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买房:理清思路,购房建议1000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我们夫妻在北京有三套房,一套在月坛地区,在出租。两套在陶白地区,一个小区,老人住一套,我们住一套。家中两个男孩14岁。家里老人名下还有一套房子,在海淀中关村,小三居。80米左右。老人80多岁,身体尚可,退休金和储蓄都还算不错。
老人跟我们商量,是卖了好还是持有好?房子是老人单位宿舍,钢混,90年代。地段还行,周围设施齐全,离地铁300米 出租1万左右 现在委托中介托管。看了挺多您的答疑文章,觉得还挺靠谱的。所以想替老人找您咨询一下。当然最后决定还是尊重老人的意愿,不论结论如何,都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A:
1、卖了还是持有?学区房从投资角度说,如果用不上学位,那一般建议是在高峰期过去之前置换,规避一些风险也提高租金收益。但这些都是学区房,真要置换的话工程量太大了。而且又不缺钱,提高点儿租金的意义也不太大,有点儿犯不上折腾。
2、另外是卖掉的意思是套现吗?也就是不再买房而是换成理财,是这意思吗?那这我就不懂了,得咨询搞资产配置的。单从房子说,套现最好在行情期间的高位,现在算不上,只能算是学区房的高峰期而已,但没有大行情的加持,这会儿套现未必划算。
或者也看是否有其他的投资渠道吧,如果有稳妥且收益高的就卖了换成理财。如果没有的话,那从其他国家这么多年的房产趋势来说,核心城市中心区的房价升值超过绝大部分理财,而且更稳妥。
另外房产投资的劣势是不容易变现和短期收益不高,所以如果有短期获得高收益的想法,那就卖掉不住的房子套现。注重稳妥和长期收益就留着,不折腾也就没损失。
仅供参考。
二
Q:
我家在五路居附近(西四环边,外侧)有个60多平老破小,出租中。他爸说房价在下降,让赶紧卖了,拿着钱,等两年后孩子小升初确定了具体学校,再在初中学校附近买房。海淀区西四环边上的房价是在降吗?我怕他爸信息不准,担心卖了之后买不回原来的了。
A:
1、这降不降的怎么理解呢?如果跟前几个月高点的时候肯定是降了,但跟前几年的比却又是涨了。所以这还是选择个周期吧,要不然没标准。毕竟所有能议价的商品价格都是在波动的,永远是曲折的涨跌。
2、老人信息看样子挺准的,说明很关注即时的行情波动,另外也有投资的理念。老人平时是不是炒股啊,而且是主做短线交易的,所以才有追涨杀跌的习惯。不过楼市是个长期的投资市场,套现慢,交易成本也高,用炒股的那些手段来炒房未必适用。
3、现在卖了两年后再买,这怎么说呢?只能是试试吧,适合赌性强的家庭。一赌入学高峰期之后的学区溢价直接下跌,二赌政府就是没有效果。
学区房走势是长期的大趋势,短期的就是和政府跟银行对赌,前几次救市都是他们赢了,那些在横盘期卖掉房子的用原价是肯定买不回来了。这次走着看吧,不过想好了,赢了也未必能得到多少收益,输了可就真的输了,这胜负的代价未必对等。
仅供参考。
三
Q:
首房首贷,首付400,还款2万,工作单位在北四环,两年之后要娃。想在海淀或者昌平买房。优先考虑增值,然后是自住,不太注重学区,可能10年左右置换。这种情况是买新房还是二手房?这些钱在永丰买新房好像也买不到特别好的,昌平的话会不会增值潜力不太大?
A:
1、二手还是新房?自住为主就买新的呗,甭管周边的配套,小区内部和房子的居住体验是肯定比二手房强的。注重保值那就买成熟地段儿的二手房呗,所有的风险都被市场试探出来了,价格也是一分钱一分货,相对稳妥的多。
这就跟买车似的,追求驾乘体验就去4S店买最新款,注重性价比再看二手的。当然新产品也有可能各项兼顾,但一般都比较贵,车的话都是限量版,房子则大多是市区豪宅。预算不太高的话不太好兼顾,只能是取舍。
2、这几年普宅里就没什么特别好的,周边新区的更是几乎不可能。主要是因为限价,开发商没有定价权,稍不留神还赔钱呢。那在这种情况下傻子才做好产品呢,不过分的偷工减料就算有良心了。
有没有潜力也看地段儿的规划吧。既然是政府限价,那现有规划的价值已经透支在价格里了。将来能提前完成或增加配套就算潜力大,按计划完成就是拉平,延期或减少了配套那就陪着站岗。所以买新区的新房基本都是自住为主,投资方面就有赌的成分了,和前些年的逻辑不一样。
3、另外海淀的无论是否注重学区也得重视,这就跟去奢侈品店似的,可以说自己不重视品牌,但无论你是否重视人家都有品牌溢价。海淀是所有房子都有学区溢价,只是高低的区别而已。
仅供参考。
四
Q:
我是北京人,现在和父母住在回龙观的三居,还有套老破小在和平里,东城区的,1982年的,65平价值700多万。前些年有拆迁的消息,但一直没有准确说法,感觉不抱希望了。现在房子出租,每年净落8万,收益率1.1%感觉太低了,而且还用不上学位感觉不合适。想问一下是否应该继续持有还是换到其他房子,不期望跑赢大盘,不落后就行。
A:
1、每年净落8万,每个月7000左右,怎么好像低了点儿似的。东城学区房的租售比确实是1000左右,但这是老房,租金收益率应该更高些才对。所以要不就是租便宜了,要不就是溢价有些偏高了。
2、简单说吧,既然用不上学位也不自住,那常规建议就是在入学高峰期过去之前置换。留着的话租金偏低,每个月少了3000来块钱吧,跟非学区房的老房相比就更多了。另外是溢价部分的风险,得看到了低谷期之后是否有鼓励政策,有的话就能撑住,还打压的话就说不好了。
3、这找中介计算一下置换成本吧,通常3%起,看是否觉得划算了。如果换的话那就换到朝阳,租金收益一般1.5%,老房1.6-1.8%,最高接近2%。朝阳大多数都不是学区房,没溢价,没有单独的风险,买到不落后大盘的不算难。
仅供参考。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