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说彩
老话总说,“相由心生”。人们往往以第一次见面来刻画对方的自己内心的初始印象。而在第一次的见面之中,一个人的仪容外表,面部长相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张面孔。
不得不说,现今的时代、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偏重于“看颜”的。不能说是完全“以貌取人”的时代,但一个人的“面相”确实显得举足轻重,它给人能带来很多的附加品,同时也会失去一些真实体验。
很多时候,以貌取人就是人们的一种固有思维。也有心理学者表示,以貌取人是人的一种缺点、弱点,同时也是一种直观的意识。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地表现出来,也容易让他人察觉出来。
对于单个个体而言,这是一种最简单、最便捷的判别方式,简单到从一个人的面容去辨认他的修养、性格以及身份,某种程度上来讲,“以貌取人”应该代表着一种进化误差。
事实上,以貌取人尽管肤浅,但是影响却十分重大。这是因为人们会极度容易对那些面容较好的人更具好感、更有包容力。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女主的回眸一笑,妖娆多姿,无不令人心荡神驰,而这种外在的魅力都起始于、附加在她美丽的面容之上。
西方有很多心理学家对“面容缺陷”进行过论证,后来他们得到了一组结果。他们分析不管如何变化个人形象在众多场景的还原,但最终影响的都是人们对于“颜值”的关注度。
不得不说,面容对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的影响是明显的,人们对于“美与丑”的直观感觉是出于自己的本能。应该说,绝大数人是无法完全剥离开外在与内在的联系。美丽的面貌总是可以给人一种愉悦、舒心的感觉,而难看的嘴脸不由得让人心存防备,排斥距离。
好看的人就是比常人更容易受到关注、重视,人们在面对面相好的人的时候,会更加专注,更加用心。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敬畏感”。
而另一方面,哈佛大学的一项实验显示:一个人的内心层次越高,现实感受会越强烈,内心也越是健康,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和事物所影响。和别人相处的时候,面部表现时常为冷静、微笑,通过他的神态表情、肢体动作、思维反应速度、涵养谈吐等细节行为来对其预判,得出的结果相对也较为准确。
再者,不少人会觉得长相会决定命运,认为面相好的人常常能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达到较高的生活层次,这也许有失偏颇。应该这样说,一个人的面相与社会资源是存在一定联系的,但也不完全是,面相不完全是决定性因素,可以是辅助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到底是因为本身影响了主观,还是因为主观出现了偏差?也许每一个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人的面相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情绪真实的外化体现。
一个人若是长期保有同一种情绪,会容易形成一种自己都无法察觉的细微表情,而这种表情往往会成为人的一种常态化面相,展现在别人面前。
很多时候,人的相貌除了自然的生理遗传之外,后天的环境和造化也是一种重要补充,结合起来会对一个人的相貌产生中和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讨论到,人的层次是否取决于人的面相?一般意义上,是,但也会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深入逐渐模糊、甚至到否决。
你认为单靠面相去平评判一个人“肤浅”吗?或许也很合理?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