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周敬成简历(周敬良个人资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1  来源:夏沫南栀  作者:夏沫南栀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熊茜雯/文 杨昌鼎/图) 从人工巡检到智能巡检,从“跑断腿”到“秒响应”……近年来,国家电力系统正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熊茜雯/文 杨昌鼎/图) 从人工巡检到智能巡检,从“跑断腿”到“秒响应”……近年来,国家电力系统正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智能变电站建设不仅让设备设施巡视工作的效率大幅提高,还提升了巡检工作的准确率和及时性。”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 周敬余

从事供电行业20多年来,周敬余先后承担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变电站继电保护数字化改造,智能巡检设备调试及验收,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及应用等工作。2019年,周敬余还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主导建设贵州电网公司首座智能变电站试点站——太平变电站。

  目前,贵州铜仁区域有160座变电站,5383台视频终端,近12万个智能巡视点。利用智能摄像头、智能终端和红外测温功能,不仅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还能通过智慧运行支持系统实现一键巡视。

  在周敬余看来,以“数”提质,以“智”增效,是打造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了电力行业首个自主可控大模型“大瓦特”。该模型基于国产化算力底座,形成电力行业最大样本库,孵化出电力行业千亿级参数生成式大模型。

在电力调度、基建施工等业务场景,数字化技术也成为保障电网安全、提升工程和供电质量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南方电网的贵州智能作业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模型驱动“AI无人机”,就能完成全省5.5万公里输电线路的自主巡航工作,并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到机巡系统进行缺陷识别和处理。相比过去,人工减少了90%,效率提升12倍,缺陷检出率达90%以上。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能实现智能巡检、故障预测、数据挖掘、设备互联等,极大提升电力运维效率与质量。同时,电站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全面感知、全面物联和全面调控,也在不断推动传统建造与运营方式的智能化变革,推动能源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迈进。”周敬余说。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吴 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