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范英聚简历(范英志温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4  来源:神啊,赐个妞吧  作者:神啊,赐个妞吧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本 期 导 读话说「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那么什么是「上工」呢?如何做到「上工」?为什么要成为「上工」?听

   本  期  导  读    

话说「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那么什么是「上工」呢?如何做到「上工」?为什么要成为「上工」?听范师为您解读。

「上工」是什么(WHAT)?

《黄帝内经》中六篇文献明确谈到了「上工」是什么。

我用四点结论为大家详解: 

一、从治疗的时间前后顺序上:

上工在病症不严重——「治病之萌芽」「刺其未生、刺其未盛、刺其已衰」阶段;比如偶尔觉得头痛,便秘等身体有点不舒服的时候;

下工在疾病的急重阶段——「治病已成、已败」「刺其方袭、刺其形盛、与脉相逆」阶段。这个阶段都要住院治疗。

二、从治疗的成功率来说:

上工治愈率为90%——「上工十全九」;

中工治愈率为70%——「中工十全七」;

下工治愈率为60%——「下工十全六」。

这里的意思很明确,达不到60%治愈率的医生,没有资格称为「工」。

三、上工治病的目的:

上工调畅理顺,因生病而紊乱的,脏腑经脉气机(即「三部九候上下若一」);脏腑经脉气机是否顺畅,需要诊脉才能明确,限于篇幅,此处不展开论述;

中工治疗做不到全身动脉搏动(《灵枢·经脉第十》所讲的「是动」)的整体和谐一致,意思是,全身的动脉搏动强弱基本接近;

下工治病往往会导致患者症状改善了,但因过度治疗而导致气血亏虚(绝气危生)。

四、上工对复杂病情的认知全面而深刻:

《内经》:「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究,……,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

解释这段话,我要引用菲兹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兹比》作者)的话:「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比如,中医师的思维武器库里最常用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其实就是四组两两相反的想法。

如何做到「上工」(HOW)?

上一段列举出内经中上工「是什么」的答案,如果允许我把内经中的「上工」理解为「大医」的话,那么真正达到大医的水平或境界,具体要从何处下手呢?

这其实就是How的问题。

我请出了几千年来,被后人尊为「天师」「医圣」「药王」来指点迷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要说谁了,没错,天师是岐伯,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就是跟岐伯求教问题的。

医圣是张仲景,东汉末年著《伤寒杂病论》。

药王是孙思邈,被称作「孙真人」,唐朝时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那么,三位圣人告诉我们成为「大医」的路径是什么呢?

「药王」孙思邈给出了明确答案: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

注:这一段话,孙思邈的结论可以概括为「方技」这个词。

以上提到的都是早于孙思邈的一些著名医家和医学经典,药王对此的要求是「谙」。」谙」有熟悉,精通,熟记,背诵之意,这里最低的标准也是熟悉。

研读「方技」,算是药王对习医之人的第一点要求。

「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阴阳禄命指的是命理学,孙思邈时代的推命术以星命为主,类似于西方占星术;诸家相法指的是相术,相术包括面相,手相,骨相,宅相等,宅相即风水(包括阴宅和阳宅);灼龟五兆指的是占卜,周易大家都知道,六壬指的是一种极高深的术数。

古代术数中有三种术数极其高深,非一般江湖术士所能掌握,被称为「三式」。

另外两种是太乙神数和奇门遁甲。

学医还要会命理,相术,占卜,这几样要求放在一起是否有些眼熟?没错,这就是道教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五术——山、医、命、相、卜」药王对此的要求是「精熟」!

注:这一段话,孙思邈的结论可以概括为「术数」这个词。

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中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这里引用这段话,是想表达,张仲景是在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时代被官方封为「医圣」名号的,可见《伤寒杂病论》一书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序言是这样说的:「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技)术(数),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技)术(数),请事斯语。」

注:这一段话,仲景明确指出精究方(技)术(数)这个词。

最后,该天师出场了,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方技),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为什么要成为「上工」(WHY)?

为什么要成为「大医」,会不会很辛苦?

孙思邈回答说:「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

解释一下,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如果你不能成为大医(上工),还想除人类之病痛,祝健康之完美,那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睁着眼睛啥都看不见,大晚上黑灯瞎火的在路上飙车,从北京去深圳,却坐飞机一直往北飞……后果那是相当的悲催。

但是,你要是看过《伤寒论序言》,医圣张仲景是怎么说的话,你会觉得孙思邈说的真的很婉转很客气了。

仲景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这段原文比较长,可以跳过,直接看下一段的译文: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

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伤寒论序言》

译文:「皮都没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寻常的疾病纠缠,病患灾祸临头时,立马就吓得心神震惊,浑身发抖,于是就不要面子和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希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等巫祝说办法已经用尽了,还是不行,就只好归于天命,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等着死亡。拿原本可以活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外包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

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他们的精神已经消失,他们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令亲友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

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啥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做了官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危困的境地,就会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

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重视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医圣张仲景在东汉末年就写出了如此犀利的文章,对比一下今天看。据说,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害怕真的查出什么病,更怕随之而来的高昂的治疗费用。

微博上有人问:如果中了五千万,你想做什么?其中一个高赞评论是:体检。对大部分人来说,拼命赚钱,再拿钱养病。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健康与金钱,就像几家银行的信用卡,在每一个还款日,拆东墙补西墙。

过去很多医馆的门口,都会挂上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也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位!

 ✦ 课程推荐 ✦ 

老师介绍

范英志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古典中医私塾》等课程。

◆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中国传统术数:风水、八字、紫微斗数、大六壬、奇门遁甲;和西方术数:古典占星;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 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儿科病症。

开课学院

广州

1.开课时间:3月27日开课(第1期)

2.课程咨询:13342838881(白术老师)

3.上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黄埔村北码头28-29号M+创工场4楼

上海

1.开课时间:4月17日开课(第2期)

2.课程咨询13795383042(苏木老师)

3.上课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隆昌路588号一号楼13楼

深圳

1.开课时间:4月24日开课(第3期)

2.课程咨询18025314737(甘草老师)

3.上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万基商务大厦6C

北京

1.开课时间:5月26日开课(第4期)

2.课程咨询:18518592695(李老师)

3.上课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正安文化

版权声明:1.本文转自「奉天承运老范有约」,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欲合作,请联系原公众号。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3.图源:奉天承运老范有约 今日编辑:奉壹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