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大六壬讲座(大六壬讲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8  来源:闲懒诗人  作者:闲懒诗人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引 子学习大六壬最绕不开的一个课题非“解析古人案例”莫属。邵公的《大六壬断案》是六壬最有代表性的案例集,它给每一位学习六
引 子学习大六壬最绕不开的一个课题非“解析古人案例”莫属。邵公的《大六壬断案》是六壬最有代表性的案例集,它给每一位学习六壬的朋友心中都点燃了一个“邵公梦”。尽管人人都想通过读邵公的案例成为邵公,然而断案思路的跳跃让学者欲求模仿时无从下手,乃至很多人还会觉得匪夷所思。很多朋友初学六壬时看不懂断案,入门以后还是看不懂断案,甚至即便耕耘多年有所成就了以后仍然看不懂断案。断案为什么这么难懂?邵公为什么难以模仿?很多人为此思考良久,乃至钻入牛角尖,甚至疯狂。他们时而觉得邵公是神,时而怀疑断案是伪书,有些甚至对六壬失去信心。其实看“邵公断案”这件事本不该如此痛苦,只是大家都被心中急于求成的浮躁让自己入了魔。请大家先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什么让你觉得邵公很神?二,为什么你觉得邵公的思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第一个问题,大家的答案大概率会是:因为他断课能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全部断清楚,断的又细又多又准,因此很神。第二个问题,大家的答案大概率会是:因为邵公每次断课切入点都让人捉摸不透,他没有一个固定的流程,邵公没有告诉你他是怎么把信息串到一起去的,断语虽然有解析但其思路却不露痕迹。然而呢邵公虽然思路看起来很随机,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又发现其中隐藏着无数条线索把整套六壬盘中出现的各种相关信息天衣无缝地交叠了起来,每条断语不仅并非凭空无依猜出来的,而且还是不止一条单一思路就能断定的。邵公对卦的分析全盘审看”的同时又做到了“一线贯之”,因此你觉得他很神。然而这些都是表象。当你我在看到这些表象时,能做的都只有望洋兴叹。有些朋友会感叹:是呀,“既全盘审看,又一路贯之”,这怎么可能呢?这分明是天赋使然吧。我没有那么聪明,没有那个天分呀。

是吗?难道真的只有靠“天分”才能做到 “既全盘审看,又一线贯之” 吗?

你可否听说过 “体系” 一词?

除了天分灵感以外,最能帮助你达成这个境界的也许只有 “建立体系”

当你“有体系”了之后,你也可以不依赖灵感做到贯穿全盘!

何谓“体系”?何谓“有体系”?

所谓“体系”,就是 “你所学到的” “你实际用到的” 之间的连结。所谓“有体系”,就是你心里清楚 “你的思路是哪来的”,“你的思路要到哪去”,以及“你学的每门方法分别是负责干啥用的”

每个卦师学习知识的顺序都不一样,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因此每个卦师的体系就不一样。根据我对大六壬的了解,一套实用的断卦体系最好要涵盖五大方面才算形成了稳定的体系框架。当有了这个框架之后,你才知道你读书是为了什么,你学的东西要用来干什么,这样进步才会快。这五方面分别是:“ 理、气、主、象、数 ”

 ,缺一不可。

以下列表说明。

“理”部负责处理的问题包括:看卦从何处切入?我要按怎样的先后顺序看卦?卦中不同信息点孰轻孰重?解决当下求测者的问题要用的思路有哪些条?按这样的思路我预期会得到多少条能让求测者觉得钱没白花的断语?我的每条思路是否逻辑自洽?我有没有见别人用过这样的断法?我这样断是否符合卦理?我要不要赌某条从没用过的断法应验?我的断语符合常理吗?我提取的信息有哪些自相矛盾?我该如何利用人之常情把卦中看似矛盾的信息处理得不矛盾?

由于这一部分通常是“工夫在诗外”的,是要依赖卦师个人的接占经验的反思以及对生活中琐事的思考和理解才能进行建立和提高的,因此这部分称为“理”。“理”是心法,是最依赖 “卦师自我修养” 的顶层设计,是和卦师自己的智慧紧密捆绑的,比如最后一条加粗的话,把这一步做好绝对是最难的。在古代,“理”是秘而不宣的,很多古代的老师傅宁可带进坟墓也不会轻传于人。

“气”部负责处理的问题包括:所问事情是真是假?事情能否进展?途中有没有阻碍或转折?事情进展会快还是会慢?事从何处而起?事于何处而终?事情简单还是复杂?咎在谁?事情产生的影响是虚是实?最终是得是失?

由于这一部分通常是通过“课体格局”、“生旺墓空”、“传变加临”等信息进行占断的,因此这一部分称为“气”。所谓“麻绳专挑细处断”,“气”方面的分析就是找这个“细处”并且看它“有没有断”的。此部分知识属于大六壬相对高端的占断技术,这是决定一个卦师水平高低的分水岭。这部分知识通常的书上是没有的,是需要自己找古人案例进行挖掘的。目前市面上研究邵公断案的老师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挖掘“气”的部分的具体占断逻辑。

“主”部负责处理的问题包括:求测者问年运我该怎么断他哪年发生何事?求测者身上还有什么别的他没交代的信息?未来还会发生哪些事?事情中会有什么样的关键节点?是灾是福?严重程度如何?若有灾是官灾/口舌/疾病/破财/死伤里的哪一类?事发的原因是什么?会参与哪些关键人物?这些关键人物的尊卑主奴地位如何?卦主的待人处事风格如何?对方的待人处事风格如何?

由于求测者来求测的时候,很多信息连他自己都注意不到,更何况未来的事情更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时候你就不得不从卦出发,以卦内六亲、神、将和神煞为本,“无中生有地”去克应断事。对于这部分技术对于整体占断的意义,你若是没从事过算卦你是理解不了的。实际上,这部分可以说是算卦的技术核心,横断纵断全靠它了。大六壬的子数术“金口诀”整门都在研究“主”部的技法,比如“木克土”主官非刑狱,“旺鬼忧官事”这些断法都非常应验,一断一个准,可见其重要性。由于这一部分主要是用“所主”和“克应”的方法,因此称为“主”。

“象”部负责处理的问题包括:当时是怎样的场面?场面大不大?事情和预想的是不是会有很大反差?气氛紧张还是平静?是利公正还是利私谋?当事人处境是否危险?事主所问的对象在卦中如何对应?卦中看到的人事物具体会以何形象显化于现实中

大部分求测者是带着具体问题来的,这时候入手时你不要直接套技法,而是要先从卦中找找看求测者这个具体的问题在卦里是如何对应的,这叫“人随卦走”。通常来说在这个过程还能看出气氛对不对味,比如占官见“六阳”,占感情见“后合”,这就对味了。从象入手,可观卦是否切题,这是象的第一个作用,帮你把求测者的问题对应入卦。象的第二个作用和第一个作用刚好相反。第一个是用在分析卦的开始阶段,第二个则是用在分析卦的收尾阶段。在对卦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后,你想追求神断,断点具体吓人的细节,这时候进行“取象”,叫“归象”。“归象”是承接在卦师对“理、气、主”的分析完成后进行的收尾阶段,是已经对事情定调定性以后的雕琢阶段。

“数”部负责处理的问题包括:如何对事情关键环节的轻重、缓急、多寡、远近程度进行定量

“数”的占断更是要建立在对“理、气、主、象”以后了,当你的前面的阶段都稳稳地踏实地断好以后,你对卦中格局的轻重拿捏得就很到位了,这时套技法出数自然水到渠成。

这五方面可以说是任何一套完备的断卦体系最好不要缺少的五部分,其中会涵盖到你断卦时候会产生的几乎所有的思考、所有会走过的心路历程、所有你会反复遇到要不断下功夫去解决的问题。现在了解了何谓体系,那么如果您想进阶完善自己的占断体系,从这五个方面要分别怎样入手学习呢?市面上还没有人整理,那么这里我就帮大家整理一下。

“理”方面,“功夫在诗外”。

攻克“理”方面的难关,学习中医是最便捷的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数术书普遍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生怕你把阴阳五行学会,因此只教你用法,不教你本质。而中医则是唯恐你学不好出去害人,因此中医里面保留下了最详尽的五行生克、阴阳质气的分析手法。不信吗?有多大差异?我举个例子。比如数术里面,你觉得自己知道“火主礼”,知道“火性炎上”,就自诩很懂五行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中医里面“火主明”,司人身体的全部痛痒的感知,并且身体气的上升和外散的过程也是火的所主。当火外发遇到在表有水湿之邪的时候,则皮肤表明就会生脓痘疮疹,是为火被郁而生痘。为什么生痘的同时会疼会痒?因为“火主明”,因此痘会通过痛痒让人身体感知到它的存在。你看,中医的这个论五行的细致程度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嘛?如果没有学过中医,五行对你就只是概念而已,很多断语你永远没办法理解。为啥巳火主“惊恐失气异虚狂”?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般术家不会告诉你,但在中医里你会发现道理如此简单。这仅仅是对五行的认知,大部分术家就已经狭隘至此,更遑论阴阳。五行阴阳不通,学数术的上限就肯定打不开。数术看似是讲地支,但实则通篇都在说阴阳的变化。阴阳之理若想通达,中医是最好的法门。推荐书籍:《拨开迷雾学中医》《思考中医》《小郎中学医记》。

“气”方面,要挖掘“课格”、“毕法”和“断案”

大家常见的“引从”、“夹克”、“斩关”、“伏吟返吟”、“连茹”、“回环”、“墓覆”、“不行传者考初时” 等等都是属于“气”的分析层面。气的层面研究的是气从哪里起,走哪条线路,最终到哪里停止。这个层面很抽象,事实上也很难学。这个层面想要深入学习,主要有下面几本书要重点参考:《六壬大全》的课格,《毕法赋》的条文,《壬归》的谋望门之前的论干支关系的内容,《大六壬断案》的现代人解析,《六壬未悟书》的小格局。这部分很抽象,量力而行

“主”方面,离不开 “五行所主”、“五行克应”、“神将所主”、“六亲所主”、“四课阴阳所主”。

这一部分内容的标志性断法有:“金入木乡忧口舌”。“水来入火妇难安”,“登明无足莫追求”,“功曹主官吏文书事”,“腾蛇主惊恐忧疑事”,“斫轮课主外出”,“旺鬼忧官事”,“干课主当下事支课主所测事”,“龙乘生气吉迟迟”等等。这些断法的来源也有很多。学习“所主”断法,首推大六壬的子数术“金口诀”。一部金口诀,半部大六壬。金口诀里论所主可谓是惟妙惟肖。如果你不想学习金口诀,只想看大六壬,那么也没问题,大六壬也有原生的这方面断法。主要的古籍有《金匮玉衡经》,《黄帝龙首经》,这两部是六壬祖宗级别的最经典的两部式经了。还有《大六壬心镜经》《景佑神定经》,这两部也是六壬早期的经典。注意,大家尽量别看明朝《大六壬秘本》里收录的《东方朔射覆歌》之类的歌诀,明朝歌诀主打一个排列组合、杂乱无章,基本上都记不住而且也用不上,教形不教神,看了就是浪费时间。

“象”方面,离不开现代人各位前辈的功劳。

象方面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了,因为市面上教取象的资料很过剩,不管你是学六壬六爻还是奇门八字乃至小六壬梅花,市面上的老师教你的都是“取象”。比如“丑土是柜子”,“未土是衣服”,“辰土里面装着水”,“寅木是书本”之类的。象的取用基本上只限于断课的一开始和断课的结尾。断课的一开始取象是为了看问题是否对应到了卦中,是为了验证这卦是正确反映了问题的。断课的结束时取象是因为事情的脉络都断完了,这时候取象是你想神断一下让求测者感受数术的恐怖。注意,断课的途中万万不得取象,断课途中一定要用“所主”来断,否则你断卦极其卡手,会把大脑烧短路的。除了这些象之外,其实有一类冷门象法很强大,就是“神将爻辞”。大家排盘软件里点击宫位时看到的“天后在寅曰理发”,“白虎在寅曰登山”,“贵人在戌入狱”等等就是“神将爻辞”。这类爻辞非常厉害,准确度高得吓人。比如“青龙在卯乘云利以驱雷”这个爻辞,我曾经断课应到了一个人问工作是在机场开重型卡车。细品爻辞“乘云驱雷”,对应到机场开卡车简直惟妙惟肖,精辟无比。具体学习爻辞可以见《六壬指南》中的《心印赋》。注意,爻辞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你懂“神将所主”和“五行所主”的基础上,而且你必须按顺序把整篇爻辞一条一条看完。因为神将爻辞是有推导规律的,比如贵人在子是半夜要睡觉了,在丑是清晨要上班了,在寅是早上要干活了,它是法于易经爻辞,是通过阳气的渐进推导的,是成套的,不可以拆散了看,否则你不仅记不住,而且不知道怎么来的,到时候用的时候也用不对。

“数”方面,太玄数并旺衰。

大六壬取数通常取的是太玄数。你通常见到的“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丁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无干四”就是太玄数的口诀,比如子取九,丑取八这样。然后根据旺衰和事情发展情况来定到底用加法还是用乘法。这部分的知识见《轩辕肘后经》,这篇很短,六壬大全里面有收录。或者《金匮玉衡经》里面也有收录,金匮经里写的也十分细致。什么时候用加,什么时候用乘,什么时候加倍,都有详细写。但是他们只教给你怎么出数了,没告诉你怎么用数。至于怎么用数,建议看《大六壬断案》,推荐去看邵公怎么用的。

六壬毕竟是“三式”,是一宗很大的数术。正因为六壬很大,所以这五方面的学习都很难都很需要下功夫。学习六壬的时候必须踏实,万万不能浮躁。对于六壬的学习,我信奉一句话:“古籍加实战,一年不愁饭”。虽然六壬比较庞大,但资料不缺。尤其“象”和“主”两方面是有大量现成学习资料的,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写了不少。“气”方面虽说也有资料但是相对门槛就高了,因为难度高了,学习成本也高了。秉着造福行业的原则,“气”的方面我推荐新手朋友去找市面上靠谱的教理气的老师报班学习,这样比较省时间,同时能给行业增加GDP。最后,“理”的方面提升是最困难的,因为这就要求你反观自身、修行自我了。这就不是知识层面的事情了,这是个人修为水平的事情了。基本上只有从个人的实战经验中才能真正学到“理”的知识。“理”决定了卦师的上限。最强的卦师一定是最通达于生活的,优秀的卦师也一定是优秀的社会学家。如果说学数术要求天赋,那么天赋对学数术影响最大的部分非“理”的部分莫属。所谓“玄学天赋”具体是什么?这个“天赋”,其实就是一个人 “细心留意生活、于生活中见易理,于易理中见生活”的能力。我是从来不相信一个整天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啃十年书的人是能学成大六壬的。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他也就没有断语可下。邵公之所以能神断,很大程度也是因为邵公太了解宋朝的社会环境和官场环境了,当时的一些现象他扫一眼卦,心里就一清二楚。比如宋朝那时候,“酉金从魁”这个神,邵公几乎十次里面八次都断为“事干于妾婢”。而现代社会呢?“酉金从魁”这个神则十次里面八次都是应“各种考试”和“各种跳槽”。这种第一反应的区别就是社会现实决定的。倘若不观察生活,这就很难学得到、断的出。结语

我是低调的廉价艺术家,专门分享那些你花钱都买不到的知识。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这篇文章我希望更多人都能看得到,因此没有设置付费文章,希望大家可以随缘赞赏一下,这对我十分重要,谢谢大家~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