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得使是奇门遁甲中很重要的格局,可以说整个奇门遁甲的运筹都是围绕着正兵和奇兵的运用来展开。但是三奇得使格局历来被人们争论不休,本文为此做了深入研究,并多次成功地把原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我们认识三奇得使的原理对认识盘局其他格局也有重要的参考及触类旁通作用。首先要在字面上理解三奇得使。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烟波钓叟歌》中的:
三奇得使诚堪使,六甲遇之非小补。
乙逢犬马丙鼠猴,六丁玉女骑龙虎。
还有《奇门遁甲演义》中记载的奇门诀:
六甲之上得三奇,三奇得使最为良。
根据前人分析,三奇得使具体格局是:
乙奇得使:天盘乙加地盘甲戌、甲午。
丙奇得使:天盘丙加地盘甲子、甲申。
丁奇得使;天盘丁加地盘甲辰、甲寅。
参见这些引用,可以发现这些记载都离不开六甲。三奇得使中的使字也有争议,《神奇之门》中假定是值使的使,指出三奇得使得值使便可用。细看这些歌诀,我认为其中说是值使的可能性很小。我认为这个使字是具体战术,具体安排差使,是某差使某去做某事的意思。三奇得使就是六甲差使三奇去做事。"三奇得使诚堪使"就是盘局中得到三奇得使此局就可以使用。具体原因是因为六甲直接指派三奇,
对于六甲来说是马到成功的事﹣-"六甲遇之非小补"。同时这里也为我们指出了三奇得使的用法。再看"六甲之上得三奇"可知,三奇得使地盘必须是对应的甲(见上),而不能只是六仪。以乙奇得使为例,必须是乙加甲戌或乙加甲午才是,乙加己、乙加辛都不是。但是盘局中从来只有乙加己的格局,没有乙加甲戌(甲午)的,难道盘局中就从来没有乙奇得使吗?不是,从这里可见,奇门遁甲盘局中是一直存在着六甲的,奇门遁甲是一个六甲循环系统,各个甲都隐藏在六仪中。这里我们强调是乙加甲戌(甲午)而不是乙加己,本质目的是强调甲戌的戌或甲午的午,没有这个戌或没有午,乙奇得使是运用不成功的,不是真的得使。
古人有言使是六甲所使,我们分析一下三奇得使是根据什么道理而设置的。
三奇得使的设置原理在《奇门遁甲术》第34页、《奇门术》第125页、《奇门遁甲演义》第31页等书籍有一些简单的叙述,现摘录来研究一下。
《奇门术》第125页:
歌曰:
三奇得使诚堪使,六甲遇之非小补。
乙逢犬马丙鼠猴,六丁玉女骑龙虎。
甲戌、甲午乙为使,甲子、甲申丙为使,甲辰、甲寅丁为使。其法甲木畏庚金,是以三奇所使除去巳、酉、丑,而甲午、甲戌拱乙未,且乙木生午墓戌,故乙为使也。火库于戌而亥宫甲木生丙火,是以甲子、甲申拱戌亥而丙为使也。丁卯为甲子之阴,甲寅、甲辰拱之,故丁为使也。乙为使者,乙奇加甲戌、甲午,丙为使者,丙奇加甲子、甲申也,丁为使者,丁奇加甲戌、甲寅也。此时最吉。
《奇门遁甲演义》第31页:
三奇得使,其法以天上甲子起子,中间一宫而行,则乙奇到甲戌,丙奇到甲子,丁奇到甲寅。地下甲子起戌,戌在乾六之宫,对其宫为巽四,仍借巽四之甲辰上起甲,则乙奇在甲午,丙奇在甲申,丁奇在甲辰。
这两种说法比较具有代表性,前者是畏庚说,后者是甲子起子说。两种说法在《奇门遁甲白话精粹》第81页也有一些叙述。现在来分析一下各自说法的意义。
畏庚说:
甲要避开庚,奇门活局庚金到处乱窜怎么避?所谓狡兔三窟,庚金也有三个家,分别是:庚长生于巳、帝旺于酉、墓库于丑。这三个状态都是间隔了三个其他过渡阶段的状态,所以说这三个状态就是庚金五行十二长生状态中最具代表性的状态,犹如一个人出生、壮年、老死的三个状态。甲要避庚,我不管你中途往哪窜,我只要避开你的出生地、壮年地、老死地,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你对我的影响。
甲子起子说:
这个说法只是从单纯的九宫表面结构进行说明,其实表面上有这个规律只是因为内涵是畏庚说中的避开庚的长生、帝旺、墓库三处。
在内涵上本人赞同畏庚说,但在表面上还离不开九宫的结构形式。
奇门九宫在结构上模拟了战争中的矛盾。我们说奇门遁甲最初是为军事服务的,具体的说法是早期曾为指导行军布阵所做,后发展到指导各种军事活动。尽管表面上看是布阵,其实是奇门遁甲把战争中的矛盾对立思想抽象成格式化的文字符号进行表达。前面说过三奇得使和甲离不开关系,所以要讨论三奇得使就得先讨论甲,以及甲和庚的对立关系。三奇的服务对象是甲,甲的矛盾对象是庚,甲庚关系就成了矛盾制化关系的根本。
分析甲应该首先从分析甲的十二长生状态开始,而且首要抓住的是干的长生、帝旺、墓库三个状态,这三个状态代表了一个干的典型发展过程。墓库是老死之地,为何也需要重视?对于这个墓库,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老死之地,墓库应该理解成类似祖地、老家这样的地方。一个人的老家尽管是贫穷的,甚至可能没有战术意义,但从广义的战略上来说,祖地代表了一方内在的心灵上的根,如果根没有了就会心慌意乱,从而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劣势。也类似军中的皇帝,如果皇帝战死就会造成军心大乱﹣﹣尽管也许皇帝本人并无什么战争才能。历史上霍去病带领奇兵长途奔袭匈奴单于的祭山祖地,使得单于方寸大乱,其战略意义也是如此。
分析九宫十二支,先作图,画出九宫,各宫写入十二地支,然后连接甲、庚的状态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对立状况(见后边的三奇得使图)。
干 长生 帝旺 墓库
甲 亥 卯 未
庚 巳 酉 丑
亥卯未三合成甲木局,已酉丑三合成庚金局,这两种连线表示了矛盾的对立关系,甲木和庚金相互进攻。甲木帝旺于卯,正好处于庚金最弱的一条线中间,而庚金帝旺于酉,也正好处于甲木最弱的一条线中间。即使是从人的生命角度来说,墓库到长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也是未知的,也就是从死到生之间具有什么联系?从生命的角度来说,目前我们未知,但从九宫十二状态的甲、庚各自的连线来看,墓库到长生是有联系的(其他干的状态也如此)。
从军事上来说从死到生就容易理解多了。从军事角度理解,甲的圮地、围地、死地在未,甲的散地、轻地、争地在亥,甲的交地、衢地、重地在卯(此九地见《孙子兵法》)。无论是否同意孙子懂得奇门术,但因为奇门术和战争的密切关系以及《孙子兵法》已经把战争的矛盾思想抽象到哲学的层次,所以两者是可以在思想的层次上相互吻合的。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就直接表明了整本书的高度是站在战略思想高度来进行论述。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可不察的是什么?是"事"、"地"、"道"。"事"是事体,"地"是事体的结构、结构的形和势,"道"是事体的内在规律、内涵思想。兵又是什么?兵是战争,战争是人类矛盾的最激烈化的表现。所以研究战争的矛盾就等于是研究人类生活的矛盾。奇门遁甲为人类的最高矛盾服务而诞生,自然也就可以用以解决其他生活矛盾,好比一部《孙子兵法》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服务于战争一样。所以把奇门遁甲和《孙子兵法》结合理解是能找到其中的战争、社会生活矛盾规律的,下面就此方面进行尝试。
历史上各家都有注《孙子兵法》,其中《九地第十一》篇张预注:"用兵之地,其势有九。"这个注我认为是比较好的。这个势字说出了孙子对九地的理解是哲学抽象层次上的理解。这九个势的顺序是:
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九地的直译:
散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不宜作战。(不宜在本国境内作战)
轻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不宜久留。
争地: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敌人若已得到)不要勉强进攻。
交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往的地区。不要断绝联络。
衢地:同几个诸侯国相毗邻,先到达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应该结交诸侯。
重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要掠取粮草。
泛地:山林险阻,水网沼泽这一类难于通行的地区。必须快速通过
围地:进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要设谋脱险。
死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要力战求生
长生地亥是:散地,轻地,争地
帝旺地卯是:交地,衢地,重地
墓库地未是:泛地,围地,死地
虚线:庚的三个典型状态巳--酉--丑连接
实线:甲的三个典型状态亥--卯--未连接
点线:午--戌是乙奇得使,申--子是丙奇得使,辰--寅是丁奇得使。
要分析三奇得使先得看甲庚的矛盾关系,图中实线虚线交叉状态说明了战争中矛盾双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矛中有盾的因素,盾中有矛的因素。说明在矛盾的对方本身就存在解决矛盾的因素,可以说这正是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辩证统一的意思不是矛盾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奇门九宫中左边是甲木的大本营,右边是庚金的大本营,两者相互对立。看图可以发现甲帝旺于卯,卯是甲大本营的中心,这个中心两旁竟然还有庚金的两个要挟点:丑和辰。同样庚的大本营中心两边也有甲木的两个要挟点。这就是矛盾对立(卯酉对冲)和矛盾辩证统一(一方大本营附近还有另方的据点)关系的直观体现。
每个天干都有长生、帝旺、墓库三个阶段,都可以对应得上九地。这里以甲为主分析甲的九地。首先甲木在亥水生,在卯木旺,在未死后为土。正如《穷通宝鉴》中论土"未有匿木"是甲木墓库于未,"丑有隐金"是庚金墓库于丑。结合甲的长生过程再看:
散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不宜作战。(不宜在本国境内作战)
轻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不宜久留。
争地: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敌人若已得到)不要勉强进攻。
《孙子兵法》中九地的顺序不是随便乱排的,否则何必把死地放在最后,散地放在最前面。九地的这个排列顺序其实就是道出了战争发展的一般路线:从本国出发到敌边界,到边界上的有利据点,到越过边界敌我可来往之地……这个顺序如同干的长生过程。
在甲木长生之地亥,就如同战争的开始阶段。亥之初,甲木初生不宜作战(不宜有作用),如同散地。散地的意思是,在本国内作战,敌人气势压迫,我方人心涣散无法凝聚力量作战。现代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军进入伊拉克已经预备要打艰苦巷战的时候,却出乎意料地发现巷战并不如之前想象的那样艰苦,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这就是散地不宜作战的缘故(对于本国)。散地不宜作战,宜的是保存力量游击斗争,这点在中国近代战争中被毛泽东运用得淋漓尽致,日本侵略中国,对中国来说也是散地,因为不宜作战,但又必须抗战,所以在这个矛盾下必须发展成抗日游击战,发展成持久战,在时间的持久中把不是战争的各种小战斗汇合成一个大战﹣﹣八年抗战。这些内容就是甲木在亥水初生力量不坚,所以亥有散地。
亥的散地说明:甲木此地不宜有所作为,应该以不战为战。所谓的战略迂回。
亥还有轻地。轻地的意思是进入敌国境地不深,官兵容易返回的地方,此时不宜久留。可以说这是处于不上不下的地方,稍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思变,马上想着如果现在逃跑还来得及。这样的地方不应该久留,否则容易节外生枝。如果我们把亥的影响看成往左发展(因为甲的长生顺序是亥﹣卯一未),比如亥的影响发展到子的地方,甲木已经有所生长,处于进可临敌退可逃跑的境地,看上文的三奇得使图,子进为丑就是庚金的据点,丑有隐金。子退为亥,是逃跑。子就相当于轻地,轻字说出了人心不定的心理。
子再前进就丑了,丑是甲的争地,为什么争,因为九宫从中间分隔开的话,丑是在甲木这边的,论势力应该是甲所应该争取的地方。但是丑已经被庚金抢先拿下了,从而对甲形成了威胁,所以正是"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敌人若已得到,我方就不要勉强进攻。丑是甲的争地,已经被庚占据,不能勉强进攻。争地就像一个军火库,谁先抢到这个军火库,谁就可以利用里边的军火资源攻击来犯者,所以若敌方已经占领,我方不可再强攻之。
据以上分析亥具有散地、轻地、争地,分析中以子、丑为可视的比拟,其实严格的意思是说亥就像一块火炭,火炭对周围温度的影响是按照距离产生不同的作用的。这个亥也是一样,亥就像一个能量团,在能量团最里边的能量是散地,中间层的能量是轻地,最外层是争地,而并非严格地指亥只有散地,
上文的论述只是为了说明方便而采用这种比较好操作的可视化比喻。实际上三个地都是在亥,只是亥的三地影响波及了子、丑。总的来说,亥的三地表明了甲在亥力量不坚强,不宜作战。关于这三地,在亥,又在亥、子、丑三处的理解,从战略理论上说,亥是有三地,但从战术角度来说,可以把三地分别推进到具体的三个宫:亥、子、丑。所谓战略理论,比如甲落亥宫则同时有三地的可能,
在亥宫时需要根据实际从总体战略高度考虑三地的情况,为什么这样?因为九地的九字还有很多的意思,九地除了在具体操作上是按九种地形直观操作之外,在战略考虑时还应该认识到场地形多变,因此亥、卯、未三典型地就应该综合把九考虑进去,即要在战略层次全面考虑地形问题。战术层次则是落子、丑宫则分别有轻地、争地,具体可以就某一宫一地形考虑为主,周围地形考虑为辅,比如在丑可以考虑争地为主,适当加入轻地的考虑。甲、庚三行宫都如此。
然后再看卯的三地:
交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往的地区。不要断绝联络。
衢地:同几个诸侯国相毗邻,先到达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应该结交诸侯。
重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要掠取粮草。
甲帝旺于卯,卯中有交地、衢地、重地。交地指出敌我可以往来的地方,我方要保持联络。前面虽然说过交地是越过边界后,敌我可以来往的地方,这只是一般的比喻,不能死板认识。交地就是敌我可以往来的地方,而不管是不是越过边界还是在哪国内。交地重要的是不要断绝联络,这点很重要,因为这就是丁奇得使的设计思想。交地强调联络,接下来是衢地,强调要联络周围诸侯。能够方便联络诸侯的地方就是衢地,得此地要积极结交诸侯,这个也重要,是丁奇得使的运作表现。
最后是重地,重地是指周围有敌城邑,可以掠夺敌粮草的地方。重地强调的是面临强敌,务必做好夺取粮草等保存自己力量的工作。这是甲帝旺的地方,也是丁奇得使与其他得使不同的地方。卯地总体强调保持联络,注意结交,积极防御(或积极进攻)有效保存自己。在甲庚关系中,甲是防守方,庚是进攻方,古书上论城池攻防也是这么用的,所以上句的"或积极进攻"在很多时候去掉也可以。
那么谁在联络,结交谁?再看三奇得使图,看丁奇得使的连线就很清楚了,是寅和辰在联络,而且丁本身就是信息的意思,甲寅和甲辰用丁来联络,就是这二甲差使丁奇,两者成椅角之势在卯的左右,体现出了交地保持联络的思想。这是卯地的最底层:保持信息联络。联络不能是单纯地为联络而联络,更重要的是联络以后采取什么行动,这个行动就是结交诸侯和掠夺粮草。衢地结交诸侯。衢地指四通八达(到别的诸侯国)的地方。如何结交诸侯,如何掠夺粮草?甲木生丙火就是甲去结交诸侯,请求丙奇的帮助,因为丙火能克庚金,壬水能生甲木,壬水就甲木的粮草,壬是阳水甲是阳木,阳水生阳木。壬水在哪,丙火又在哪?这就是上文三奇得使图中还没有被画出来的四条隐线:寅一午连寅﹣戌成更一午一戌,这是丙的长生﹣帝旺﹣墓库过程。辰﹣子连辰申成申一子一辰
,这是王水的长生﹣帝旺﹣墓库过程。甲午一甲戌是乙奇得使,乙奇得使是寅午戌丙火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部分由丁奇得使通过寅结交诸侯连接起来。甲申一甲子是丙奇得使,丙奇得使是申子辰壬水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部分由丁奇得使通过辰结交诸侯连接起来。所以实际情况应该是通过丁奇得使的甲寅癸,使得乙奇得使组合成丙火局在全局范围内克制庚金。通过丁奇得使的甲辰壬,使得丙奇得使组合成壬水局生助甲木,成为甲的"粮草"。
最后看未的三地:
圮地:山林险阻、水网沼泽这一类难于通行的地区。必须迅速通过。
围地:进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迁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要设谋脱险。
死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要力战求生。
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三地也直接反映出了未是甲墓库。墓就是死的地方,库是收藏、被包围的地方。圮地是道路难行的地方,进入圮地如果不及时通过被敌人赶上就成为围地。
围地是道路狭窄的地方,虽然不一定难走但容易被敌人以少量兵力攻击我方大量兵力,属于天险之类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进入以后军队难以行军,容易被包围,敌方易攻我方难守。在这样的地方,若是无事就是"库",若是有事便是"墓",即死地。未就是甲的墓库之地。甲进入这种地方应该迅速通过,
并且采用乙奇丙奇来护卫,从三奇得使图上可以看见午一戌连接和申﹣子连接在最大程度上破坏了庚的大本营﹣酉对另外两个据点的连接。这种通过甲的助手连接破坏庚的连接具体表现如下:
1.如果是甲的助手午连接未,不行,因为未是甲的所在(未处在实线上)。好比说,我叫你再找一个人来一起打牌,你回答说你找到我了。这怎么行?同理,午连亥也不行,因为亥也是处在实线上。
2.如果是午连申,不行,对照三奇得使图,如果午、申用线连起来的话,这条线将不会与庚方的酉﹣已连线产生交叉﹣﹣也就是说午﹣申联系无法破坏庚方的酉一已联系。好比说,我叫你再找一个人来一起打牌,你回答说找到了,他在火星上。这不是胡说吗?他若真在火星上,地球跟火星轨道永远不交叉,我们三人如何能碰面玩牌?
3.如果是午连酉,不行,酉是庚的大本营。好比说,我叫你再找一个人来一起打牌,你回答说不用找了,我就当地主,你斗我吧。如果是这样,你是我的助手,本该我们一起去斗地主,现在你联系到庚的大本营自个儿当地主去了,岂非背主投敌?综上所述,甲要通过助手的联系破坏庚的联系,必须得从庚方大本营酉的两边:未、申和戌、亥入手。但是,未、亥在第1点被排除,申在第2点被排除,剩下午只能联系戌,同理,子只能联系申,而且申、戌都正好在西的两边威胁酉,是酉的争地。所以甲的助手午能抢到戌、甲的助手子,能抢到申对甲的帮助很大,作为争地,在西看来申、戌两地是不宜强攻的﹣﹣在对手(甲)已经占取的情况下。所以,当甲在未(墓库)最困难的时候,乙奇、丙奇连接起各个助手,得到使用,这种连接关系就是三奇得使﹣-是对甲最好的帮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作为防守方的甲不是通过直接交战来防守,而是通过连通助手扰乱庚,减弱庚的进攻力量达到防守的目的。如此我们已经知道了三奇得使的设计思想,剩下的问题是,为何甲午一甲戌的是乙奇、甲申一甲子的是丙奇、甲辰一甲寅的是丁奇得使?丁奇得使好理解了,因为卯的三地中强调的是联络和结交,甲差使丁奇作为信使好办事。乙奇和丙奇呢?乙奇得使的名称是这样得来的:乙奇长生在午、帝旺在寅、墓库在戌。既然已经具有甲午、甲戌,甲寅由丁奇得使提供,那么三者连线就是乙奇长生过程的代表,所以是乙奇得使,表示这个过程是乙奇的,由乙奇出面。
巧合的是,午寅戌是乙奇的三个典型长生状态,而寅午戌则是丙奇的三个典型长生状态,乙又合庚,乙奇在合庚中内在的三个地支相合成丙火局又能克庚,这大约就是乙奇能帮助甲的真正内涵吧。世人都说庚乙合是贪合忘克,实际是合中庚被克而减弱了庚克甲的力量。
那么丙奇得使呢?丙奇得使中通过丁奇得使的甲辰壬合成壬水局,为什么被称为丙奇得使?说成壬水得使可能更明白一些。乙奇得使中三个地支是乙奇的三个长生状态,所以甲用它们可以说是差使乙奇。丁奇的三个状态是酉已丑,但是丁奇得使中用到的地支没有这三个,原因就是丁奇得使的所在地是以卯为中心,卯是交地、衢地、重地,强调的是联络、结交诸侯。而且丑地、已地是庚已经占据的争地,不能再取用,只能结交周围的诸侯:寅和辰。寅和辰又分别是乙奇得使的火局和丙奇得使的水局的组成部分,所以称为丁奇得使并非因为用丁的三个状态,而是用丁的信息联络功能。乙奇得使是用乙奇的三个状态组成火局。
丙奇得使中使用到的干支关系比较隐晦。我们看三奇得使图,丙奇得使是甲申一甲子差使丙奇,所以名为丙奇得使,但直观上看,我们看到的是申﹣子一辰的连接成壬水局,看不到丙奇的影子。首先说这只是其中一面,壬水生助甲木是不错,
这只是其中一用。再深入看,奇门遁甲是用天干的,古籍上一直强调的是三奇得使要有六甲,这里申﹣子一辰也不能例外,在这个壬水局中的甲就有甲申一甲子一甲辰。六甲,为什么是六甲不是七八甲?因为十天干组合十二地支,会得到六个队列,每个队列十个组合,队列的队长就是六个甲,分别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然后再考察其中甲申、甲子、甲辰队长所带领的队伍,我们就可以发现丙寅在甲子队列中,丙子在甲戌队列中,丙午在甲辰队列中(以上天干地支排成六甲队列,各队列排法参见本书附录一中第五大点"确定值符值使"里第2小点"确定句首"处的内容)。
所以当使用甲申﹣甲子一甲辰三队的队长时,各队长有权指挥其麾下的丙戌﹣丙寅一丙午出来,三甲作为领导是隐遁起来的,一般出面的总是六仪,但在丙奇得使中不一样了,这回由三甲直接指挥丙奇出来办事,所以才叫丙奇得使,使是差使的使。关于三队长指挥麾下三丙,要结合本书《奇门遁甲用局研究》文中的理论进行理解,主要是对"六甲的循环系统"的理解。因为虽然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甲当政,但其他不当政的甲也存在,并在必要时刻也是可以使用的,六个甲就等于六队人马,随时可用。
话又说回来了,甲申一甲子一甲辰壬水局中这三甲为何不差使乙奇、丁奇出来?原因:这三甲麾下的乙奇分别是乙酉、乙巳、乙丑。酉已丑都不是乙奇的三个典型状态。三甲麾下的丁奇分别是丁亥、丁未、丁卯。亥未卯也不是丁奇的三个典型状态。所以甲申﹣甲子一甲辰不会差使乙奇和丁奇,丙奇的对于有丙戌﹣丙午一丙寅,分别是丙奇的墓库一帝旺一长生的三个典型状态,代表了丙奇完整的长生过程,所以三甲共同决定差使丙奇出来办事,三奇得使诚堪使,六甲遇之非小补。壬水局表面上是粮草生助甲,暗地里甲却派出丙奇兵克庚金,这才是真
正的丙奇。
写到这里请读者再仔细回味这些分析,结合三奇得使图来思考,就可以发现乙奇得使和丙奇得使的谋略发展互为阴阳,丁奇得使则是自成一体,又没主体,丁奇得使的主体是把甲辰、甲寅分散出去联络、组合(结交)其他甲,使其他甲能组合成乙奇得使的丙火局和丙奇得使的壬水局。这个组合真是太奇妙了,什么样的人才能想象出来啊!这可以说是把谋略的方法固化在了三奇得使里,这是固定的一般公式,在使用时还应该注意灵活运用。丁奇得使和乙奇、丙奇得使不同,丁奇得使上文已经解释明白了,现在对比一下乙奇、丙奇得使就会发现,原来在战略的层面上还可以有阴阳区别。
乙奇得使:天盘乙加地盘甲戌、甲午。
丙奇得使:天盘丙加地盘甲子、甲申。
先看乙奇得使,乙奇得使通过乙奇三状态组成丙火局,如果我们把火视为阳,水就为阴,乙奇得使表面上看是阳火(丙火)克阳金(庚金),实际上却是甲戌、甲午、甲寅通过这三甲所配的地支戌一午一寅来差使乙奇出面暗合庚金,把庚金暗中合过来再被丙火局所克。这个过程让我想到星系中行星毁灭的样子,中心的恒星通过看不见的引力把行星吸引过来,然后行星被恒星的高温毁灭。地球最后的毁灭不是被抛出太阳系,而是太阳把地球吸引过去,然后太阳的热力把地球给毁灭了。这个乙奇得使就类似如此。庚乙合不是庚贪合忘克,而是被合被克。这个乙奇到底是明合还是暗合,说法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合与克相互配合。
再看丙奇得使,丙奇得使通过丁奇得使提供的辰,联合申一子,成为壬水局,如果把乙奇得使的火局谋略视为阳,那么这个水局谋略就是阴。表面上看是阳水(壬水)生阳木(甲木),看似给甲提供粮草而已,实际上却是三甲:甲申一甲子﹣甲辰各自派出麾下的丙戌﹣丙寅﹣丙午,组成一个完整的丙火出来克庚金。
即使是在阴阳谋略之中,在战术层面也要分出表面的行动和暗中的行动,可以看到在甲的表面行动和暗中配合下,庚金的处境处于如何的劣势。但是不要因此而同情庚,庚是最大的恶人,庚是进攻方,甲是防守方,作为防守方怎么防都不算过分。况且三奇得使格局并不是时常都能在奇门格局中遇到的,一旦真正得到了就是"六甲遇之非小补"。历史上帝王将相大凡出兵,总是要给自己找借口,让自己出师有名,为何这样?因为做正义一方是得道多助,邪恶一方则是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奇门遁甲上就表现为三奇得使,甲方是正义一方,能通过丁奇联络诸侯而得到乙丙的相助,庚什么也没有。在实际中三奇得使不仅仅表现为奇兵,还可以广义地表示为人们的支持。兵法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般说的三奇得使,比如乙奇得使,是指乙加甲午辛或者乙加甲戌己,两者之一。而以上理论却把寅,午,戌三者联系在一起,首先乙奇得使中的寅,丙奇得使中的辰是由丁奇得使暗中提供,即使盘局中只有乙奇或丙奇,没有丁奇得使,但是只要能有连环三才就可以使用。其次,甲午辛和甲戌己的联合也是有道理的,奇门遁甲盘局中不是只有一个甲,而是有六个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