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巅峰时期成龙电影在美国的票房:
1、纯香港香港制作,一般美国票房在1000到3000美元万之间。属于好莱坞中低成本影片的票房成绩。比如《红番区》《简单任务》,李连杰、周星驰的港产片票房在美国票房基本也在这个区间,外国电影在美国取得所谓好成绩也基本都在这个区间,只有那种现象级的影片能打破这个区间,比如《卧虎藏龙》,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虫》其实也是这个区间的。
2、好莱坞制作,一般票房在5000万美元左右,比如《上海正午》系列、《燕尾服》等,中等好莱坞电影的票房。
3、能让成龙扬长避短的好莱坞电影,什么叫扬长避短呢?成龙的长处是什么,动作戏好,有幽默感,短处是什么,英语差,东方面孔。而《尖峰时刻》系列就是这种扬长避短的代表作,甚至是把短处变长处,比如东方面孔,那就让他演一个从中国来的警察,正好还可以以东西方文化差异制造小料,英语差,可不嘛,英语要是好了,角色可就不像了,角色和成龙本人有着某种贴合,这样角色更有魅力,你再看美剧版《尖峰时刻》,找了一个外国的华裔男演员演成龙那个角色,就完全没有那个味儿了。所以成龙的这类好莱坞电影美国票房可以在1亿到3亿美元之间,其中《尖峰时刻》前两部都是年度十大卖座电影之一,超过了童年上映的《哥斯拉》《天地大冲撞》《珍珠港》《侏罗纪公园3》等主流好莱坞特效大片。
90年代的时候,成龙到好莱坞拍戏,和好莱坞的制片人产生争论,成龙认为应该这样拍,但是制片人告诉他应该那样拍,并且直言不讳:Jackie ,如果按照你在香港的拍法,这部电影只有你的影迷会去看,电影只能卖两三千万,但是按照我们的拍法,可以让美国人一家老小一起走近电影院,可以卖上几个亿。
回到《十二生肖》这部电影,这是一部中国制作的电影,其实完全是按照中国市场口味打造的,并没有考虑美国观众,而在美国市场,中国的武侠片,港式动作片已经退潮,一方面观众已经失去新鲜感,另一方面是美国本土制作的动作片的武打戏已经全面超越了港片,而成龙的动作戏离他巅峰时期已经差了很多,早就过了随便找部成龙老电影配个音就能卖千八百万的时代。所以市场并不看好这部电影,发行上自然不给力,最后只是象征性的在北美上映。
但是在国内市场,从《十二生肖》开始,成龙电影口碑虽然一路走低,但是票房却屡创佳绩,这得益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疯狂增长,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都普及了电影院,在这些市场成龙的号召力远超一线城市。这就像今天在东南亚,国内再火的明星都比不过那些已经过气的港星。而随着国内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洗礼,成龙也越来越打不动,成龙电影的票房也开始低迷。
也是因为《十二生肖》在国内票房的成功,他也阻断了成龙的转型之路,实际上从08年左右成龙就开始转型,接连主演了《新宿事件》《大兵小将》《辛亥革命》等片,这些电影都是对他过去的颠覆,但是都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而《十二生肖》的卖座则让成龙回到了他的老路发挥了一把余热。
从1978年《醉拳》的大卖到2017年《功夫瑜伽》拿下春节档票房冠军,成龙在电影市场风光了四十年。现在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动作明星,他是幸运的,虽然他的电影已经不卖座,但是他还是可以轻易的找到投资拍摄电影,而作为独一档的全世界最知名的华人明星,他已经是一张国家名片,在政治上也有政协委员的身份,他和很多地方政府来往密切,文旅项目、电影项目、公益项目忙个不停,作为电影圈的大佬,各种业内的活动总是把他奉为上宾,他一直忙碌着。有人说他爱钱,有人说他是为了儿子,有人说他是为了兄弟。
但是你想想,当她走近一家表店给他的兄弟们一人买一只金表的时候,王健林还在部队走正步,马云还是个普通的中学生。他的财富虽然不及王健林这些人,但是也足以让儿子一辈子过上常人难以企及的富足生活,第一代的成家班兄弟都有人已经过世了,还需要他开工照顾吗,年轻一代的,师傅带入行,叫你们一些东西,其他的就看自己造化了,说白了他已经风光了半个世纪了,习惯了被人围着,习惯了飞来飞去,习惯了每天都有社交活动,习惯了做大哥。对比一下大洋彼岸的同代动作明星,布鲁斯威利斯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息影,阿诺和史泰龙也只是行业老前辈,而不是行业大佬了,但是因为中国市场,中国国情,成龙依然是行业大佬,依然是独一档的电影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