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周到上海
“过去一年半,几乎所有商家都在诉说生意难做、订单下滑、利润微薄。上周我去走访了山东,走了临沂和即墨,这两个地方走访了四天之后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明显感受。未来大家的出路在哪儿,实际上在这次走访里我隐隐约约地找到了答案。”1688 商家发展中心总经理王强在台州选品中心落地的现场分享中这样说。
他表示:“从供给侧、从商家侧判断可能有几个大的趋势。当然现在的卷价格可能会出现的是良币驱逐劣币,但是在 1688 上后面也有供给的换血,我们开始用良币驱逐劣币的方式。”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王强发现了三类截然不同的商家案例,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不同发展状态和路径选择:
第一类是“品质升级型”企业。在即墨,一家深耕内衣制造 20 年的工厂,选择在竞争加剧的 2024 年逆势提价 10%,而且整个即墨产业带全部涨价 10%,不玩低价了。
是凭空涨价还是有创新?这个企业主坦承,内衣的款式很难创新,当材质升级了,采用了蚕丝加貂绒,“这跟原先传统的羊绒内衬或是普通的保暖内衣相比,舒适度、柔软度,还有保温程度完全不一样,洗完之后不起球、不变形,怎么晾都不会变形。”这个企业主告诉王强,虽然市面上 30-40 元的产品大把,当他们的一套内衣可以卖 140-150 元,而且销量依然领先。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只有 50 人的内衣工厂已经实现了经营模式的转型:将打样、设计等核心环节留在自己手中,大货生产则外包给协作工厂。
“他已经不是在供应链的最底端的制造端,实际上他具备的最核心的竞争力并不是在制造,而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的把控。”王强了解到,这家企业一年多前刚上 1688,公司去年营收 1000 多万,今年大约 2000 多万,规模与利润双增长。
王强调研的另一家企业,也让他印象深刻,他把它归类为:“供应链服务型”企业
在临沂,一家生产竹纤维装饰板的 90 后企业家,突破了传统制造业思维定式。他不局限于单纯的产品制造,而是可以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打造了完整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临沂大部分的贸易公司跟他都是深度合作,从原先的产品制造端变成了服务公司。”王强说,这家企业一年大概做 3 个亿,这在临沂已经是非常大的规模了,这家工厂也是 1688 的超级工厂。
而第三类则是仍在“传统代工模式”中挣扎的企业。王强走访的另一家企业也在临沂,一家为两元店供货的日用百货工厂,虽然 SKU 多达上万个,但始终无法摆脱微利困境。这位老板反复跟王强强调,“我每年做生意都很被动,不知道哪些产品好卖,利润极低,大部分产品都是赔钱赚吆喝。”
王强说,这个老板工厂的 SKU 类似从义乌外采的小配件,一块两块,儿童玩具卖一大包的,棉签一盒几分钱。他的下游都要在两元店里卖,一个品可能赚个几分钱,大部分的品是赔钱赚吆喝。这类企业的困境,恰恰反映了传统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压力。
这趟几天的调研,让王强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了更真切和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未来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是链主型企业崛起,第二个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第三是传统制造企业正在向“制造+供应链服务”模式转型。
链主型企业,具备对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他们能够基于市场需求反向定义产品,并通过对供应链的掌控确保产品质量和交付。这种模式使企业能够摆脱单纯价格竞争,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
王强说,就像即墨产业带的那样,“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从走量到开始要利润,一个企业最终能不能活下来,实际上看的是现金流,并不是看你今天能做一个亿、两个亿。”
而在产业链的延伸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关注产业链上游,从单纯的成品制造转向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的生产。比如洗衣液的企业,洗衣液基本就三个东西,瓶、盖、液,大部分卖洗衣液的工厂,瓶和盖是外采的,液是自己调配的,卖洗衣液的,如果往上走,就会走到卖瓶和卖盖的,这个趋势在河北已经表现出来。
此外,“特别是从制造走向加供应链服务的时候,整个制造端开始打造的品牌,不是消费者品牌,而是是供应链品牌。这是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大的趋势。”王强说,这种转型使企业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获得更稳定的客户关系。
不仅仅是企业主、工厂的积极转型,大量小组织甚至是个体,越来越多的小红书博主、抖音主播、快手达人、社区团购“团长”、跨境买手,各类宝妈群、折扣群、代购群的群主,以及大学宿舍的兄弟拼单和姐妹拼团的“买手”等,成为 1688 新兴主流买家群体。
这个新兴的人群,通过 1688 这个源头采购和大牌代工厂扎堆的平台轻创业或搞副业。他们的年龄在 25-35 岁,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女性居多。他们的采购金额以小额为主,但采购频率非常高,是 1688 高活跃和高复购的买家。
现场,90 后宝妈“佳佳”,分享了她的故事经历,作为一个文创品牌的主理人,她在淘宝和小红书都开了店,主要销售通过 1688 定制的自己的 IP 产品。同时,她还做文创品牌的知识付费,已积累了几百个付费用户,生意也是不断做大。
而另一个 00 后姑娘方菁,在北京的一个中型互联网工作了三年,拒绝了大厂美团的 offer,开启了一条在非洲做生意的新路子,创业不到 2 年,第一年营收 1000 万元,也超出了她的预期,2024 年她在非洲待了几个月的时间,调研当地的需求,然后在 1688 上组货,做起了出海的生意,方菁说,在非洲、中东走了一圈,发现中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市场,基建非常完善,虽然错过了此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现在到了向下扎根的年代,“年轻人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还有一对 90 后大厂情侣,完全出于爱好,在豆瓣成立了【1688 源头工厂挖掘机小组】,每天分享他们找到的品牌代工厂和大牌平替,很快吸引了近 5 万人入组,于是这对情侣从大厂裸辞创业,通过 1688 进货,做起了自己的电商生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尽管一眼望去,电商越来越卷,但其实各种微创新和新业态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 95 后和 00 后年轻人,通过 1688 拿货和找工厂定制,做起完全不一样的电商生意。
当下,临近年关,往年的这个时候,以中小零售商为代表的小 B 买家都在积极采购备货。在年关经济这个关键的生意节点,1688 专门举办了一次拿货节,平台通过官方直补的方式,把有消费趋势的新品的采购价格大幅“降下来”,把有产地趋势的最优质的供给集中“找出来”。
在此次落地的台州官方选品中心,买家除了能看到当下的趋势新品,还可以把更个性化的采购需求反馈给 1688,1688 负责找到有研发能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工厂,基于消费者的需求数据和 AI 能力,联合开发新品。
据了解,新品分两种,一种是“全网源头首发”,以私域方式(线上线下)私密定向给高价值买家推荐新品,同时会有一个私域推广期,在公域上看不到,防止被抄款,推广期结束后进入全渠道推广;另一种是“趋势新品”,是在一个短周期内在公域里上线的新品,产品主打有一定需求上升趋势的新品,并在官方选品中心集中透出。
1688 市场部总经理、拿货节负责人彭子轩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构建节点,构建心智,实现买家的认知。” 随着时间推移,1688 将逐渐成为买家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买家因信任而来,平台因提供优质服务而持续成长,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实际上,此次台州官方选品中心的落地当天,来自嘉兴的服装、深圳的数码产品企业主等,以及类似 90 后宝妈“佳佳”、00 后姑娘方菁等大量的个体或小B商家,也都来到现场,甚至也买了不少东西。
“选品中心在我们的定义里,原来叫数字芯片,就是能集成现在的数据、集成今天整个技术和系统,我们更希望把它变成基础设施,已有供应链能力的,可以强强联合;今天没有供应链能力,可以依托整个选品中心、依托数字供应链能够更好创业。”1688 产地生态发展部总经理、全国选品中心负责人卓含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源头厂货的直供平台,1688 现在作为“整个源头厂货”的心智已经非常强烈,并且也非常明确。去年年底、今年年初,1688 提出要打造成为整个全国最大的数字供应链。
卓含举例说:“比如说,今天在 1688 看中一个商品,无论你在下游抖音创业,还是在跨境的亚马逊上创业,都可以很轻松地一键把 1688 商品铺到下游的平台。这个是我们今天作为数字供应链一个非常基本的核心能力。”
面对制造业转型趋势,王强表示,1688 平台确定了重点扶持几类商家,包括专精特新、中型工厂(50 人以上)、 品牌代工厂、一批档口、品牌商、产业链主、组货商等。
此次,1688 除了在台州设选品中心,聚焦日用百货之外,其已在全国布局了 15 个选品中心,并计划三年内持续加大产业带投入。这些选品中心不仅承担展示功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工厂型商家提升供应链能力,实现数字化转型。
王强表示,选品中心是 1688 建设数字供应链的战略环节,未来会从三个阶段去深耕产业带:包括第一个阶段是提供消费趋势。从下游需求出发,告诉产业带的商家今天应该生产哪种货物才更符合下游需求。第二个阶段是提供产地趋势,面向买家第一时间集中展示产业带先进工厂研发的新品,而且支持现货仓发和有履约确定性。第三个阶段是提供 AI 能力,与先进制造工厂共同研发新品,而且是完全根据消费需求和采购趋势反推出来的数字化新品。
在王强看来,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持续创新升级、具备服务能力的企业,1688 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优质供给方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
而站在2024年的路口,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商平台,而是一个正在重塑产业链的数字化基建者。那些曾经被市场质疑的转型尝试,如今都在开花结果。这让我想起20年前互联网初兴时的阿里巴巴,同样是从无数人的质疑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商业世界总是这样,当所有人都在为眼前的KPI焦虑时,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跳出框架,在更宏大的战略格局中寻找答案。1688的转型背后是,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真正的商业智慧,或许就是在看似不可能中,发现新的可能。
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或许再过十年,当我们回望今天的1688,会发现这家老牌平台最了不起的地方,不是它有多大的成交额,而是它让千万中小企业看到了在数字时代生存发展的新可能。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苗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