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格局比较大的书籍值得推荐?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山海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周易》、《论语》、《诗经》……
为什么都是国学的书籍呢?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追求的发烧友,曾经游历过江南的书院,饱读过很多收益颇深的古书籍。因为我们可能都是职场的搏命者,商场的忙碌者,或者是知识的学生,易学的小白,成功者背后的影子,财富与经济下面的分母,拥趸着资深人士的那个草莓......
所以,我们依旧在追求,在提升,为什么?当然是时代的价值观下,谁都想拥有付出后的成功。同时,我们更渴望追求卓越,更追求格局,因为,我们已经渐渐的,在不断踏到的“坑”中,找到了一个最为宝贵的永恒真理:只有“格”的提升,才能不断的做局!
赢在格局,输在计较,那些没有格局的人是没有胸怀的,他们能看到的事情都是细枝末节而忽略全局,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由于没有长远的目光,事业也不会有太大的起色,而一个人人生是否能够活得精彩,这和事业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道理很简单,事业决定着人的收入,而收入则决定了生活的质量,一个活得精彩的人怎么可能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呢?简而言之,格局关系到事业,而事业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体会。
格局,是一个人认知世界的宽度。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格局,是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深度。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个人只有广度没有深度会空虚,一个人只有深度没有广度会狭隘,所谓外在立身,内在立心,只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人,才能执掌未来。万恶始于一念,越是稀缺越渴望占有,越是自卑越浅薄虚荣,越没见识越自视清高。万千世界,年轻的我们拼的就是个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博弈。主观与客观达到平衡,人生层次就高;主观与客观失衡,人生就陷入悲哀。然而,决定这两者关系的,就是你的认知格局。那么至于如何放大格局?
不舍当下,难得未来。
可是,问题来了!
我们认同传统文化是提升格局的最溯源的途径,可是,我们会经历多少次磨难和误区呢?您,是否也会有同样的感同身受呢?
在最初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逐渐清晰的生命画面出现在眼前,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平时看三维立体画一样,瞬间突显出来,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只要不过多的注重某些细节,始终会保持全局的完整,然而,这个结果却令我们更加迷茫了,为什么会这样?宇宙中存在了何种能量在操控着万事万物的规律?这种规律象征始终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精华的传承,其中,也有很多让我们感到困惑的观念,也会遇到古人有意无意间挖的陷阱,如果把这些当成糟粕,那么您会少走很多弯路,如果把这些当成经验去实践,您将学会更多识别真伪和爬出陷阱的技能。
由兴趣引导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之初,难免会对古人及其思想或者某种信仰产生崇拜心理,而盲目相信其中的思想表现出的大智慧,也难免会主观片面的夸大某派贤人、某种术数、某种信仰在传承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作用,从而极度主观的评价这些内容,对自己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产生过多干扰,以及屏蔽了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持有的怀疑精神,那么这样就会产生迷信思想,所以对初学者来说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和认识论很重要。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态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世人厌倦了外在物质享受,逐渐追寻内在精神满足,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但在学习、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的进入很多思想以及认识上的误区。文明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是文明的传承,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进步的思想,我们不能错误的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真的!在继承国学、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多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盲目崇拜、穿凿附会、过度拆解、一概而论、文化优越论、文化冲突论成为当下的我们普遍的提升与学习的误区。说到这里,您是否感到内心真的被深深的刺痛了呢?同时,我们也会不断的感慨,涉猎到传统文化的书籍汗牛充栋,那么多,怎么去读?怎样选择?经典,经典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能称之为经典!它们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们存在共通的天机吗?为什么总是找不到法门?
那么,我们该怎样拨开重重的迷雾,探索道与理的真实形貌呢?进而达到真正的格与局的提升呢?
1、上古的思维与语言体系是异于现代科学及现代语言体系的。
为什么用现代语言很难讲清楚太极与阴阳五行呢?不能用现代语系讲清楚太极阴阳五行,就很难被大众接受。其实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种说法应该是,现代语系还有那些内容与问题根本没有办法说清楚。如唯一性与不唯一性的客观存在形式,唯一性与不唯一性的关联关系体系的存在体系,唯一性与不唯一性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现代科学语系都没有做出揭示与系统的进行表达。如果现代科学能早日走进这些领域的数理化研究,中医不仅仅很快就会被现代科学语系所接受,而且会把中医学做为科学继续发展的一把钥匙,打开更广阔的科学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归纳人类思想、思维进化顺序大致如下:
茫然→偶然→必然→或然→亦然→则然→自然。
蛮荒→判断→绝对→概率→相对→广义相对→混沌量子。
发音来源于象数,很多人都了解八音八律起源就是先后天的象数八卦。但是语言的词性怎样诞生的呢?语法呢?在语言之前,是人类的逻辑,可以毫无悬念的说,最初的人类判断只有两个字:有和无!
象数,是语言产生的真正源泉,当我们仔细阅读诗经时,都能看到象数的影子。有了象数的底蕴,能够更深刻的体悟因果情业!人类语言,是在几万年积累的卓越文明基础上产生的!在音节、字母以及象形文字甚至是数字各个环节,华夏文明、小亚细亚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古罗马文明都是相同相息的。文字,更是起源于象数与形意,从阴阳、三焦开始一步步的大衍。最初的象形是由数与天道的星体组合以及星体形状而产生。随着语言文字的进化,抽象思维能力也随之退化,一直到现在语言文字已经是非常发达的时代。
2、动静观的概念,古今差异是我们很难理解传统文化书籍一个非常大的阻碍。
如何理解反者道之动?人类的感知,山峦是静的,水是动的。骨骼是静的,血液是动的。真实的客观宇宙,山峦是动的,水是静的。骨骼是动的,血液是静的。
道德观,最初起源于宇宙多重运转的规律,道,就是圆周;德,就是轴!越静的点,决定着越多运动的点围绕着它旋转!君子,当厚德载物!一切善念,引导着芸芸众生!当自然科学导入到人伦科学后,人类的智慧得到了升华。开始更高层面的探索。君臣之道,家、国、天下,三纲五常。君,坐北而朝南,以一含三,三生万物!此时,一切江湖术士、郎中,一切奇门、太乙......面对浩瀚的佛法、儒学,此时,皆小术尔!
3、阅读传统文化的书籍,先具备格物致知的认知能力。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类特有的辩识能力和逻辑判断体系,决定了人类感知的特有的宇宙形貌!
格物与唯物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
格物,即是分离后重组。是人类朴素感知后的客观分类。
唯物,最初的静态感知。
格物,唯物的静态二次联系。
万物,格物动态后的概率辨识,是对人类感知的真实解读!
格物,是唯物的运动层级的认知。如果说,唯物是一,那么,格物就是一生出来的二!举个例子来区分唯物与格物吧!
唯物:你、我、他、一座城、一场病。我们观察到的五个事物。格物:同样由这五个事物内部运动轨迹的相同与不同分离再整合出五个事物。
金(既公转又自转):把你我他的人体中的肺经单独拿出来,把一座城的所有的山石单独拿出来,把一场病的所有风症单独拿出来。肺经、山石、风症共同组合成另一个事物“金”。
木(只自转不公转):把你我他的人体中的肝经单独拿出来,把一座城的所有的花草树木单独拿出来,把一场病的所有湿症单独拿出来。肝经、花草树木、湿症共同组合成另一个事物“木”。
水(既不公转也不自转):把你我他的人体中的肾经单独拿出来,把一座城的所有的河流潮汐单独拿出来,把一场病的所有寒症单独拿出来。肾经、河流潮汐、寒症共同组合成另一个事物“水”。
火(只公转不自转):把你我他的人体中的心包经单独拿出来,把一座城的所有的烟火电气单独拿出来,把一场病的所有痹症单独拿出来。心包经、烟火电气、痹症共同组合成另一个事物“火”。
土(包裹出星球高一层的公转与自转):把你我他的人体中的皮肤淋巴单独拿出来,把一座城的所有的土地单独拿出来,把一场病的所有健康痊愈单独拿出来。皮肤淋巴、土地、健康痊愈共同组合成另一个事物“土”。这样,通过静止感知与运动特点分类后,由唯物的五种事物,生出来格物的另外五种事物。格物不同于唯物的最大特点是,唯物可以观察到无穷多个事物,芸芸众生。而格物把宇宙却只划分出五个事物:金木水火土!此时,唯物的五个事物消失,产生格物另外五个运动轨迹。这也是佛经中常常提到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4、形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阅读传统文化的书籍,先初步了解形意文化的本质。
文明的起源,不论东方抑或西方,都是放弃中心点、静态原点后开始的。东方文明的北1南2东3西4十进制的旋转几何坐标与西方的黄金分割,都是在表述文明的起源,是去中心点化、去理想静态原点化、去绝对化的多级运动相对时空坐标解读!
数学的深层次分类,是形理与数理。此时,数字,已经不复存在,上古人类早已经舍弃其量,独研其性。形与数合二而一。
5、了解广义相对及中庸之道的本质。
华夏的算经产生于相对比较后的阴阳。今天很冷,但昨天更冷,此时,你就会感知到了暖。在华夏的文明起源与发展中,起步就抛弃了刻度尺与规定的度量衡。恰恰与西方科学相反,是在相对中,找到了绝对!阴阳,就是比较后的人类感知,是万事万物的刻度尺!
上古人类是以中庸之道,假想宇宙时空的发展态势。宇宙,没有绝对的度量衡,它的终极体积,是无穷大。但这个无穷大无论怎样再继续膨胀,依旧还是无穷大,上古人类将其定义为“1”! 中庸之道,是以绝对的真理,当然可以探索宏观与微观的极限形貌!
了解以上这些规律与法门,你才能真正的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你会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尤其在当下不太景气的社会环境下,何不把自己的人生格局与认知领域重新修剪一下呢?要问,读哪几本书最适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经典的!你会发现,它是无价之宝,字字珠玑!每当我得到一本可贵的书籍,我都试着拿羊皮卷给它做封皮,把清晨最美的花叶铺在字里行间……
每一个人,都有精神领域提升的需求,在别人的眼中,经常会把我们分作两类人看待:成功人士、落魄人士;高富帅、矮穷丑;尊与卑;富人与穷人…..那么,在佛祖的眼中,也只会把人类分为两类:觉悟的和未觉悟的!
真心希望以上的经验和总结,能给不断想提升自己的你带来一些帮助,少走一些弯路,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形形色色的书籍和大师,也存在很多派系密宗和江湖流口,过去,我也极度质疑易理,但是我现在相信它的真实。我不愿因不知甚解而人云亦云,但同样反对伪数理的泛滥!
最后,还是重复一句话:传统文化的书籍,当读经典!因为它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