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九十九眼半窑洞(九十九间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11  来源:殇情  作者:殇情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来源:吕梁新闻网】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祁县还有“渠半城”,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潞城申家大院,一座一座宛若

【来源:吕梁新闻网】

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祁县还有“渠半城”,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潞城申家大院,一座一座宛若城堡的建筑,宏大、厚重、古朴、静雅,终究不过是晋商数百年风华后的落寞背影。

在家乡临县,穷乡僻壤之间也有深藏着的晋商古院落,虽然风光不及,却同样值得游览和称道:西湾陈氏民居,李家山“凤凰双展翼”,东秦,西贺,南王,北赵。其中,东秦是指大禹乡后大峪村秦家,西贺是指曲峪镇白道峪村贺家,南王是指安业乡前青塘村王家,北赵是指临县城内赵家。时至今日,秦家的房舍早已拆毁,赵家的府宅在道光年间已经变卖拆除,只剩下了前青塘的王家宅院和白道峪的九十九眼半窑院,尚可观其大略。

闻名而往,你我是驻村期间专程去探访白道峪九十九眼半窑院的,去一睹它的容貌,去追寻它的始末曲折。出兔儿坂,经克虎寨,过曲峪镇,顺着黄河再走十五里,便是白道峪——黄河岸边一个古朴而美丽的村庄,傍着山,面向水,有山的厚重,有水的灵秀。九十九眼半窑院坐落在前村的小山湾里,风水占尽,一半坍圮破败,一半刚刚修缮。破败的一边靠北,倚着山坡,向阳,最西边临着旅游路和黄河的几孔窑里还住着人家。修缮的一边在东在南,东边也倚靠着山坡,南边墩立,上下二层厦檐窑,石箍的窑洞,砖砌的窑口,一层的脑畔是二层的院子,上下通联,左右通联,古朴、齐整、气派。完成修缮的一层东窑里住着一位约莫七十岁的老人,沧桑却精神矍铄,南都十甲贺姓,说到自己家族和先祖的荣光,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白道峪主要居住着贺姓人家,刘姓和王姓次之。贺姓有两支,一支清顺治年间从紧邻着的北山贺家畔迁来,南都十甲贺,始迁祖贺文元,另一支清中叶从邻村崖窑上迁来,南都八甲贺,两支非是一宗。十甲先祖贺文元迁居白道峪后,利用靠近河路的便利条件,依托白道峪渡口向上游保德、河曲一带贩运货物,到了两个儿子贺永兴、贺永盛时候,买卖进一步做大,逐步向北路宁夏、包头以及南边河北、京津、山东一带发展。乾隆年间,碛口镇兴起,贺家慧眼独具,又在碛口镇开设了多家字号。买卖通达,风生水起,鼎盛时期,贺老财东由山东向包头巡视商号,沿途不需要投住别人家店铺,一路都在自家商号内歇息吃住。

像别处许多晋商衣锦还乡一样,白道峪贺家在完成了资本积累、生意稳步正轨后,也腰缠万贯地开始在老家大兴土木,锦衣华服不仅要自己穿着舒服,也是要展示给世人看见的,这样才门楣有光。贺家老宅,康熙年间由贺文元投资筹建,经第二代贺永兴、贺永盛和第三代贺虞凤、贺飞凤持续扩建,历祖孙三代,跨越七十余载,于乾隆年间修建而成。老宅院内有院,门里有门,柏木横梁,蓝瓦青砖,形成一座大型院落建筑,有民谣盛赞:“一座明月楼,八门套九星,九间朝王殿,十座抱厦厅,九水归一水,财源永不停,九十九眼半,窑洞难数清。”明月楼原本坐落在院子当中,现已消失,仅剩一座圆形的月亮门给人遐思。院内原有八座门庭,将大院分隔成九个独立的小空间,故有八门套九星的美誉。九间朝王殿,十座抱厦厅,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串神秘的数字传说着当年的辉煌。九水归一水,是指修建院落之前,地下已经预置了泄水通道,通道高大,最大处地下有约四米高的窑洞,这些环绕院内地下的通道形成了九条循环连接的水道,地面上有九个泄水的水口,所以称之为九水归一水,水不外漏,九水归一,体现了主人“肥水不外流”的理念。这九条水道不行雨水时,又被作为躲避战乱的暗堡和地道,老人说,当年日本人来村侵犯,窑主人就是通过暗道走脱的。

贺家老宅的气派不赘多言,即便眼前半部残破,仍然风光无限,最使你我感兴趣的是“九十九眼半”的原委和深意。老人说,祖上原本想修筑一百孔窑洞的,可第一百孔窑,修起即塌,再修再塌,历经数次都没能修成。后来,花重金从陕西请来技艺高超的老匠人,老匠人建言功德不可太满,加修半孔即可,祖上顿悟,方才半窑稳妥,一院安然。欲满则不成,“九十九眼半”的设计,寄寓了主人深谙万事不可十全十美之意,晋商不鲁,也“儒”啊!诚然,贺家在发家之后,确实“儒”了,老宅的西南角建有专门的书房院,聘请私塾先生教授子弟,据《贺氏宗谱》记载,雍正年起,贺家先后出过监生三人、庠生五人。

愿望是朴素的,如同神灵,然而落败才是规律,无可避免。后来,贺家出了败家子,把碛口的买卖败光,宁夏、包头等处的生意也不去打理,家境一落千丈。再后来,民国,抗战,解放,买卖也就完全断了联系。新中国前后,改天换地,贺家老宅被分给了众人,分割的分割,倒塌的倒塌,像风烛残年的老人,逐渐消瘦,行将就土。如今,正如余秋雨先生在乔家大院看到的那样,在九十九眼半窑院的周围,贺姓后裔与他们的前辈已经山高水远了——偶尔有几个人,或许能约略猜度出自己先祖的风采。

时值冬月,迷魂碛上冰凌迟重,你我迷了魂一样听着这些。我用力遥想当年,遥想从迷魂碛往来的人们,抬头仰望九十九眼半窑院时艳羡的目光,他们是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啊?河风吹得紧,冷冰冰,朋友说:走吧,等夏天,等秋天,我们再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