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面相手相 » 面相 » 正文

面面相觑的看着对方有语病吗(面 面 相 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02  来源:选择奔跑  作者:选择奔跑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极富生命力。无论是在著名的景点,还是在一些地方的建筑物上,大家都能欣赏到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极富生命力。无论是在著名的景点,还是在一些地方的建筑物上,大家都能欣赏到很多楹联。

对联反映了普遍的对称规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历来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大家也经常跃跃欲试,通过撰写对联来交流感情。下面分享的是皇帝出了上联,大家面面相觑,少年却很快答出下联,令人称赞。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少时就非常勤奋聪颖,曾被乡亲们誉为神童。杨慎9岁那年的春天,父亲的一位同僚来家里做客。客人听说小杨慎天赋异禀,就很想亲自会见一下这位闻名乡里的神童。

父亲推辞了半天,怎奈客人热情高涨,为了不让对方扫兴,父亲便让人叫来了正在一边玩耍的小杨慎。来客看见他头上洒落的杨花,即兴出了一联: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杨花即柳絮,洁白如雪,在暮春时节到处飞扬。客人自称老眼昏花,看不清景物,于是就诙谐地说,自己以为是雪花飘落。一个“”字,表达出柳絮随风飞舞的形态,非常生动。

小才子一定是琢磨到上联的妙处,于是便开动脑筋,他忽然看了一下院里微风拂动的绿竹,于是启口对道: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一个“”字,堪为精妙,展现出微风拂过、竹影轻摇的景象。“误疑”二字,与“错认”对仗工整,又平仄相对,更表现出内心的思考过程,值得点赞。

来客听完孩子的回答,不仅满心喜欢,而且还惊喜地说:“妙极了,果然名不虚传,我一定要把你推荐给弘治爷。” 弘治爷即明孝宗朱佑樘,他平时也喜欢与大臣们在一起吟诗。

不久,弘治帝宴请群臣,大学士杨廷和也受到了邀请,并偕子杨慎同来赴宴。席间,君臣们照例少不了赋诗作对。皇帝用玉箸指着桌上的火锅,即兴出了一个对子:炭黑火红灰似雪

皇帝的这副上联撷取了身边的景物,不仅有“黑、红、白”三个颜色,而且运用了比喻手法,更是展现出一种渐变的过程。木炭刚开始是黑色的,经过烈火的焚烧,显出一片火红。最后全部烧完了,变成了灰烬,又变成了雪白色。

大臣们听后个个低头沉思,谁也找不到满意的下联。沉默中,忽然听到一声:“我来”。大家回头一看,正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杨廷和虽然很了解儿子的才能,但是在这样的场合,可不能让小孩闹着玩,如此随随便便,或许会出问题。

可是父亲刚想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儿子早已走到皇帝的面前。父亲心里七上八下,极其紧张,非常担心孩子会答错。而杨慎却从容对答:谷黄米白饭如霜

小才子的这副下联也极其精妙,刚收割的稻谷颜色金黄,惹人喜爱。稻谷经过了加工,去处了外表的谷皮,就露出了白色的颗粒。做成米饭后,不仅饭香浓郁,而且色泽如霜,人们一看就有食欲。这小孩果然有才,平时一定经常细心观察,弘治帝一听,也不禁拍手叫好,连声称赞:“此乃天设地造。”

很多对联的构思都是来自自然景物,再比如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座宝相寺,其中有一处禅院叫香林室,上面就题写了一副对子:红篆炉烟看气直,绿苞庭竹爱心虚

作者非常善于从周围景物中选取素材,这副对联不仅颜色对照鲜明,而且颇有深意,很值得大家细细体会!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