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共有十二种动物,其中十一种动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真实存在的,唯独龙没有人见过,神秘莫测。
那么龙到底存不存在呢?
先来了解一下龙的传说。
在中国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数不胜数,例如:鲤鱼跃龙门,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黄帝御龙,蛮龙归正,飞龙在天。
关于龙的种类更是令人傻傻分不清,例如:祖龙,应龙,真龙,天龙,赤龙,黄龙,青龙,烛龙,虺龙,虬龙,火龙,角龙,蟠龙,云龙,望龙,行龙。
然而神龙见首不见尾,传说神乎其神,龙的形象更是包罗万象。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中,有“释龙”的描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然而始终没有人见过龙。那么我们今天就寻一寻龙的蛛丝马迹。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众说纷纭。
有图腾说,星象说,岁星说,星宿说,外来说。
其中比较可信的是习性说,不是动物的习性,而是人类的生活习性和人发现身边自然规律的习性。
远古时代没有钟表和计时器,人们不知道怎么记时,但人们在活动过程经常能看到动物的出没或者听到动物的声音,长此以往形成群体记忆,也就是说在某个时间段人们经常能观察到某种动物的某种行为或者声音,给观察的人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将十二种动物对应十二时辰,即每一种动物代表一个时辰。由动物计时,融合天干地支,扩展到用动物纪年。
子时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这时候,人们常听到老鼠吱吱作响,活动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丑时牛:凌晨1-3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反刍的声音丝丝入耳,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寅时虎:凌晨3-5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虎啸山林、凶猛吓人,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卯时兔:清晨5-7时。这时太阳还没完全升起。人们起床觅食,能在草堆里碰到兔子,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巳时蛇:上午9-11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在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人们能在草丛里抓到蛇,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午时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中午太阳当顶,阳气最盛,多数动物都隐藏,只有马还习惯地站在太阳下,甚至睡觉也站着。比较引人注目,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未时羊:下午1-3时。据说这时候羊在山坡撒欢吃草,到处乱跑,因此,未时属于羊。
申时猴:下午3-5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鸣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于猴。
酉时鸡:下午5-7时。这时候,日落西山,鸡开始进笼归窝,于是酉时属于鸡。
亥时猪:晚上9-11时。这时候猪吃饱喝足睡得最香,发出的鼾声最洪亮,于是亥时属于猪。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时群龙行雨,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于龙。
YI. 来看看一个考古新发现!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有部分记载内容跟现在的十二生肖排序基本吻合:
“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
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
卯,兔也,盗者大面头。
辰,盗者男子,青赤色……
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
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
未,马也,盗者长须耳。
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
戌,老羊也……亥,豕也。”[3]
上述与现代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写生肖;但却写着辰,盗者男子,青赤色。辰时是青赤色男子。
辰时龙:早晨7-9时。这时人们开始种田围猎,路上到处是人,符合我们的作息规律。辰时属龙,那么龙应该是人自己。
ER. 再来说说龙的字形
仓颉造字。最初文字就是描绘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意思。仓颉以动物脚印为源灵感,观察鸟迹兽印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他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龙字的形象更符合一位远古的农者手扶简易而质朴的农具在田间耕作。
现在依然有好多带龙字旁的汉字都跟农业劳动相关,比如:笼子,收拢,田垄,陇西,可见龙字代表的是正在劳动的人,这也印证着龙的传人是什么含义,勤劳的中国人正是以农业为基础传承几千年的。
SA. 还有一点就是龙象征着皇权,作为皇帝的专用名词,被皇帝垄断使用权,脱离群众几千年。
自秦始皇称祖龙始,历朝皇帝都模仿他自称真龙天子,用皇帝称谓。龙成了皇帝的专有名词,其他人禁止使用,违者五马分尸杀头伺候。这就让龙变得脱离群众远在庙堂,只有耳闻,普通百姓没有几个人能见皇帝,自然没有几个人见过龙。龙慢慢变成了百姓口中的传说,演义的形象自然多种多样。随着皇权的泛滥,百姓们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龙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话中的形象也被吊打,成了文人对皇权宣泄不满的隐晦表达。
SI. 龙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五位,不知是不是巧合,五即吾,我的意思。给十二生肖排序的前辈,应该是个谐音梗爱好者,隐藏的告诉人们我就是龙。
WU.结语
真的是当局者迷,有时会骑着马找马。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