪。这是雄性冷峻之地,大气纵横之地,那马就是渴望在这秋高气爽的广阔天地间,戴上华丽的金辔头,四足腾飞,任意驰骋。应该说这是一匹渴望自由无所羁绊的马,这是一匹人性之马。设想它四足腾飞仰天长啸的那一种架式是何等让人振奋和神往,让派生出一大把豪情乃至傲骨来。
我无意也无力去追溯马的源流,也不想去计算它的品种和产地。马的模样除了那些聪明或愚钝过人的君子们“指驴为马”外 , 谁都清楚石头不开花马不长角,配以很长的一幅马脸,四蹄钉铁掌,响一路得得蹄声。如是择优,当以短身高脚之马为好,可我不是伯乐,相了匹千里马你也卖不了好价,还是拉出丢遛遛,毕竟路遥知马力嘛。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穿过历史烟云的总是一队人马,也总是先听到马鸣才闻得人语。因为任何一个朝代都处于战争与和平的两维空间中,除了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外,战时放马过来杀个人仰马翻,和时马放南山刀枪人库。我曾看过这么一幅画,就是在一个清晨,袅着薄纱般白雾的林间,遍地绿草上面隐约还有露珠,一匹马悠闲地低头啃草毫木设防,似乎从头夜抑或从上古就这么安祥着。我不知换别的一种东西在那林中会是什么感觉,但绝不会如此让人从浮躁中安静下来,感恩和平安宁闲恬淡雅的生活。遗憾的是这种生活场景极少,多数是马鸣风啸啸的疆场拼杀。想想一个“不叫胡马度阴山”,一个又要“誓将马革裹尸还”,强弓硬弩,怎么还可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谈,最终的结果是马缰一抖,刀枪一挥,大喊一声“杀”,人头纷纷落马,“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说那人要拼个你死我活,与马何干,安置了许多绊马绳不说,还要“射人先射马”。所有的古装战斗电影十分惊人地重复着一个两兵交战时的场景,几番来回厮杀之后,战马前蹄二跪,人便重重地摔去老远,或者那马满身是血是箭,惨烈地悲鸣几声后轰然倒下,不是压着人尸就是被人尸压着,最后一切都归子宁静,襟襟缕缕的旗帜歪在一边,刀枪斜刺或断折在人尸和黄土上,一匹马立于其间,长尾低垂,偶尔在风中轻轻飘动。马的头勾得很低,有些润湿的双眼极其无神,它似乎在追忆思索着一些什么又似乎茫然不知所措。
我想“好马不配双鞍子”是马的忠诚,“好马木吃回头草”是马的任性,而就是这种忠诚和任性铸就了它雄壮高大的形象,也导致了它作为一种挡箭牌遮住了许多卑劣嘴脸,作出令人痛心却无畏得牺牲,这是人的悲哀还是马的悲哀。据说马有夜眼,能看见人所不可窥视的妖魔鬼怪。有事故说一人骑马夜归,途经荒山乱坟冈时,马前蹄直刨泥土,后脚不时往外蹬,鼻孔直吹粗气不前行。骑马的是位很有道法的人,他抽出一个布袋打开袋口念了一通咒语,那布袋渐渐鼓胀,他将袋口扎上,马便恢复如初。回到家里那人将布袋打开扔进磨房,再念通咒,没见什么磨却转动了,先生说那是罚鬼推磨。这证明马能见鬼或是证明那人的道法高深都不重要,用唯物的观点讲也不可信,但不管道路如何畸岖乖平,暗夜如何伸手不见五指,识途老马照样行动如常这是肯定的。
永远站着的是马,就是睡觉也站着,它闭上能看见人看见鬼的眼,安静似得道的高人,随便打一个响鼻都能让你了悟到许多。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宝马良驹才被赋予神性和灵性。从这一点上讲先提到三国的刘备,有一次他被曹兵追杀,仓惶逃窜,行到一山下。山是那种高高的山,绝壁千仞,下面是湍急且宽宽的河。后面追兵已至,前面高山急流阻隔,刘备实在是穷途末路,然而他嘴虽说着“我命休矣”,却拼命催那马下水。马确也下了水,湍急的水将它冲得直打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马长鬃一抖,纵身一跃,居然飞上了高高的山头,让曹兵望山兴叹。可以说那马救了刘备,也就救起了一个蜀国。三分天下有其一得益于一匹马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人们对马的肯定却是极其地道的。还有《西游记》 里唐僧骑的那匹马,说是小白龙变的,龙化身为马而非别的什么,多多少少让人对马另眼相看。
好马难得,抛开这些神话般的褒场,中国历史上确实为争一匹马而发生过战争。而有一部叫《白马》 的电影,讲的是有一匹白马被一个军人驯服后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日军为夺过它打过许多穷主意,后来那马确也被他们抓住,但任抽打得遍体鳞伤仍不驯服,之后居然绝食相抗。再之后束手无策的日本人把它放了。电影的意思是说日本人连一匹马都战不胜怎可能战胜中国人。
写到这里又想起鬼才李贺的那首诗,在秋高气爽的广阔天地,四足腾飞、任意驰骋的应该是人性的马或者是马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