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术的传播在宋代出现了一个书授传承与师授传承相互争夺的过程,写书的人肯定是倾向于书能够卖得更好,这是传播的力量,传播可以带来效益。但是对于师徒授受而言,传播是有可能影响老师效益的,老师的效益会因为传授的人越多,从而造成秘术的被分流,同时增加了师承数术保留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难度,增加了管理和稳定的成本。对于师徒授受而言,更倾向的是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增加对于真实数术的传授,同时在传授的过程中,对所传授的内容要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可用性,这就是历代包括道教和数术,都要讲究秘传和师授的原因,也只有师父教徒弟才可能出现这种秘密传承的状态。
到现在为止,我们教授的金口诀有四期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在外面出现故意混乱传承的情况。我在最早的时候并不理解,我师父当年为什么只是单传,并不倾向于把门派的数术广传出去,而且我们天心派从宋代以后一直就处在隐传的状态。等我从师父手里接过衣钵以后,我最早的倾向是希望他能够广传出去的。所以我在2009、2010年的时候开过三期的金口诀课程。后来真正把金口诀的课程停掉的原因并不是说对师授传播产生这种变异的情况有所了解,而是因为当时发现给大家讲了金口诀之后,大家学不会,所以之后更倾向于教授大家更基础的内容,我们就把天心派数术体系中的金口透易·梅花占拿出来做为基础课程来传授。
金口诀前两期班中,并没有给大家讲金口透易·梅花占,第三期的时候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大家讲这部分内容。后来与学生们讨论,大家说我们觉得内容门槛高,不好学,所以提出来不如教基础内容,用基础培养大家断卦的意识以及学习数术的正常思路。金口透易·梅花占的课讲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之前在2017年,我们在江苏的灵威观又办了一期金口诀的弟子班,是正式拜师的,这是我们金口诀的第四期班。当时这一期的学生都是从金口透易·梅花占的学员中选拔出来的。
即使在这样能够保证真实和有效性的情况下,后来也发生了一点情况,到现在为止我们教授了四期金口诀,还有十期金口透易·梅花占的课程,这所有的内容都没有流传出去,因为所有学的人都希望把学到的知识拿来当压箱底的东西。但是会有人出来祸乱你,他会告诉你说,这是我学的天心派的数术,但是拿出来的是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种情况对于宗门而言的话,是败坏传承家法和祖师们的名声。所以这也让我感到,古代的先师们之所以要尽量缩减传授的人数,实际上更大的原因还是担心数术的变异。所以我们到现在为止,对于数术的传播,还是持很谨慎的态度。
中国数术师徒授受的这种传统,历经数千年不绝。中国古代的时候以官为师,特别是承接天学的巫、史,本身就有师徒授受的传统。汉代以后这种传统并没有丢失,官方对这种传统进行了一些限制,包括钦天监必须父子之间传授,父亲去世之后,儿子中也一定要选一个人出来进入钦天监,以此来保证传承。当然这也造成了钦天监数术的衰落。
中国古代特别是道教拜师有个规矩叫“三推三拒”,慕道出家之士,刚刚进入师门的还不算正式的道士,要有三年的考察期,这三年中师父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考察。我们看道教的故事,汉钟离祖师走在路上对吕洞宾吕祖一顿臭骂,之后挥袖而去,走出十里地以后,发现吕祖还乖乖的跟在后面,这就是师父和徒弟之间的这种默契。这些实际上是师父在考验徒弟,考验你忍受贪嗔痴慢疑的能力,你能不能度过这个劫,这就是道教讲的规矩,师徒之间的授受是要有规矩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实际上书授和师授在传播的角度是有本质区别的,书授更倾向于广泛传播,对于书商而言,卖的书越多,赚的越多,他内心是没有这种对于传承的尊敬性的。所以宋代之后,图书的传播范围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就会反过来碾压师承授受。有一百个人都说往东走是对的,因为书里就是这么写的,唯独有一个人说不对,按照正常的规矩应该是往西走,那这一百人可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你一个人能斗得过所有人吗?所以宋代读书的人足够多,这样就造成了数术在宋代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书授把师授逼到了文化的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