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起名知识 » 正文

历史长河中的人名趣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20  浏览次数:51
核心提示: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在你给宝宝起名的过程中,不妨花几分钟的时候,了解一下历代的名字特征,看看我们的老祖宗能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在你给宝宝起名的过程中,不妨花几分钟的时候,了解一下历代的名字特征,看看我们的老祖宗能不能帮你给宝宝起个好名字。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给孩子起名字的思路和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回望历史长河中的无数姓名,不少都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姓名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审美风尚,闪耀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为你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名字,供增长见识,拓展思路。 
一、原始时期的人名特征 
  人本无名,这说的原始时代。 
  最初的洪荒年代,人类和白云间的飞鸟,绿树中的走兽,清波里的游鱼一样,无名无姓,混沌未开。 
  要单独存活,困难重重。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强化社会组织系统,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一员。 
  原始社会,人类组成了族群,生产、生活、彼此打斗,以争夺生存空间。那时的人们还不会使用抽象的名字,常常以实物来标识自己和族群,什么动物啦、植物啦、矿产啦、天象等等,大多数图腾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原始社会,图腾可以说就是名字。以咱们炎黄子孙为例,黄帝族群最初的名称是有熊族,炎帝族群最初为羊人族,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西羌族。这些在《史记》中都有记载。 
二、先秦时期的人名特征 
  中国社会,有据可考的个人姓名历史,可追溯到周代。 
  那个时期,风尚质朴,取名多按照人的身体特征、出生时状况、周围相关物体等,不求文雅,不避俗字俗事,没多少讲究。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生时,头颅有些异样:头顶低洼而周围隆起,似山丘之状,故其父母为他取名为丘。 
  还有晋成公,堂堂一国君主,名字却叫“黑臀”,皆因其出生时屁股上有好大一块乌青胎记而得名。郑庄公,名字“寤生”,意思是倒着生出来的,即脚先出来、头后出来的那种难产。鲁恒公的儿子,生日与父王同日,取名为“同”。 
  纵观周代至秦时期的人名,和《诗经》一样,洋溢着一派淳朴天然、随意清新的旷野之风。 
三、两汉魏晋时期的人名特征 
 
  到了汉朝,人们的文学意识日渐觉醒,取名开始讲究字眼,追求寓意,寄托人生的理想和抱负。 
  西汉时期,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局面,人们希望建功立业,进取心强。翻开史书,西汉许多战将的名字,“安国、安世、充国、定国、辟疆、广汉”等不时跳入眼帘。 
  如西汉名将赵充国,其父取名时,取义“充国之光”,希望他长大后能为扩大国家疆土做贡献。 
  这一类名字的流行,强烈反映了汉初建功立业、治国安邦的志趣。 
  由于道教盛行,西汉社会还普遍追求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老,史书记载中开始出现“延年、延寿、寿昌、去病”等字样。大家都熟悉的霍去病,就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父亲是个衙役,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婢女,都是普通人,生下孩子,只祈“健康无病”,因此得名。 
  此外,因为汉代独尊儒术,所以儒家崇尚的“仁、义、忠、孝、礼、德、节”等字眼,也开始在名字中流行。 
  尤其到了东汉,对人格、道德的追求更多,名字更讲究文雅含蓄。在《三国志》的人物中,“文、仁、德”等字频频出现在字号中,如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这些枭雄的字号中不约而同地出现“德”字,并非偶然,因为按照儒家学说,德,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是基础。 
  魏晋时期,儒学式微,老庄玄学大行其道,“道、玄、元、真等字眼,流行于人们的名或字之中。例如,东晋时著名的南、北二玄,北有谢玄,南有张玄,两个人都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他们的名字,皆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纵观两汉魏晋时期的名字变化,其间观念变更,价值取向,可窥见一斑。 
四、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人名特征 
  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融合成为一个特色。北朝人不仅接受了汉姓,还学着汉人的方式起名,不过,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素养,名字往往起得随意率真,比如什么杨大眼、闾大肥、傅竖眼、卢丑、孙小、王络儿等,颇具生活情趣。 
  南朝人,士族大家居多,讲究门第之风盛行,“士、彦、之”等字眼很受垂青,例如,著名的王羲之家族,还有祖冲之、裴松之等。 
  这个时期,佛教风靡一时,名字中的佛家语也颇为多见,如“昙生、僧荣、法真、慧修”等。 
  唐朝国泰民安,社会稳定,佛儒道三教并行,文学也很昌盛,所以取名比较讲究,强调立意。如房玄龄、张昌宗、颜师古、薛仁贵、狄仁杰,等等。 
  在唐朝以前,单名占人口中的多数。这种情况,到了唐朝,有明显变化,因为双名是两个字搭配,能更好地表达立意,所以,唐代人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双名开始占据优势并流行。 
  善于运用古代经典文句和古代圣贤名字来取名,也是唐朝开始出现的另一大特点,比如: 
武三思,源自《论语》“三思而后行”。 
杜如晦,源自《诗经》“风雨如晦”。 
孔巢父,借用古代隐士巢父之名,慕其高风亮节。 
李孟尝,借用战国孟尝君的号,以示侠义。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人名特征 
  宋代重文德而轻武功,理学发达,所以宋人取名偏爱那些表示美德善行的字眼,“子厚、执中、延德、师道、德明”等。宋人以老为美,绘画中常出现枯枝、落日、瘦马,相应地,名字中也常出现“老、翁、叟”等字样,意趣相通。 
  比如撰写《东京梦华录》那位宋代文学家,叫孟元老;还有一个苏元老,是大文学家苏轼的族孙,据说文章颇有“苏氏之秀”。 
  再比如,与李清照齐名的词人刘辰翁、南宋理学家徐荣叟、魏了叟等。 
  元代的知识阶层,用字倾向与宋人同,像魏忠贤、方孝儒。但因为北方蒙古族入主中原,所以还出现了蒙语汉译的特殊名字,如“成吉思汗、窝阔台、铁木尔”等。 
  清代,“文字狱”盛行,起名立意,开始变得迂回曲折,很多人假托古代的玉器、青铜器的名称为字,免惹祸端。如“姚鼐、曹振镛、汪士铎、和珅、嵇璜”等。清人的双名,很少直接从古代经典文句中提取,而是含蓄表达,如“黄宗羲、洪承畴、查继佐、梁诗正”等。 
六、新中国时期的人名特色 
  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至今,称之为新中国时期。这个时期,翻天覆地,风云变幻,各个阶段的名字特色十分突出。 
1、建国阶段: 
  如果你见到“建国、爱华、爱国、开国、国庆、兴国、卫国、保国、国强”之类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是那时生人。此外,还有“和平、兴华、自立、更生、向阳”一类。至于“土改、有田、解放、抗美、援朝”等名字,就更直接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大事件。 
  例如,知名女作家张抗抗,生于1950年,因为她的父母相识于抗战时期,她又出生在抗美援朝这一年,父母希望女儿具有一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故名之。 
  当时,中国和苏联以及东欧的关系密切,不少人用“斯、基、娜、娅、莎”等俄文音译字为孩子起名儿,当时有个苏联女英雄叫卓娅,女孩子用“卓娅”做名字的为数不少。 
  50年代中国影坛的知名演员陈强,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时,喜闻大儿子出世,就起名陈布达,后来老二出生,顺理成章就叫了陈佩斯。 
2、大跃进阶段: 
  这个阶段的名字,多为“跃进、钢、铁、公社、集体、超英、超美”,十分契合形势。 
3、“文革”阶段: 
  那个时代,极“左”思潮泛滥,全中国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政治狂热之中,拥有一个革命化、政治化的名字,就像拥有一套绿军装一样,时髦,流行。许多人因此而改名。“文革、卫革、卫东、向东、爱东、爱兵、红军、卫红、永红、红卫、向红、反帝、反修”等等,不一而足,一时间,相同的名字大量涌现。 
  当时,由于毛泽东语录和诗词非常流行,用其中的字句起名也成为时尚,如“咏梅、长征、奇志、爱武、万山红、钟山、拥军、爱民、立新”等。 
  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建国后三个时期,排名占前6位的人名用字分别是: 
1949~1966年:华、英、玉、明、秀、国。 
1966~1975年:华、红、军、文、英、明。 
1976~1982年:华、丽、春、小、燕、红。 
  追风的取名思维,导致了大量重名的出现,你的身边,应该还能看到不少这种时代的“烙印”吧。 
4、改革开放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国禁打开,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取名也逐步趋于多样化,不但重名大量减少,而且还出现了追求创新,追求个性,不喜欢随大流的特征。 
  有几种新的模式出现: 
1.父姓+母姓=孩子名。 
这一类名字充分体现了实施计划生育后,三人世界的大量涌现。 
2.四字名的出现。父姓+母姓+双名=孩子名,或者父姓(或母姓)+三字名=孩子名。 
3.洋名增多。现在许多父母早早打算送孩子出国深造,起名时就考虑一名两用,如“马丽、瑞秋、伯德、安娜、斯高、莉莉”等。 
  看了这么多信息,你一定也感慨良多吧,小小的名字,竟然蕴含着历史的风云变幻,再为孩子取名,你会不会胸有沟壑,气象万千了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