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术,是我们民间一种传统的观测人的方法,通过观察人的形体外貌、精神气质、举止情态等所谓的“相”,来看出人的性格、背景、及预测命运等等。用今天的科学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见微知著的能力,如果我们能把“相术”应用到遴选当中,也可以起到“趋吉避凶”的作用。
那么首先,“相术”能应用在遴选的什么地方呢?应用最为突出的、最有效果的地方,无疑是在遴选岗位的选择上。现在的遴选,部门单独招考的形式越来越少,更趋向于统一遴选,因此可供大家选择的岗位也比较多,岗位的选择变得尤其重要。由于很多人是在基层工作,对上级机关的职能、影响等等,了解的并不多或并不真实,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作者:苏秦
来源:北辰遴选(ID:beichenlinxuan)
很多时候真的是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岗位选的好,将来对自己可谓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一旦岗位没选好,即使笔试面试分数“一骑绝尘”,入职后却是烦恼丛生,生活更是像碎了一地的鸡毛,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但是摆在很多考生面前的一个现实是,没有很好的渠道来了解遴选单位的情况,搞不清岗位的好坏。还有很多人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考试,岗位的选择非常随意。这些都极容易导致“嫁错郎,入错行。”而“相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规避这些问题,那么要看些什么?又要怎么来看呢?。
1.看新闻报道
什么样的新闻报道?有关重要会议、党政主要领导调研考察的新闻报道。
以省直和市直遴选为例,这么多的单位你怎么判断哪些好、哪些差呢,就看党代会、人代会或是专题工作、主题教育等重要的会议中,是哪些单位作汇报发言的,一般这些被选去汇报发言的单位都是较为重要的、有影响力的,考进这些单位工作,将来你无论是在个人发展上还是生活上,是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笔者最近就观察到,不少省市刚履新的一把手主持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报道中提到的在会上汇报发言的单位都是非常值得报考的好单位。
此外像领导调研考察的新闻报道同样如此,领导会去单位,或者是职能重要的,或者是工作做得好的,要么就是是工作做得不好需要鞭策的,当然最后一种情况较少,在遴选考试中,这些单位都值得你着重考虑。
透过报道,你可以大致看出那些机关单位在本地区权重的大小,选择报考岗位时就不至于迷茫。
2.看官方网站
现在是移动互联的时代,很多事都可以在网上办,很多单位也都有自己的网站,从官方网站就可以看出一个单位经济实力的强弱和职能的重要与否。
对于有官方网站的单位来说,网页设计得大方、庄重、好看,内容也经常更新的,往往有这么几个特征,一是经济实力比较强,因为请得起专业的人来设计、维护网站;二是制度规范、运行良好,因为内容的更新涉及到领导的重视、制度的规范和是否设置专职人员;三是职能较多,否则也没有太多的内容可供更新。
可是,如果一个单位连官网都没有,那么,要么是这个单位性质特殊不便办网,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的一些单位,要么就是这个单位经济实力弱、单位人员少、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人居多、领导思维较落伍等等。
这个该怎么辨别呢?很简单,如果你要查的这家单位没有网站,那你就查其他省市的同一单位是否有网站,如果其他省市有,那就说明你要查的这家单位并非是那种性质特殊的单位,而是真的实力较弱。
3.看楼房大小
办公楼就是一家单位的脸面,办公楼的大小折射出的是这家单位职权的强弱和影响力的大小,虽然不是绝对的准确,但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省市一级的公安厅(局)、税务局、海关、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检察院等等单位的办公大楼,几乎都是比较高大、气派的,处处透露着其单位的影响力。
反观一些小单位,同好几个单位挤在一栋楼里办公,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大楼,更没有独立的、宽敞的职工活动室等等,折射出来的是其单位人数、职能弱的事实,虽然这种单位的行政级别可能并不低,但你作为其中的一枚“螺丝钉”,跟那些职能单位的人一比较,影响力就没那么大了,在生活中办个什么事情也没别人那么好使。
4.看考察人员
曾听一位朋友讲过,他刚遴选上岸的单位派人来考察时,让他有一种不大好的预感。
为什么呢?
因为这家单位光看名字很大气、很牛逼,给人一种非常光鲜亮丽的感觉,可是来考察的这位人事处长,人却长的偏瘦、脸色也有点黑,这位处长传递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工作很辛苦、疲惫,不禁让我的这位朋友猜想到该单位的“生态环境”可能不是很好。
毕竟,无论在哪个单位,人事部门的领导都是很吃香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但前来考察的这个人事处长这样子的状态,反映出来的可能是这家单位的情况不大良好。
果不其然,这位朋友进入新单位后,发现这家单位果然只是名字好听好看而已,实则既无实权又无好的工作氛围,内斗比较严重。朋友至此恍然大悟,难怪那位处长即使是外出考察干部都略显疲态。因此,从考察人员那里也可以看出一个单位的端倪。将所谓的“相术”应用到遴选中,笔者这么说虽然有些戏谑、玩笑的意思,但确实较为管用,如果你实在没有什么很好的途径去了解一家单位的好与差时,不妨一试。这样,在报考时可以选个尽量靠谱的单位,就算是到了考察阶段才发现端倪,也还可以及时止损,毕竟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