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有这群被算命算卦的忽悠的人,生肖的更替一直是按照年更替进行的。
同理,生肖自古以来,不论国内还是台湾省,不论官方历算还是民俗文化,都是正月初一换生肖!民国时期改立春的问题是调和公历一月一日和农历正月初一。除了春节的春这个字之外和立春没任何关系。古代立春节是庆典节日之一,但是和1911年改历的正月初一春节没任何关系。古代所谓的立春岁首指立春逢朔岁首,即包含立春的朔望月的朔日为岁首,但由于岁差以及历制等原因,实际上雨水逢朔岁首的次数更多
岁首和年首的区别在历法中是很少区分的,因此很多新年诗词是明确指出正月旦年首就是岁首,同时在一些日法置闰的专业文献中岁就是指年。
区分年和岁的主要有礼记月令,但只是强调了年是朔数354天,岁是气数365.25天,它和岁首是正月旦没任何矛盾,更和干支无任何直接联系!在专门的历法制定时也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同时,礼记成书时只有八个节气。
礼记月令: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谓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这实际上是岁实的问题,也并不影响生肖和岁首的选择。
淮南子天文训:“日日行一度,月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为月,而以十二月为岁。岁有余十日九百四十分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岁而七闰。”像淮南子天文训这里岁和年就不区分指一个概念。民俗和官方自古以来都是以正月初一为标准自古以来官方、民间都是每个月的朔日为该干支月第一天。
寅月的第一天从来不是什么立春日!定冬至步气朔,上元起算,积岁实而得。史记四始里冬至是历法起算点,正月朔是岁首,腊月和立春日是祭祀需要.
正月初一是寅月的第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是生肖更换的日子
史记天官书:正月旦,王者岁首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梦粱录:正月朔旦谓之元旦,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史记秦本纪: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其证一也。二世元年入壬申部六年,岁首十月甲辰朔,壬午小雪在朔后三十八日故岁前置闰。敦煌文书也明确了这一点所谓立春岁首是颛顼历
改历元后在他的置闰规则历法计算下保证每年的正月必然包含立春.当然实际不会这样。
立春岁首本意就是立春逢朔岁首,后来虽延续此说法但实际上雨水逢朔岁首的概率显然是大于立春逢朔岁首的概率.而由于冬至才是天文历法起算点以及置闰的原因,不可能做到固定某节气逢朔为岁首。因此这个说法只是一种粗糙的说法,就像你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你1-2无解一样。把立春节为寅月第一天、新年第一天,把节气日当做干支月第一天的说法是术数圈子使用的.但自古以来民间和官方历法从未采用.只有择日的时候民间会参考气历规则的历书。对,这种可以简单的叫做气历,并未被正式历法承认过
这种方法往早源于西汉孟喜易的主张“易本于气,而后人事明之”,在当时也有命理月的概念以两个节气之间为一个命理月。
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真正意义上提出了节令日为每月第一天,立春日为岁首的气历主张,但未被官方和民间采用.只有术数才采用了这种历制。然而即便如此,诸如紫微斗数之类的术数在明清时期依然是农历月配干支,而不是所谓的节气月。
生肖变化本就是民间对历法换年的一种贴民、简化的用法,完全按照正式历法走。古今、两岸、官民都是这样。
只有算命算卦圈子才会胡扯“自古以来立春日换生肖”,也不知道他们自的哪个古
编辑于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