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唐代两大术士(唐朝第一术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9-22  来源:一脸懵  作者:一脸懵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C.O.A. 反 迷 信还 原 历 史弘 扬 中 华 文 化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使得当时的文化得以大发展,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奇人异

C.O.A. 反 迷 信

还 原 历 史

弘 扬 中 华 文 化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使得当时的文化得以大发展,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奇人异士更是冒出来了不少,于是各路大佬们各显神通,并因之青史留名。不过笔者的兴趣点这次,又不在他们的事迹上了。

而是少微老师敏锐的发现那个时代冒泡了的术士们,十分热衷于隔空互怼。

而且是真·神仙打架系列,值得拎出来给大家共赏一波。

01阴符经正解之争李筌VS张果老先让我们看看互怼双方的背景身份。首先是攻方——张果老的事迹。张果老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八仙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神仙,在汉族民间有广泛影响,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据记载,张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张果老的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 。新旧《唐书》均在方技类载有《张果传》 。史书称他久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自言生于尧时,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山中。他常倒骑毛驴,行走如风,边走边看书,游遍名山大川。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张乞归恒州,明皇又遣使征召,闻旨而卒,开棺验之,竟是空棺,遂赐栖霞观祀之。张果老常执鱼鼓唱道情,所谓“鱼鼓频频有梵音”。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国的一种汉族说唱艺术)的祖师,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张果老在历史事迹上,最有名的就是倒骑毛驴和多次诈死来匡武则天和唐玄宗的事迹,还有就是齿落发白的故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听人报告说张果老没有死,便派使臣裴晤去中条山请他。裴晤见张果老齿落发白,很不起眼,有点看不起他。张果老见状,便又来了个气绝身死,吓得裴晤赶紧焚香相求,张果老这才苏醒过来,但仍不肯进宫。唐玄宗闻奏后,认为裴晤办事不中用,又命中书舍人徐峤带玺书相请。

张果老进宫,唐玄宗问他:“先生得道者也,何故齿发衰朽如此?”张果老回答:“我是齿落发落发稀时得的道,只好这副样子。今陛下见问,不如把齿发尽去了更好。”说罢,把自己的头发拔了个精光,又将牙齿敲掉。唐玄宗忙说:“先生何故如此?且去歇息。”但一会儿,张果老又走了出来,面貌大变,“青鬓皓齿,愈于壮年”,唐玄宗十分惊奇。

同时他也是著名的丹道家,著有《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等。《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记述丹砂的产地、形状、性质都非常详细,其中提到用“汞一斤,硫黄三两”制成紫砂,其内容与陈少微《九还金丹妙诀》相类似。我们还能从这则较为冷僻的史料——唐玄宗敕封仙人记中,看到张果的一些风采。

唐玄宗敕封仙人记

仙翁张姓果名,邢州广宗人也,隐于襄阳条山,常往来邢洺间。昔人传其乘一白驴,日行千万里,修则叠之,置巾箱中,其厚如纸。乘则以水喷之,如故。初邢州西北三十里许有山,翁常游玩,见内有溜射之水出,又见有云梦山下左右居民苦水,翁一指,顾井泉益涌,一方永赖,因名井曰“指圣”。一夕曾至赵州过桥,问土人曰:桥可渡否?众人大笑曰:此桥车马犀象走如无物,奚难一驴?翁至桥,桥即动摇,再步即解散矣!至今帽迹蹄痕犹在。开元二十三年,神益显著,玄宗闻之,遣通士舍人裴晤驰馹迎之,肩舆入宫,果试仙术,殊不能穷,日加礼遇。时有道士叶法善者,亦多知之,玄宗曰:果何人也?法善对曰:混沌未分,即有果之神也。玄宗曰:果信神已随南行,果化云而去。遂降旨封其山为仙翁山,建一观为栖霞观,立庙祭祀,至今香火不绝。又为本住持道人置焚田三顷,北至圣井,地一十五亩,井东地一十亩,打驴岭地五十亩,东南至小孤山,西南至百花山,西北至龙门峡,东北至山,四至为界附焉。道士叶法善门人李山童主其祀焉!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守方——李的背景故事。

李筌,号达观子,新旧《唐书》俱不载其身世,大约为唐玄宗(712—763年)时人。按敦煌本《阃外春秋》残卷卷首进书表,末署有“天宝二年六月十三日少室山布衣臣李筌上表”,推知筌在天宝二年(743年)尚为布衣。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提“李筌郎中为荆南节度判官”、“后为邓州刺史”,此说与曾储《集仙传》所载之筌“仕至荆南节度副史、仙州刺

史”略有差异。又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谓“筌上元(760—761年)中自表”,故知筌在肃宗年间尚任官职。此后筌之行踪,史载语焉不详,如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谓筌“时为李林甫所排,位不大愿意,入名山访道,后不知其所也”。李筌之身世,扑朔迷离,在《太乙紫庭秘诀》,王希明还有说,李筌是唐朝开国功将李卫公的重孙,李筌可能出自于兵家世家。

李筌一生著作甚丰,《新唐书·艺文志》录其书目最详,称筌著有《阃外春秋》十卷、《中台志》十卷、《太白阴经》十卷、《青囊括》一卷、注《孙子》二卷、《骊山母传阴符玄义》一卷、《六壬大玉账歌》十卷等,《宋史》则提及“李筌《阴符经疏》一卷”。坊间《正统道藏》本录有源于宋本的《黄帝阴符经集注·李筌注》,另录有题“少室山李筌疏”的《黄帝阴符经疏》,为今存《阴符经疏》的最早版本。

李筌在道教史上留名,主要是因为《阴符经》的关系,因为李筌虽然可能不是《阴符经》的作者,但他却是《阴符经》的公开者。

在《黄帝阴符经疏》中,记载了这样一则他是如何得到《阴符经》的故事,其中的出场人物还有骊山老母。

少室山达观子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釆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壁中,得阴符本,绢素书,朱漆轴,以绛缯缄之。封云: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谦之藏诸名山,用传同好。其本糜烂,应乎灰灭。筌略抄记,虽诵在口,竟不能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髽髻当顶,余发倒垂,弊衣扶仗路旁,见遗火烧树,自语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筌惊而问之,曰:此是《黄帝阴符》上文,母何得而言?母曰:吾受此符三元六甲周甲子矣。

谨按《太一遁甲经》云:一元六十岁,行一甲子,三元行一百八十岁,三甲子为一周,六周积算一千八十岁。年少从何而知?筌稽首再拜,具告得处。母笑曰:年少颧颊贯于生门,命轮齐于月角,血脑未减,心影不偏,性贤而好法,神勇而乐智,是吾弟子也。然五十六年当有大厄。

因出丹书符,冠杖端,刺筌口,令跪而吞之,曰:天地相保,乃坐树下,说阴符玄义。言竟诫筌曰:《黄帝阴符》三百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参演其三,混而为一。圣贤智愚,各量其分,得而学之矣。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人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圣人学之得其道,贤人学之得其法,智人学之得其术,小人学之受其殃,识分不同也。皆内出于天机,外合于人事,若巨海之朝百谷,止水之含万象。其机张,包宇宙,括九夷,不足以为大;其机弥,隐微尘,纳芥子,不足以为小;观其精微,《黄庭》八景不足以为学;察其至要,经传子史不足以为文;任其巧智,孙吴韩白不足以为奇。是以动植之性、成败之数、死生之理,无非机者。一名《黄帝天机》之书。九窍四肢不具,悭贪、愚痴、风痫、狂诳者,并不得闻。如传同好,必清斋三日,不择卑幼,但有本者为师,不得以富贵为重、贫贱为轻,违者夺二十纪。《河图》、《洛书》云:黄帝曰:圣人生,天帝赐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纪,主一岁,若有过,司命辄夺算,算尽夺纪,纪尽则身死。有功德,司命辄与算,算得与纪,纪得则身不死,长生矣。每年七月七日写一卷,藏诸名山岩石间,得算一千二百本命;日诵七遍,令人多智慧,益心机,去邪魅,销灾害,出三尸,下九虫,所以圣人藏之金匮,不妄传也。母语毕,日已晡矣,曰:吾有麦饭相与为食。因袖中出一瓠,令筌取水。

我们可以看出,这则故事当中美化成分非常之多,而且有着一定的个人崇拜倾向,比如这里通过骊山老母之口吹嘘了一波自己的面相惊奇,是老母的弟子。但是这则故事对于唐朝当时的阴符经传播影响非常大,其中所描述的《黄帝阴符》三百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也对后人的阴符经注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既然传说对后人的理论学说造成了影响,那么李筌也就自然会被神化。我们在史料中较难见到唐朝当时《阴符经》的风行程度,但从后世历代名人对《阴符经》的重视来看,《阴符经》在唐朝出现的时候,必然在朝野上层知识分子中流行过,也可能受到过唐玄宗的喜爱,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注家纷纷解读经义。而与李筌作为同时代人的张果,也是自然经历过这个潮流。但是张果看李筌就十分不爽了,我们可以推测,他认为李筌是个欺世盗名之徒,凭借一部古道经的注解神化了自身,并且也认为他的注解有误。于是张果老也给当时的皇上(应该是唐玄宗)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黄帝阴符经注》,想要止住李筌所掀起的“注解阴符经”的这股风潮。黄帝阴符经叙知

《阴符》自黄帝有之,盖圣人体天用道之机也。《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机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厥后伊吕得其末分,犹足以拯生灵,况圣人乎?其文简,其义玄。凡有先圣数家注解,互相隐显。后学难精,虽有所主者,若登天无阶耳。近代李筌,假托妖巫,妄为注述,徒参人事,殊紊至源。不惭窥管之微,辄呈酌海之见。使小人窃窥,自谓得天机也。悲哉!臣固愚昧,尝谓不然。朝愿闻道,夕死无悔。偶于道经藏中得《阴符传》,不知何代人制也。词理玄邈,如契自然。臣遂编之,附而入注。冀将来之君子,不失道旨。

《黄帝阴符经注》——张果

我们翻看这篇文时,要注意这里的“臣”字,显然这本书是张果写给当时的帝王来看的,根据史料来推测,多半是写给唐玄宗的,而当我们看全文时,会发现这篇文的写作,完全是为了怼李筌所写的,文中每注解一处,张果就要把李筌吊起来骂一遍。

在这篇文里,张果指着鼻子的骂李筌,会有16处之多,堪称是老神仙教你如何骂人的标准范本。

李筌以“阴”为“暗”,“符”为“合”,以此文为序首,何昧之至也。

李筌不悟,以黄帝贼少女之命,白日上腾为非也。李筌等以五贼为五味,顺之可以神仙不死。诬道之甚也。李筌为心,神、志,皆忘机也李筌不知此文意通三盗,别以圣人、愚人为喻,何甚谬也。李斯之谓欤?岂非信道之不笃焉?李筌不知师是众,以为兵师,误也。李筌以天地不仁为大恩,以万物归于天为蠢然。与《阴符》本意殊背。筌以度数为日月,以余分为大小,以神气能生圣功神明,错谬之甚也。筌以项羽昧机,心生于物;以符坚见机,心死于物。殊不知有否臧之用。筌以奢为乐性,以廉为静,殊乖至道之意。筌引《孙子》云:视卒如爱子,可以之俱死。何也?筌不知擒之义,误以禽兽。注解引云玄龟食蛇,黄腰啖虎之类,为是悲哉!筌引《孙子》用兵为生死,丁公、管仲为恩害。异哉!筌不天道,以愚人、圣人、体道愚昧之人而验天道,失之甚也。

而我们分析李筌的《阴符经注》和张果的《阴符经注》,会发现两家注解的核心分歧在于——李筌对阴符经的注解会比较偏向兵阴阳和术数,而张果的注解会比较偏向丹道,这种倾向性解读,也就自然源于他俩的个人学习经历了。

至于谁是谁非,咱凡人就不参与他俩的这场神仙打架了。

02太乙神数之争李淳风VS王希明这场对战依然是单方面的进攻,主攻方是王希明,而被怼的一方,便是著名的古代天文学家,太史令李淳风。王希明,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间人。长于天文术数,曾为内供奉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翰林待诏,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著有《丹元子步天歌》1卷,凡七言歌行31首,历述三宫二十八宿星象之方位及变化。《通志·天文略》全部收入。又著《太乙金镜式经》10卷,今存。事迹据《新唐书·艺文志三》及上引二书参定。《全唐诗续拾》收诗31首。以上几乎是王希明的全部资料了,我们在史书中看不到什么他的信息,所以只能从他的著作入手了。在史料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说的是他以方技为内供奉,说明他可能本来只是一个民间术士,因为太乙神数研究的好,所以被玄宗招入了宫中,并奉命编写了现存最早的太乙神数专著《太乙金镜式经》。而若是我们深入分析《太乙金镜式经》,会发现,作为给皇帝看的太乙神数入门手册,这是一本相当夹带私货的作品。比如翻开太乙金镜式经的序,开篇就diss了一波王希明之前的太乙神数前辈。代谋于述作之前,总括于天人之际。会披览得意之妙,动契合如神之在,亦旷代之能事也。经凡十卷,名曰《太乙金境式经》。若笔削后于孔明用贤,则子房升堂,风后入室,宋琨乐产,李淳风属,可座廊庑之下,如以尔言过矣。将侯来哲。大概意思就是,太乙神数这东西,只有风后,张良玩的算可以的,宋琨乐产李淳风都玩的不行。而看这本书的正文内容时,会发现王希明更多的对李淳风的攻击。比如卷一的《推上元积年》自上元以来,岁代绵远,纪法差殊。虽设繁词,备而靡用。今从上元甲子到唐开元十二年甲子岁,通前计四万八百一算。臣按宋琨置元,似童儿戏。推求人纪之年,下求不得日辰,上求不得冬至。自三百余年,学者何多,逮于淳风,但效尤而已。臣今别修甲子元四分历法,与太乙同元《推六纪月建法》凡三十有六纪。三十年有三百六十个月,是以甲子、甲午同建,太乙、天目、计神、合神用式之法一同岁计之法,占验逆顾,其义亦等。臣今为李淳风定时,计五日六十时法以为月,计五年六十个月,三十年有三百六十个月。若有闰月,只以逐月节气时刻为正也。《推八门占岁计法》 李淳风云:常以开门加大乙,即太乙之八门也。 臣今别立新术,置上元甲子以来距所求积年,求岁计八门,以大游纪法七百二十去之。当然,通篇《太乙金镜式经》,讲的都是王希明所立的太乙神数新法,所以就会对很多他之前的太乙神数书籍进行删减,或者是加入新的理论,王希明在《太乙金镜式经》中夹带对李淳风的攻击,则很可能是为了争宠,撼动李淳风在司天台的权威地位,以求自己的升迁。在王希明传世的另外一本太乙著作《太乙紫庭秘诀》中,我们能看到王希明对李淳风更多更直接的攻击。比如在“始击变化”一章里:此乃始击之变化,若诸经以史论始击将者,非也,此为执一途而取之,凡始击将,实荧惑之精变化万端,能助客军,故曰客目,利客,而应敌临军先举也。臣希明穷此始击变化,唯子房用此术而辅英主,乐产淳风只取火神不能应验也,杜如晦明。还有“释大游变化观历术”一章中,描述了推背图的真实来源——李淳风应运图,并且表示淳风藏私了很多东西,自己现在披露出来,自己才是大忠臣。臣观李淳风应运图,乃书于太乙数内取之,凡欲知所立之姓名者,乃以子午为宫姓,丑未寅申为徵姓,卯酉为羽姓,辰戌为商姓,巳亥为角姓也,重看者为合之姓也,看何方者,依甲齐乙夷之类也,此前贤恐有冒犯国君,是故不书于经,而李淳风尤隐秘而不录,止以干年应运图诗,已知否泰矣。臣希明奉旨直言,诚惶诚恐,万死万死今录之于卷末。大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李淳风当年所书的《应运图》藏了一些信息,没有说到改朝换代者的姓名如何推算,然后我王希明当一回大好人,披露一下,将立之人的姓名其实可以通过太乙数的这样那样的原则推算出来。至于这里提到的《应运图》,很可能就是《推背图》的前身——《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在这些王希明写给玄宗的书中,我们能够明确的看出他的夹带私货和试图扳倒李淳风的祸心。而唐玄宗对于王希明的太乙神数型谗言是否有采信呢,答案也是肯定的。王希明所写的太乙神数系列书籍,给皇上进经的时间是开元十二年。而在唐朝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要注意,这里的姜子牙,留侯什么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武功受人供奉,而是这几位被供奉的大军师们,都是号称太乙神数的传人,可见玄宗建武庙,可能是受到他自身对于太乙神数,奇门遁甲一类的兵阴阳术数影响有关。包括在天宝三年时,唐玄宗又将九宫贵神纳入了皇家官方祭礼之中,其中就有着浓郁的天乙太乙崇拜的味道。《唐书》曰:“九宫贵神,实司水旱。太一掌十六神之法度,以辅人极。”所以我们能看出,唐玄宗还是非常迷信这些术士们所宣说的方术言论的。但即便再迷信太乙神数,他也平息不了安史之乱。

更有

僧一行VS李淳风

吕才VS唐玄奘

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作者

少微

C.O.A.东方玄学院首席导师

C.O.A.古法奇门导师

观星台的运营人

神秘的“星台君”

独立玄学研究者

工于考证与古法复原

致力于古天文与术数的结合研究

一切学问追本溯源,实事求是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反不求甚解

反主流烂俗商业化玄学

反中二

儒生道士之类的人设都不感冒

师承很多,但不愿说,

只想安静的做个不逾矩的术士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