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读曾国藩的《冰鉴》,颇有感触。
曾国藩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精神,指人内在的精气神,骨相,指人外在的相貌。是说看一个人如何,首先要从眼睛和相貌去判断。
像我们熟知的成语“眉清目秀”、“獐头鼠目”,都是从相貌和眼睛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心不清,则目不明。我们常常看到小孩子,就会被他们的眼睛吸引,觉得好漂亮。这是因为他们心思纯洁,他们内在的精神通过眼睛透出来,让我们忍不住喜欢。当然,偶尔也会有心思不好的孩子,当你去看他的眼睛,有时候连成人都会觉得害怕。
生活中,一个人的眼睛,也常常会给我们释放出很多信号。比如孩子做错了事,面对质问,不管他嘴上如何倔强,但眼睛里却会透露出慌张或者害怕。又比如一些性情懦弱,缺少自信的人,在与人交谈中,往往会闪躲对方的目光,不敢与人直视。这都是因为眼睛不会撒谎,它会将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流露出来。所以想了解一个人,看他的眼睛就能了解大概了。
古人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面貌,也与内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的人心思沉重,表现在脸上就是苦大仇深,不了解的人见到,还以为什么时候得罪了他。而有的人胸怀宽大,心思通达,脸上经常挂着笑,每天乐呵呵的。所以从一个人的面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进而预测人生顺逆。
在《见闻琐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曾国藩人两江总督时,有人推荐刘锡鸿和陈兰彬给他做幕僚,接见后,曾国藩对人说:“刘生满脸不平之气,恐不保令终。陈生沉实一些,官可至三四品,但不会有大作为。”
后来,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洋,与郭嵩焘不和,写信检举他,被李鸿章撤回。回国后又因为怨恨李鸿章,向朝廷上疏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朝廷自然不会睬他。于是他心中愈加气愤难平,常常语出不驯。后来连同乡也都对他敬而远之,设席请客,无一人赴宴,不久就忧郁而终,正应了曾国藩那句:不保令终。
而陈兰彬,为人实在,却是有志而无勇,虽然官运安稳,却一生都没有大的建树,也应了曾国藩的话:不会有大作为。
这两个人一生的浮沉,皆被曾国藩一语言中,可见曾国藩相术之高明。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以骨相识人。比如当我们第一次和某个人打交道或者认识朋友,我们就会在看到对方的那一刻在心里给对方一个评价,这个人和善或者刻板,温柔或者强势,内向或者外向。只不过我们往往不太会去注意这些感受,很快就会忘记。
在我自己身上最深的感受,就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咦,好像我第一次见面的人,如果觉得对方蛮顺眼,那么后来的交往中也会发现他们人品也都挺好的。如果我第一面就觉得这个人面相有点怪(也不是说丑,就是看着不太舒服,后来看多了也没觉得哪里不对),那么在后续的接触中,就会越来越发现这个人人品不太行。
在我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与人交往也不会太把第一印象放在心上。在后续的交往中发现对方蛮热情的,就会觉得第一印象不好可能是自己的问题,结果最后却因此吃了亏。后来在与人交往中,我就会把第一印象算进去,如果第一印象不那么好,那么即使接触后对方很热情,我也会有所保留。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在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你的内心就已经发现端倪。
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曾国藩那样高明的看人之术,但是在与人交往中,稍微多加留意,区分交往,还是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
你在与人交往中,有注意过这些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