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梅花易数 » 正文

八卦的万物类象 人物及特征(八卦的万物类象 张其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23  来源:故事与谁  作者:故事与谁  浏览次数:5
核心提示:乾卦:乾有天之象,凡与天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国家领导人、单位领导人、父辈、丈夫、女中豪杰、企业家、大都市等。乾
乾卦:
乾有天之象,凡与天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国家领导人、单位领导人、父辈、丈夫、女中豪杰、企业家、大都市等。
乾有马之象,凡与马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龙(龙马精神,河洛出于龟马,龟为龙之始也,故《乾为天》卦之六爻以龙解之)墙、山脉等。
乾为金之属,凡与金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乾为金为圆为润)如玉石,珠宝等。
乾为圆之象,凡与圆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镜子等。
乾为西北之方,凡与西北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西北方,地势高等。
乾为记忆之象,凡与记忆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头,电脑等。
乾为三连之象,凡与三连、圆满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
兑卦:
兑为泽之象,凡与泽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泽、池塘、云等。
兑有缺之象,凡与缺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缺角物、杯子等。
兑有角之象,凡与角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羊、塔等、
兑有毁之象,凡与毁、破坏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斧头、炸药、枪械、黑社会等。
兑有口之象,凡与口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口、舌、争斗等。
兑有少女之象,凡与少女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少女,姑娘,舞蹈,音乐等。
兑有悦之象,凡与悦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喜庆、高兴等。
离卦:
离有日之象,凡与日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日、光能物质、电等
离有文明之象,凡与文明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书、电视、办公用品等。
离有丽之象,凡与丽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画、多彩布等。
离有枯之象,凡与干燥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干果等。
震卦:
震有动之象,凡与动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车、雷等。
震为木之象,凡与木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树、肝、胆等。
震为龙之象,凡与龙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蛇、墙、马等。
震为植物之象,凡与植物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水果、松树、柏树等。
巽卦:
巽有入之象,凡与入有关的事物均系巽卦,如入、进等。
巽有风象,凡与风有关的事物均系巽卦,如风、飞、跑等。
巽有草象,凡与草有关的事物均系巽卦,如草、植物、花等。
坎卦:
坎有陷象,凡与陷有关的事物均系坎卦,如坑,沟、病、灾等。
坎有水象,凡与水有关的事物均系坎卦,如江、河、海等。
坎有轮象,凡与轮有关的事物均系坎卦,如车、船等。
艮卦:
艮有静象,凡与静有关的事物均系艮卦,如山、房、楼等。
艮有忠象,凡与忠有关的事物均系艮卦,如狗。
坤卦:
坤有母象,凡与母有关的 事物均系坤卦,如地、牛等。
坤有众象,凡与众有关的事物均系坤卦,如部队、公众场所。
坤有文象,凡与文有关的事物均系坤卦,如文书。
坤有方象,凡与方有关的事物均系坤卦,如箱子、布。
八卦无论有多少万物类象的变化,都离不开上述的性质归类原则,大家掌握了上述的原则,再开发自己的潜在的发散思维推演自然会达到通变活用之境界。
大家只要不断感悟宇宙自然就不难对大自然中的物象予以准确的八卦万物类象归类。然而,易贵通变,一切事随着环境、状态的不同其八卦万物类象归类也有所变化,本节中笔者将与大家一同步入第二层次______事物变化归类原则。
易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乃易之生生不息的变化思想,是太极分裂延伸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不断作变化延伸运动。比如一个人,喜庆时心花怒放,喜笑颜开;烦恼时双眉紧锁,闷闷不乐……同理,其它事物亦然,在不同环境下所归类于八卦亦不同。
懂美术的人都知道,要画出一种东西必须从不同侧面角度来观察这个事物,得出一个立体思维,画出的东西才是完整的实体。事物在不同环境下其功能也不会相同,如保温瓶,冬季我们用来保持水的热度,夏季我们用来保持水的凉度。观察事物关键就在于准确快速发现事物的“闪光点”,这就是外应预测的关键。
本节中我们要根据事物的变化研究探索事物变化时的万物类象归类方法。
世间事物千奇百怪,种类繁杂,笔者无法一一例举,试举一、二,以为抛砖引玉,相信大家在不断研修过程中,一定会有所领悟,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谁也不能一一讲解给大家,即使我把所有的事物全部讲解了,但世间万物是生生不息的,今天有的明天可能就没有了,今天没有的明天又有了,总之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若指望别人一点一点讲授,何时能走出自己的路子!笔者只传授大家事物变化的内在联系,以开启大家的思维之门,让大家真正理解事物的变化,做到真正“有法可依,有规可寻”。
一种事物因其观察角度不同而会有不同的归类原则,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一种事物应该归类于何卦?难道要靠所谓的“灵感”来确定?有没有一种稳定的思维模式?
如(1)一个红色纸箱子,红色为离心,纸箱子为坤,纸为巽,这一个现象就可以取出三个卦来,我们如何确定应该为什麽卦呢?
如(2)一个绿色水杯装着水,绿色为震,水杯为开口物为兑,水为坎,这一个物象就可以取出三个卦来,我们如何来确定应该我是你卦参断呢?
面对这么困难的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第一点,看求测者是求测什么事,以(2)为例吧,如果求测者求测病的话,则坎有病象,震为木泄坎水为吉兆不为病,但兑金生坎则兑为病,兑为口,兑又为金为肺,故可断口腔或肺两个部位患病。
第二条原则是以直线概念作为思维模式,我们在几何课本中已经学过了直线的概念“三点成一线”,这是直线永恒的定律,这条定律也可用于预测学上取物定卦即可以此条定律作为确定卦的稳定思维模式_____两物定一卦。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卦,再有另一种事物来限定定位,如果红纸箱子的话,若箱子放在桌子上,此时箱子有装饰功能,则以其颜色定位。
第三条原则是凭预测师的直观定卦,这条适合于达到佛家“空”得境界,达到“卦由心生”之境界,已经作到见机心动的预测师才能活变通灵应用此条,对于初中级水平的预测师不可用此条。
一种事物可以取出几个卦来,同样一个卦所包含的信息源非常之丰富,如得一乾卦,乾卦的信息量极多,千姿百态,我们无从取象,无法确认。同理,直线的概念适合于取物定卦也可以适用于取卦定象_____两卦顶一卦。
一个经卦一个经卦组合在一起就很容易取出特定信息,如乾卦见离卦,乾为记忆、储存,离为多彩、信息,乾见离组会意象为“从电脑中找信息”。
如巽卦为车、为船、为飞机,如何确定到底该是何意象?我们可以参观另一个卦来确定,如巽卦见坎为巽在水上,就不能是车或飞机,而为船。同理,巽为坤上为车(巽在坤上见离为火车)巽在乾下(天空中)则为飞机。
象为所占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一个经卦与另一个经卦的组合决定了这个经卦的对应事物,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思维空间,让大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了稳定的切实可行的思维。
八卦为先圣所作,象征自然的来源和演化,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以太极分动静,而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象是宇宙事物形象的具体表现。在易学中“象”有先于“数”而生的“物象”和后于“数”而生的“物象”之分。
先是物象(或数)→卦象,再从卦象→易数和物象,从而指导出卦象与所占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八卦是研究象的,天有万象,物有万象,八卦类比万物之象。外应预测法就是按照八卦来进行预测的。不懂象,就无法用外应进行预测。卦象是抽象的信息符号。凡形于外者皆叫做象,象者相似也。世上万物庞杂纷繁圣人将它们分类,分别归类于一个卦,用八卦拟象万物,如乾代表天、君王、父亲、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军警人员、圆形物品、钱、贵重财物、镜子、寒冷、冰雪、马、树上结的果实等物象。
宇宙万事万物都分别归类于八卦,因此一个卦象的物类难以数计。但只要记住八卦本身的性情就可以知道事物类于什么卦,换言之“键、顺、人、陷、附、止、悦”等是宇宙万物的八种功能属性,即八卦动态的性情,是物象归类的纲领。但是每一种事物的归类并非固定不变。如保温瓶盖着时,为金属硬圆形物象以乾卦定象;若瓶盖打开则为兑卦。若瓶内无水空作震卦;若将瓶口打开将其倒置则为艮卦。这就是“以道观象,取物取象”。
第七篇 万物类象点窍
(1)取八卦之象——也就是类象法。所谓的类象就是艮卦八卦的形象特征进行取象。比如说,乾卦(是圆,所有的圆物都是说是乾卦。兑卦是不是“兑上缺”,只要上面有缺口的,都是可以类比为兑卦,如茶杯、烟灰缸等。离卦是不是中间虚呢?汤圆就是中间虚。2009年3月22日晚上,我断一个北京的朋友晚餐吃汤圆了。就是根据离卦取象的。艮卦像不像裤子?阳爻是坚挺部位,有皮带的地方,阴爻是不是像裤脚呢?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艮卦是裤子。这个就是取象。《山地剥》卦象就像楼梯一样的,一层层向上走……从几何的角度来分析,乾卦是不是圆形呀?巽卦是不是直线?坤卦是不是方形?(天圆地方)兑卦是不是锋利?就是三角形之类。离卦可以无限延伸呀,就是椭圆等。比如说,很好看的眼睛,是不是离卦?是不是那种椭圆形的呢?震卦和艮卦,就是那种向上和向下的梯形啦。艮卦是凳子,凳子是不是下部要大于上部呢?这样看来,向下的梯形是多么形象呀。坎卦就是那种中间丰满,四边稍微多彩多姿的物体了,因为“坎中满”嘛。
(2)取八卦之情——八卦是有性情的,比如说,乾卦是刚健,刚健的东西都是可以说是乾卦的。坤卦是不是顺,是不是柔呀?那些柔软的东西就是坤卦,所以沙发也是坤卦啦。震卦是不是动?这是对一个状态的描述。比如说,手动了一下。手是不是艮卦?动是不是震卦?这是一个《山雷颐》(,如果有一个中年男子问你,我最近运气怎么样呀?你就可以直接说啦,你想动动自己的事业啦。保证神准。这个就是兆机。巽卦的性情是不是入呀?比如说,9月12日晚上,一个在外地的老乡电话给我:“你知道我最近想做什么事情吗?”我说:“报2个数字吧。”她报数字5和8,5是不是巽卦呀,是入,8是不是坤卦呀,是家。坤卦也是老,所以就是老家。我说:“你想老家啦,要回来啦。”她说:“是呀,你看我几天可以回呀?”配上时间出动爻为5,变卦为《山地剥》,艮卦为止,坤卦为8,直读就是止于8天之内。我说:“你8天之内就要回来啦。”她说:“是呀,真的好想家啦,打算下周回,你要请客哟。”我们再看看离卦,离卦是不是丽,是好看呀。卦象中出现离卦,要是问卦的是女子,你可以说,是美女呀。艮卦是止,这个最重要了,在很多断卦的技法中,都离不开艮卦的定位。在取象的时候,你看到不动的东西,比如说,山呀,高坡啦,是不是都是艮卦呢?好看的东西,五彩斑斓的,像那种红花啦、美女啦、花格子上衣啦,都是离卦。
记忆规律表
乾卦
乾有天之象
凡与天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国家领导人、单位领导人、父辈、丈夫、女中豪杰、企业家、大都市等。
乾有马之象
凡与马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龙(龙马精神,河洛出于龟马,龟为龙之始也,故《乾为天》卦之六爻以龙解之)墙、山脉等。
乾为金之属
凡与金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乾为金为圆为润)如玉石,珠宝等。
乾为圆之象
凡与圆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镜子等。
乾为西北之方
凡与西北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西北方,地势高等。
乾为记忆之象
凡与记忆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如头,电脑等。
乾为三连之象
凡与三连、圆满有关的事物均系乾卦。
兑卦
兑为泽之象
凡与泽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泽、池塘、云等。
兑有缺之象
凡与缺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缺角物、杯子等。
兑有角之象
凡与角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羊、塔等、
兑有毁之象
凡与毁、破坏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斧头、炸药、枪械、黑社会等。
兑有口之象
凡与口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口、舌、争斗等。
兑有少女之象
凡与少女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少女,姑娘,舞蹈,音乐等。
兑有悦之象
凡与悦有关的事物均系兑卦,如喜庆、高兴等。
离卦
离有日之象
凡与日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日、光能物质、电等
离有文明之象
凡与文明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书、电视、办公用品等。
离有丽之象
凡与丽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画、多彩布等。
离有枯之象
凡与干燥有关的事物均系离卦,如干果等。
震卦
震有动之象
凡与动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车、雷等。
震为木之象
凡与木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树、肝、胆等。
震为龙之象
凡与龙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蛇、墙、马等。
震为植物之象
凡与植物有关的事物均系震卦,如水果、松树、柏树等。
巽卦
巽有入之象
凡与入有关的事物均系巽卦,如入、进等。
巽有风象
凡与风有关的事物均系巽卦,如风、飞、跑等。
巽有草象
凡与草有关的事物均系巽卦,如草、植物、花等。
坎卦
坎有陷象
凡与陷有关的事物均系坎卦,如坑,沟、病、灾等。
坎有水象
凡与水有关的事物均系坎卦,如江、河、海等。
坎有轮象
凡与轮有关的事物均系坎卦,如车、船等。
艮卦
艮有静象
凡与静有关的事物均系艮卦,如山、房、楼等。
艮有忠象
凡与忠有关的事物均系艮卦,如狗。
坤卦
坤有母象
凡与母有关的事物均系坤卦,如地、牛等。
坤有众象
凡与众有关的事物均系坤卦,如部队、公众场所。
坤有文象
凡与文有关的事物均系坤卦,如文书。
坤有方象
凡与方有关的事物均系坤卦,如箱子、布。
第八篇 断卦思维
1、整体思维:从一个卦的整体,也就是从全面的角度去看问题。看一个卦要看它的卦象,体用,卦气旺衰,卦名寓意,和它的旁通卦,它与所占事物的内在联系,类比它的阴阳五行等等。
2、理性思维:所推断之卦要遵从或符合卦理,从易理上要讲得通,说得过去。如测求财,得火天《大有》,有较丰之财,因大有为有许多,富有之象意。
3、辨证思维:一个卦象卦爻充满了阴阳五行辨证之理,必须用辨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事物。如测怀孕得《巽》,按体用比和为吉,但这里体用同为阴卦,同性相斥,巽又为风,不定之象,故断为怀不上,既使怀上也保不住。
4、形象思维:看占测所得的卦,其卦象与何物何事相象,也就是象什么。如测场所,建筑物得火山《旅》,上卦离为火为电,下卦艮为山为不动,停留,站立之象,综合起来其卦象象征电站。
5、循环思维:把卦象、爻象反复进行思维分析,以求得正确结论。如出行得《旅》,下卦体卦艮土得上卦离火之生,出行吉,并有收获。但《旅》卦的互卦为泽风《大过》,为大坎之象,内藏险象必须慎行,防止行为大过头而招灾险或困难。
6、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指看了卦象后,心理既悟解,明确知道卦象与所占事物的内在联系,它需深厚的易学基础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经验的积淀。它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气功修炼而产生,或学易的“悟性”。
7、多层思维:看问题不要只看正面,还要看到反面,以及旁边,旁边的反面。四面八方看了以后,还要看内在的变化,就是看一个卦可旁通错卦、综卦、互卦等三个或更多的卦。
8、创新思维:要尊重古圣贤,但不拘泥于古训,在八卦学习和运用上要大胆地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推陈出新。如马在古代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从而在卦辞,爻辞中无数次出现马,而没有飞机、汽车、火车的现代新鲜事物。马乃“键行”之象,而“键行”之象是可以引申许多事物的。所以今天我们在学易的时候就不必去硬套“古人之法”,应该“法古人之所以法”。
以上类型的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联系的,内涵上又有区别,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在断卦的具体分析上都要运用,在应用多了以后,一般来说经验的感性认识则会转化成理性的习惯型认识。在思维中一定摇摆脱固有的知识,或认识(既“所知碍”)的束缚,放开思路,去进行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不要把问题考虑得复杂,去高推圣境,人为的过分夸张塑造。
应追溯先人的简单直观认识。先人他们当时观察能力是朴实的,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后天知识”。世上的事就是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应将一切包装粉饰剥掉,直捣本源。若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则愈演愈繁愈难,考虑得愈复杂,则愈容易错。

素材 

五行河图洛书
 一、五行的基础知识
五行就是水、火、木、金、土,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尚书?洪范》,是商朝旧臣箕子向周武王解释天地之大法时其中的第一大法:“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箕子不仅说明了五行的名称,还解释了五行的作用和与五味的对应关系。
水为陽之湿气,呈陰性,“润下”即向下滋润,具有聪明善良的性格;木为陽之湿气,感于陰而舒,质柔、性暖,“曲直”即能屈能伸,具有生长、柔和、仁慈之 性;金为陰之燥气,感于陽而缩,质刚、性暖,“从革”即顺从、变革,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之性;火为陰之燥气,呈陽性,“炎上”即发热向上,具有恭敬有 礼、急燥向上、锻金毁物之性;土为陰陽之气均盛,“稼”即播种,“穑”即收获,具有载物藏纳之能、厚重稳健之德。
上一章讲八卦是天地万物按作用和现象所划的一种分类,这一章的五行就是按生克关系所划的另一分类。五行因其有鲜明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 吉凶占断上,而真正的周易是根据爻辞判断吉凶的方法却很少有人使用了。大家不要初一看就认为自己明白了生克关系,这就算懂五行了。五行学说的应用十分广 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大家认真掌握。
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原理,大家一定要牢记掌握。不要以为是简单的相生相克,所谓相生实际上是一种转化,生的一方必有所损。相克也是一种抑止,相克并不是简单克制,也是有易有难,金克木、土克水较易,而火克金、木克土则较难,而水火之间则是以强弱定胜负。
关于五行的顺序则有多种排列方法。一般按五行生成:水、火、木、金、土,这是根据《尚书?洪范》而来,另外周易的《系辞》、黄帝内经的《灵枢》等书中皆有印证。说明最完整的是《尚书大传·五行传》,其中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正是这个才将后面要介绍的河图与八卦联系起来。中国古代也一直用这个顺序来表示一周,这个传统在日本至今仍完好保存。
五行和八卦一样,都是由陰陽的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因此不能将某一事物当作五行之一,事实上,绝大多数事物都是包涵五行的多个特性,比如说桌子,它既 有木的特性,也有水的特性,更有火的特性,也有一些金和土的特性,但五种特性有主有次,其主要特性还是属于木。判断事物的五行所属,要看其大的特征,例 如,春季万物复苏、百花开放,所以春的五行所属为木,夏季赤日炎炎,酷热难当,所以夏的五行所属为火,秋季风吹叶落、凋零萧杀,所以秋的五行所属为金,冬 季冰天雪地、万物归藏,所以冬的五行所属为水。
关于五行配四季,木火金水分别对应春夏秋冬,那么土对应什么呢?有的书说土对应长夏,也有的书上写的是土对应四季,这儿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四季不是指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季节有3个月,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第三个月称为“季”,例如仲夏就是指夏季的第二个月,在古代这是常用的,我 们看《吕氏春秋》就可以知道这一点。所以,这儿的四季是指四个“季月”,也就是季春、季夏、季秋、季冬这四个月。长夏是指夏季的最后18天,也有资料说是 大暑到秋分这段时间。总之,土与长夏对应,这是中医的方法,土与四季对应是易经的方法。
五行对应表可以列举出很多例子,这儿我们将一些主要内容列入下表:
五行学说已经被 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中医、周易方面。另外有许多书大谈“相乘相侮”等概念,意义不大,即使命相方面应用到这些内容,理由都很牵强。大家只要明白,五行 和八卦都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结果,明白为什么水本为陽却表现出陰性,而火本为陰却表现出陽的道理,也就能明白所谓相乘相侮的一些让人头晕的概念。
二、河图
《系辞》中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中也有:“河出马图”,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中多处有记载。河图是伏羲时代黄河所出现的龙马身上 所负的图案,伏羲记录下来后,与八卦相结合,使八卦与五行融合在一起,相互参照使用,所以河图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八卦和五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什么河 图、洛书被古人认为是上天所赐,这已经很难考证,但小雅认为伏羲一定看出了其中的道理才会被留传下来。
如何来理解这个河图呢?首先从右图可以看出,河图里有黑点和白点之分,黑点代表“陰数”(即偶数),白点代表“陽数”(即奇数)。用连线串起来的点为一 组,从图上可以看出共有10组,下面两组为(1和6),上面两组(2和7),左边两组为(3和8),右边两组为(4和9),中间两组为5和10。
从这儿开始,我们要引出易经的方位(即东西南北中),大家要注意,易经的方位画在纸上正好和我们日常习惯相反。日常地图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易经 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为什么会这样,小雅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远古的盘古氏是仰观天象所得,这一点后面讲二十八宿还要详细解说。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样就将五行的方位确定了下来,北方水、南方 火、东方木、西方金,中间为土。本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图,后人却“悟”出了许多所谓的“道理”,引出了许多名词,什么左旋右旋,什么生数成数等,小雅认为 全是梦幻泡影,并不需要掌握,因此请初学者不要被其它书籍的名词所迷惑,为了方便大家看其它书,这儿简单介绍一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一是生数、六是成数;地二生火,地七成之,所以二是生数、七是成数,同理类推得出,1、2、3、4、5为生数,6、7、8、9、 10为成数。那么所谓的“左旋相生”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从中土看起,由中土到西金,再到北水、到东木、到南火、最后回到中土,顺着这样的路线正好按顺时针 方向围绕河图一周,这就是“左旋相生”。生数之和1+2+3+4+5=15,成数之和6+7+8+9+10=40,这个生数与成数之和55就是“大衍之 数”,用周易的蓍草法用的就是这个数。
三、洛书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背有文,九文近头,一文近尾,三文近左肋,七文近右肋,四文近左肩,二文近右肩,六文近右足,八文近左 足,五文在背中,其位九,象九宫,中五又象太极,中一文又象一气;其形方,方象地。陈抟最初传出时,是与河图边在一起被称之为“龙图”,后人为说明方便才 根据古书记载分别命名的。
洛书当然不可能真是神送来的,它同样是古人观察天形象时发现这个龟纹与九宫内容相印。九宫又称“太一九宫”,太一就是北辰星或北极星,位居天宫正中,四方四维(东南西北即四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即四维)为八个卦神所居。
将龟甲上图案规范一下就形成右图,仍然由黑点和白点通过连线分组而成,这样得到的九个数,除中宫五不用之外,其它八个与易数相关联,这样就得出了后天八卦的方位结构。后人为了便于记忆,将这些易数编成如下口诀:
九宫数在术数上被广泛使用,必须牢固掌握,九宫数既然代表天象,在应用中是转动的,例如奇门中1为乾宫,中宫不动,其它八个数按逆时针转动。这样一来,按 上面口诀很难把握位置,所以建议大家记住四周的八个数就可以,我归纳为:“一留妻儿(1、6、7、2),就是三八(9、4、3、8)。”,一留下妻子儿女 在家,就知道是三八妇女节到了。因为中宫“五”一直不变,所以记住这个顺序比自己去推算方便得多,只要找到1的位置就可以了。
四、文王八卦
文王八卦也称“后天八卦”,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因文王演绎并增加了卦辞,后人一般就认为是文王所作。这个后天八卦是以后学习的重点,在理数的推断方面基 本上是用的后天八卦,所以,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要领会。先天是万物初创,后天是万物发展,所以先天数一般用于起卦,以此演示万物的生成,后天数则反 映事物的变化,一般用于标注变化后的对应位置。因此先天没有方位,只有后天才有方位。
如何理解这个后天八卦图呢?我们先看四方(即南北东西)的四个卦:坎离兑震,坎为水而离为火,这两卦一南一北容易理解,因为南热北冷现象明显。震代表雷、 代表木,兑代表泽、代表金,由于春雷与金秋现象也很明显,所以大家不难理解。关键是四维(即四角)的四个卦(乾坤巽艮)如何理解?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神异经》和《淮南子》等多本古书上都有记载,昆仑(即不周山)有一天柱,被共工氏撞塌,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就是日月星辰自 东而西、大江河川自西向东的原因。虽然是传说,但终究会被人解密这个传说的根源,不过从这儿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为什么乾卦位于西北(天塌西北)、而巽卦位 于东南(地陷东南则风入),也因此可以知道天地相交于西,所以坤位于西南,余下一个艮卦位于东北。这个理由只是小雅为了帮助大家记忆,并没有特别根据,从 原理上来说,小雅更相信古人是通过对地理的观察而来,因为风水学中24山用到了天干、地支和乾坤艮巽这四个卦。
关于后天八卦的成因,邵子的讲解最为精彩,却不知为何被众多易学家所忽视。“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地之陰在南而陽在北。天之陽在南,故日处之;地之刚在北,故山处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东南也。”这句话解释了坎离二卦的位置,以及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原因。“易者,一陰一陽之谓也。震兑始交也,故当朝夕之位。”这句是解释震东兑西的原因。
八卦也有五行,其中水:坎、木:震巽、火:离、土:艮坤、金:乾兑。坎离二卦分别属于五行中的水火,这一点比较好认同。震卦对应的是东方、春季,而东方、 春季都与木相关联,所以震的五行属性为木。同样兑为西方,其五行属性为金。乾的五行属性为金,这大概是因为乾具有“刚健”的特性,但乾卦的五行属性应该不 仅仅表现为金,这一点小雅翻阅了很书,也没有能找到比较信服的理由。
艮和坤的五行属性为土,这比较好理解,积土成山,而坤为地,地的主要成份当然是土,不过,和乾卦一样,坤卦也包含多种五行属性,有待于专家讨论。最后一个 就民巽卦,其五行属性为什么是木,似乎没有太多的理由,难道是因为风助火势,就认为巽属木?这也太勉强了一点。总之这其中的理由小雅也不知,希望大家探 讨。
后天八卦很重要,除了前面的口诀之外,用手掌是最好的方法,古人所谓“宇宙在乎手,万物由乎心”,再复杂的内容只要掐指一算便有了结果。如右图,我们可能 先记住乾坤坎离四卦,离坎居正南正北于中指上,乾坤据西北西南于无名指上。然后再看正东正西为震兑,你可以说:“你讲得真对(震兑)啊”,这样就只剩下艮 巽于食指上,山重而风轻,所以艮在下而巽在上,这样一理解就很容易记住了。
五、体与用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质量和能量进可以相互转化的,质能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当质量释放能量时其质量减小,反过来,当其吸收能量时,质量增加,质能总和不 变。在易经中也有类似的“定律”,这就是“体用定律”。“体”是指事物的本体,“用”是指作用、应用、发展、变化等。这个概念的引入,对后面的占卜术数影 响很大,尤其是梅花易。
我们前面学习了五行八卦的基础知识,有人觉得易经原来这么简单,这又错了,五行作为一门大学问,许多古人穷其一生尚未理解透彻,岂能一两天就能学完?有许 多内容看上去好象明白了,但实际上你并没有明白。例如五行的生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虽然都用了同一个“生”字,但这五个相生原理 都不相同,如果问你你能回答吗?相克也是一样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还要“恪物致至”,下面以火与水为例来说明休用的关系。
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相生、水火相息。水火为用,草木为体。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表现在感情之上,而体用隐藏于性情之中。这个道理就不是一般的人 轻易所能体会的。火本无体,通过草木燃烧后才有体。草木燃烧前处于静的状态,尚未有用,待火燃起之后才有了用,所以凡是有体之物都可以被焚烧。
水也有体,那么水能够被燃烧吗?这儿我们要深入了解五行的特性。火的性质,遇水之后能与之对立而不能与之相随,所以火遇与水则灭;水的性质,遇火之后能与 之相随而不能与之对立,所以水遇火烧煮之后而变热。这就是世上有热水而没有凉火的原因。火以用为始,以体为终,所以火是动态的;水以体为始,而以用为终, 所以水是静态的。这样说来,火也有体,水也有用,二者既相济又相息。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世界上许多矛盾的东西都可以化害为利,就看人如何去应用。
古人为什么不将这些道理写出来告诉后人呢?任何事情如果不思考,问题就会简单化,办事就容易。只有通过思考体会才能掌握事物的本性。通过语言传授,只能得 到事物的外在表现;通过眼睛观察,只能得到事物的形状;通过数量计算,只能得到事物的多少。万物的奥妙只能通过意会而不能言传。这就是世上圣人的儿子并不 一定也成为圣人,圣人也就不可能是父亲或师傅所能教出来的。
六、本章学习重点
1. 五行的相生相克要背熟。
2. 洛书所示的九宫要背熟,当“1”转到“震宫”时你还能熟练地填写出其它数字吗?
3. 熟练画出后天八卦图,同时标出方位、数、五行。
4. 什么是生数、大衍数?
七、常见问题
问:九宫数有什么好方法吗?只能背口诀吗?
答:九宫数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而且也不难,这种方法可扩展到5×5、7×7等奇数平方个格子。
问:什么叫起卦?既然起卦是用先天数,为什么还要后天数?
答:在易经应用于算命方面,首先要确定一个卦象,也就是说,你所要测算的事情是用哪一个卦来解答。确定这个 卦的方法称为起卦。起卦的方法多种多样,四柱是用生辰八字来起卦,六爻是用三个硬币来起卦古代周易是用50根蓍草来抽取等,所有这些方法都或明或暗地转化 为数。六爻、梅花、蓍草等以周易为中心的术数,就是将这个数与先天数对应,从而确定卦象。
后天数只是用于与方位相对应,在式盘、风水等方面使用。对于易经来说,一切都可以用数来表示,而不仅仅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所以中国文化才是典型的符号文化、数字化文化。
问:动静、陰陽、刚柔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天生于动而地生于静,所以天近于纯陽而是地近于纯陰;动静相交乃天地之道。
动之始则陽生,动之极则陰生,陰陽相交乃天之用。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刚柔相交乃地之用。
动之大者为太陽(日),静之大者为太陰(月);动之小者为少陽(星),静之小者为少陰(辰)。日月星辰相交乃天之体。
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相交乃地之体。
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暑寒昼夜相交替乃天之变。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雨风露雷相交乃地之化。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皎),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yào)杀人。夫乐(yào)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jiàn)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zhǎng);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知(zhì)者不言,言者不知(zhì)。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chóng)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g)无行(háng),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被”同“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à,“厌”同“压”)其所生。夫唯不厌(yà,“厌”同“压”),是以不厌(yàn)。是以圣人自知,不自(xià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