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紫微斗数 » 正文

有关于中医入门的书有哪些(中医入门著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9-03  来源:松你手  作者:松你手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无学斋:斋墨中医经方山河(二)破茧问道-中医学习无学斋:斋墨中医经方山河(一)风又起-中医自学学人研经,旁及诸家,泛览沉酣

无学斋:斋墨中医经方山河(二)破茧问道-中医学习

无学斋:斋墨中医经方山河(一)风又起-中医自学

学人研经,旁及诸家,泛览沉酣,深造自得,久之源流条贯,自然胸有主裁。第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惟博也故腕妙于应,而生面别开;惟精也故悟彻于元,而重关直辟。《类证治裁》自序

这一篇介绍几个人的书单,比如李阳波、岳美中、倪海厦、JT叔叔、汤本求真等的书单,不过不是为了介绍书单,是为了了解这几个典型医家背后的体系,并且更多是了解他们医书之后其他的体系,同时也对他们书单做出点评,对于学习者,可能会走向什么方向。

三分医七分杂

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会觉得医术很重要,可是比医术更重要的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大部分能对医学讲出来格局的人,都是背后有更强大的体系认知,而医学的认知是他们的一个出口而已。关于这个观点,我在很早以前的一篇大医之道之中已经论述过了,如果从大医之道来看,经方学习者可以单独拿出来代表性的书籍是《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经》、《内经》等,而这个几本书后是专业性的几百上千本医书作为背书。

无学斋:大医之道和周易诸子百家杂学世界

大约下面几个人,我们看他的书单, 是让你知道人家背后的系统如何,知道背后的系统以后,即使你练不出来,大约也知道更高的境界是这样的。如果有经历,有时间,你也可以走出来自己的路子,而不是只是看过几本书之后,就说人家的体系不好。

比如是个操盘手,你是庄家,你出手抛货的是时候开始构建平台,如果你做的好,别人以为还是震荡吸筹,不是和你一起抛售,而你抛售别人却以为你要吸筹,然后准备拉盘,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愉快的到了半山腰就已经跑完了,而很多人还在持续给你拉盘,你抛盘好几个星期之后,还拉出一个大高点,这就不只是技术的问题,是你看人的心态,大约技术层面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其实伤寒经方也是这样的,你背后的知识库越强大,你能做出的准确判断越多,你也就越自信,比如一个小孩感冒,你能清楚知道,我现在用麻杏石甘汤,应该半天就退热,可是我用葛根汤,有机会也能退热,即使不退热,半日后麻杏石甘汤依然可以作为最有效的方剂,对于操作来说,这是最安全的策略。同样肠炎性感冒,如果我采用葛根汤是比较保险的策略,如果是热毒,大抵葛根黄连黄芩汤最有效,如果肠胃虚还有肠炎,能判断出来半天后症状,大抵甘草泻心汤,或者小柴胡家平胃散准备好。同样对于感冒,别人说小柴胡主证往来寒热,可我的系统中有恶寒发热、往来寒热、日脯潮热这三种点可以用,那么小柴胡在我手中的加减就可以有更多应对。这些技术不断练习成为日常意识之后,最需要的是心态的平和和冷静,你越平和,做出的判断越精确,这也就要求我们去涉猎更多的知识,因为一旦太急功近利,可能伤害的是自己。

信息茧房

我之前在文章说过,互联网时代在变,早期的互联网是信息共享,大抵时间就是有十几年时间,从WIN97开始,大家免费把所有资讯上传到论坛,在各个论坛中都是高质量的书籍和高质量的论战。很多人从中受益,这个时间跨度有十几年,可时代突变化,各种书籍已经无法共享,我们进入到了一个被量身定做的时代。

我们以为《楚门的世界》在互联网时代不可能发生。可是有一天《信息乌托邦》告诉我们,错了,我们生活在新的信息茧房,信息茧房已经提出来十几年,这本书大抵也是绝版书.如果你有心,你会发现算法的可怕,算法给你设定了一道铁墙,这道墙只有自己都看不到,并且不断强化,你每天的饮食,你的爱好,你刷出来的视频,都在强化这种量身定制。或许你已经无法突破,因为你接收不到与你相左的信息,信息的量身定制,你只有一条路走,还是别人设定好的。

在医学上也是这样,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接受到更多东西,没有,各种论坛的推荐都是偏向我搜索过什么,喜欢看什么,在什么信息上驻足时间久,相应的得到的推荐就多,即使看到了一两条意见相左的信息,也会因为认知的差异,直接判定为错误或者谬论,不经过大脑思考屏蔽,只认可符合我认知的,而这个认知又是被算法精确制导的。

说这个,就是希望有些人可以跳出来,不是去否定,而是通过更大的体系认识了解之后再作出判断,这个比你读多少百本医学书籍都重要,如果你方向错误,那后果可想而知。

破道

科学来自那儿,来自宗教经验的不断积累,而科学是破除宗教痴迷的利器;庄子也是,诸子百家是道学,诸子百家成就了庄子,可是庄子最终要破的就是诸子百家。我们关注医家背后的体系,就是知道源头来自那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论点,如果我学习这样的人,框架体系是不是能和他一致,还是意见相左,还是能相互包容。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位医家,能找到一些答案。

倪海厦的世界

(天纪时候推荐的书)

1、断易天机---武陵出版社---徐绍锦校辑

2、易程传

3、管骆相法

4、顾祥弘-飞星紫微斗数全书

5、紫微斗数全书---武陵出版社--南北山人

6、易经推命学--武陵出版社--吴明修

7、铁板神数--宋林出版社--徐宇农

8、罗经使用方法---隆泉书局(许绍龙。)

9、太清神鉴---武陵出版社

10、公笃相法---武陵出版社

11、麻衣神相附神相铁关刀)---武陵出版社

12、相理衡真---武陵出版社

13、周天易盘---武陵出版社--吴明修

14、罗经透解---竹林书局

15、中国绝学第3、8、9、10册

倪海厦医师推荐书籍(讲伤寒和金匮时候推荐书籍)

1伤寒论辑义 丹波元简

2证因方论 清 汪汝麟

3世补斋医书文集 陆九芝,傅青主,戴天章

4徐灵胎医书全集

5伤寒杂病论(台湾士林出版社)

6石室秘录 陈士铎

7黄帝外经 陈士铎

8伤寒论解说 大塚敬节

第三篇

優質的中醫書籍

1.黃帝內經 2.神農本草經 3.傷寒論 4.金匱 5.針灸大成 6.傷寒雜病論 7.千金要方 翼方(古籍部份)

近代優良中醫書籍

1.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四川唐容川字宗海著)

2.傷寒發微 , 金匱發微 (江蘇淮陰曹穎甫著)

3.傷寒論新義 , 金匱要略新義 (余無言著)

4.單穴治病選萃(人民衛生出版社)

5.疾病預測學 (楊力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6.經方實驗錄 (姜佐景著).

7.針灸大成 明朝楊繼州編寫.

8.思考中醫 廣西劉力紅教授著.

還有很多好的中醫書籍,在大陸出版我手邊有,我會陸續建議的. 還有許多海外孤本 ,極富學術價值 , 我就算說出來 , 大家也不容易找到 , 好像命中注定我會閱覽到 , 不要還不行 . 好累啊!! 想做好人也不行 , 想跟時醫ㄧ起同流合污也不行, 給自己這麼多的壓力 , 在海外又無奧援 , 好像是命運之神在控制捉弄我 , 想不幹都不行 , 不扛起復興中國正統中醫文化的工作都不行.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10年03月16日

倪海厦的书单,大约是不容易看出来体系,因为他的体系已经成熟,他对中医的理解都已经融合在他的课程里面。表面上我们看他的传承,是针灸上传承周作宇,路子也是比较传统,经方上以唐容川和曹颖甫为主线,接受的是姜佐景的传承,然后把各个体系融合到一体。

倪海厦,作为市场派的开拓者,不能说达到了完全成熟,你说对于很多细节的实战,他是不是比胡希恕更老道,不会的,胡老的书你越读越知道这是扫地僧的功力,一切藏在细节中。而倪海厦带给大家的是一种体系的重新认知,倪海厦读书应该是脑子很活的人,不是学究方式,并且他是从命理入手,你不能说他的周易和紫微斗数一定达到的唯一的高度,也不能说他的术数认知就是唯一正确的,山医命相卜这个体系太大,经历了几千年,还有些是宗派传承,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只能说各有长短。

倪海厦医学背后的体系就是术数命理,对于术数,确实是少数人的机缘,很多东西就是摆在大家面前,大家也不会相信。倪海厦的推荐的的术数书,是值得看的,特别是《中国绝学》这套书,确实价值可以,虽然里面为了秘传,隐去了很多东西。大约学倪海厦的医学最适合从《天纪》开始,因为这个是他中医的根系。从术数入手,加上开辟市场的第一代,其结果就是内经经络、针灸、伤寒经方相互融合,可他在体系已经开始批判和区分时方温病。区分时方和温病,算是有点矫枉过正,不过这种事情,就是需要后续者不断修正。

倪海厦讲伤寒和金匮之后,推荐的这几本书,是比较有价值的,其实是可以无理由全部收藏下来的,也是经方中的比较有代表的书。我们在这儿先不去点评医术,或者医学差异,这些都放在介绍完各个注家之后再来。我们在这儿讨论书,那么要补充一点的,就是倪海厦对传统经典很注重,对于本草这些内容,他能把甄权之类的医家都选用,早期为了本草下了功夫的(当然之后的JT确实在本草上比他更专业,不过开创者艰辛是我们不能想象的。)还有一点,就是倪海厦在课堂中偶尔提过一次,就是他阅读过大量的日本医学书籍,是有人专门买了一个书店,他可以在那里专门阅读,这也就是我们看到后来倪海厦很多方剂的认知,或者对西医用什么药,都是和日本古方派这些相似。对于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补充日本古方派的书籍。

最后倪海厦在网站上推荐的书,有没有人情世故,有的,哈哈,最后这篇推荐稿子,是倪海厦在讲完《仲景心法传讲》之后,同时,倪海厦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大抵对国内医学名家并不是很清楚。并且因为国内经方家都不在台面上,像胡希恕这样的人,没有书籍,那时候也没有被炒作起来,不可能被倪海厦了解。大约这也正是JT叔叔的体系可以和倪海厦互补。

你不能说倪海厦封神了,成了教主,写出来的方子都灵,你拿来用就可以,那么张仲景说的辨证论治就成为一句废话了。很多学医人,学院培养出来的西医思维,从事着中医的实践,随随便便读读倪海厦,然后把倪海厦的方子拿来套方,最后无一成功,然后站在那个位置上,就说倪海厦骗人,可是你忘记中医的第一条是什么,是辨证论治,不是见到病名套用倪海厦的方剂。倪海厦作为市场的开创者,很多东西并没有达到成熟的给普通人万能药的地步。倪海厦的所有做法,是把中医藏在家里的东西,怎么思考,怎么学医,怎么用药的思路拿出来给大家。对于很多复方,你不是套用他的方剂,而是看他怎么思考,思考之后,你有自己的方剂,如果按照倪海厦经典方就能治病,那么今天中医就不用学了,把各种病症做成数据库,然后放在电脑中,这样按照电脑套方就可以了。各个肿瘤患者,也不用辨证,直接套用倪海厦经典方就可以。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情,如果有这种好事情,仲景早就做了,何必历代医家强调辨证论治。

JT叔叔的书库

JT叔叔在他的《偷偷教》后面的课程中,有推荐过几十本书,不过那些书只能说是例行推荐,就是听完课后,老师说这几个人比较有代表性,回去可以看一看,可实际上这些书籍不能代表他的书单。

今天你想严谨的学习伤寒经方,并且走的是神农伊尹汤液经法这条路子(本草是切入伤寒经方很独特的点,这个确实是JT炒起来的),那么JT背后的体系你要了解,伤寒这个世界,很多是外行人进来托起来,内行人是走国医的路子,或者是时方的路子,伤寒论确实难懂。今天我们有这么资料,伤寒论如此成为显学,可是学院的老师,还有各位中医的话事人,嘴上都喊着仲景,可是能用仲景,能讲仲景的很难找;越是金字塔顶部,越是讲仲景多么伟大,方剂多么科学的空话。而正是因为伤寒论的顶峰难度,才让外行人痴迷,历代注释研读伤寒论大成的,多是孤零零的个体,这些个体找不到传人,不管你是内经解读伤寒论,还是本草伤寒方向,大抵每个人都是个体,没有什么中医世家,你看看经方名家的名字,黄元御、吉益东洞、唐容川、曹颖甫、汤本求真、胡希恕等(当人也有中规中矩的经方世家,把内经伤寒融合一体,比如丹波家族,比如陈修园、陈逊斋等),他们的智慧最后都是有缘人得到。而JT叔叔大约是外行人中收集这些信息情报最多的那个人,然后把这些罗列在他的讲课内容中。

JT以大学时期帮助别人做本草课题入门,几年间把几百本本草做了一个通读,我想做这样的课题一定是小组性质的,大约今天很多学生开始步入大学学中医时候,就可以开始做这样的分类统计,甚至外行的兴趣小组都可以。本草的文化不是给某个人的,作为本草文化,是最古老的传承文化。在这种分类对比方法中,把伤寒经方和时方有序的分离出来,这个习惯也带到了JT后来备课讲课之中。为什么说这么多,说这么多,是为了说JT叔叔的书单在他所有讲课的内容中,这个内容是就是在《慢慢教》中,很多人听慢慢教,大约也就是觉得JT讲课只是搬运一下书本知识而已,对于很多案例也就会跳过去了,其实JT的书单就是在他这些案例之中,他讲课的习惯,就是一定会点出来这个医家是谁,然后是怎么说,只要你用心,每次听课把这些书名、作者都记录下来,然后去搜索一下,你的书库慢慢就丰富起来。

目前来说,JT讲课中涉及的书籍,大约比任何一个市场派经方家都多,也比学院的研究者涉猎广,至于深度是另外一个问题,我想你读听他的课最主要就是获得这些书单,而这些书单你在医学院的课堂也不容易获得,因为学院以时方为主,对于本草、经方相关书籍的涉猎本来少。只是这个工程太浩大了,慢慢教持续了三年,一般人认真听下来,并且把这些资料整理起来,大约自己也就快老了,因为环境不允许我们大家做一件事,有现实压力,有讲课压力时候,收集资料的效率是惊人的,如果对于自学,大部分人做不到自律,并且还会眼高手低,大抵听半个月,就觉得自己比JT叔叔聪明,然后大发议论,JT叔叔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深度之类的,很多人也就被这些言论带偏。

我当时了解各种经方书籍的资料,有很多就是从JT讲课内容中,从他讲的案例之中,去找到《齐秉慧医案》、《谭述渠南游医案实录》这些相当冷门的书籍。如果真的学经方,大约有点板凳要做十年冷的意思,背后的书库要建立,而JT叔叔的书库,大约是你可以参照的捷径,当然他这个捷径是要你拐个弯,不是说我站在这里,什么东西都可以喂到嘴里。

鬼才的世界

(李阳波的书单)

其实我自己走的路子也是偏向李阳波,不是学李阳波,而是认知方式一样,第一学习从难到易。不过我们是何其幸,为什么这么说?好多是因为时代的因素,大抵因为动乱,文化突然断了三十年,这么多年,传承没有,清末民国的医学书籍几乎见不到,我想如果我在李阳波的时代,我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因为传承的断代,只能做出如此的选择。可是我们幸运的是,因为市场派的开拓,后人学习伤寒经方的时候,民国清末民国这段历史的伤寒经方家成为了我们的优势。这整整白送给我们一甲子的功力。我们看到李阳波的书籍中没有民国医家,其实不是他的责任,是他根本就不可能读到这些书。

好了,回头来继续看看李阳波的书单,他能读到的历代书籍,或者收集到书籍,就是清末之前的书籍,而这些书籍的思路都是历代时方家主导出版的,而李阳波是天赋极高,悟性极高的人,或许今天我们看来不过如此,可是他面对的是各种新鲜知识的冲击,然后经历过撤掉抛弃怪力乱神的时代,能突然转头以山医命相卜体系来自学研究中医,这本身在那时就是独一份。

李阳波医书书单,怎么用呢,大约今天很多人没有办法用,因为李阳波背后的体系太杂,而这个体系还不是医学上,是命相上的东西,可是直接看李阳波的书,似乎可以找到一个捷径,可最终学不会,如果会,和李阳波待在一起七年的刘力红早就把这个学问发扬光大了,可是并没有,并且引起很多歧义。关于医书和命相方面的书籍,我阅读整理过的,和李阳波大约有八成左右是重复的。依据我浅薄的个人意见,李阳波的伤寒论讲义、中医望诊讲记、五运六气讲记三本书,大约都不怎么适合初学者,中医望诊讲记中牵扯命相,提出了很多简便方式,类似当年各个电视台为了流量,做了很懂眼诊、手相等的诊断方式,你说有用吗,有的,但是你不了解后面的体系,不了解怎么解决问题,大约会造成一种变相的造神,也会给病人一种变相的恐吓。而伤寒论讲义是以五运六气来解读,而五运六气是参照术数天地人的方式生克来解读的。这种相互加锁的方式,大约一般的经方学习者是没有办法进入的。

对于李阳波的书,我是觉得,热衷传统文化,对于山医命相卜比较精通,可以延续这条路,我们终归还需要一些精英来做这件事情。因为今天市场派,已经越来越清晰的,把伤寒经方和黄帝内经理清了,两者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不用内经解读伤寒,已经是自学经方者共识;而李阳波的路子,正好相反,是把岐黄医家中欠缺的方剂重新补全。对于有术数的,或者经方学到五年后,其实李阳波的书单要看,大抵一开始我们对于经方和内经的态度是非黑即白,可几十年的功力淳厚之后,哪有什么门派之争,都能融合才是高手。只是当下社会,很多不是医术最后的成就天赋卓著,而是因为资质平平,却可以最终活下来,论资排辈,论的是年龄,所以很多医学的方向成了一锅浆糊,才这么容易被市场派经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李阳波背后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关注,我们今天很多都是看了三四本李阳波学生整理的书,就觉得李阳波体系太玄幻了,可是等你了解过李阳波的知识框架体系,就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八十年代,可以把《古今图书集成》中医学部分全部买下来,能有辆二百元自行车已经是财富的象征了,可他却用两千多元定制一套《道藏》,那时候定制一套《道藏》是出版社专门联系你的,是出版社的MVP。其实李阳波走的就是孙思邈说的大医之道,因为伤寒论、五运六气、命理、相术等都容易进了医学,解读伤寒论也是以五运六气方式。如果你是学古方派或者市场派经方的,会觉得这样很荒诞。同样你是学周易命理的,也会觉得这个方式有点偏激,毕竟在短时间内靠自己自学,并且体量如此之大,有点急功近利,今天我们看李阳波解读周易的文章,也能明白很多地方还是没有深入。可是李阳波在践行汉唐以来的大医之道,李阳波的经历告诉我们,真的是三分医七分杂,一个人短短十几年,阅读体量如此巨大的书籍,大约光是医学书籍,就已经是大部分望尘莫及,可是在这其中,医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对于这种人,专业的医术探索是基础层面的东西,并没有值得多少骄傲的东西。

我想,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这就是很多时候非黑即白的判断方式,大约很少有人能跳脱出大环境的约束,或者时代的约束,做到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很孤独的事情。从李阳波来说,大抵太相信人为的力量了,很多事情因为错失了,大抵不服输,会想在短时间内补回来。一些人说李阳波不懂法门,那你是不是可以把你懂得法门讲出来指正大家。在我看来,很多东西是时代的局限性,一个人能在那样的时代,要做一件大事,必然忍受各种白眼,到了四十年后的今天,你要是和李阳波一样专心在一件事情上,大抵也会别人耻笑。李阳波所进行的中医研究,本身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相比今天的市场经方派,看似不实用,还有点装神弄鬼,可李阳波开了这个头,是要有更有天赋的人,更耐得住寂寞的人传承下去,而传承这个方向,绝对不是李阳波身边的人,大抵身边的人是为了给这个世界保存资料,不让这些心血白流。

我们今天很多人因为李阳波的早逝,还有以刘力红老师的医术来断定李阳波的医术,这个是不对等的,怪才的天赋是不可能传承,你就是在他身边一百年,也不可能模仿他或者理解他。我想每个人的使命不一样,刘力红这样的人,大多不能拿奇才来对比,在芸芸众生中已经是高手了,并且在学院派师从陈治恒和陈亦人、邓铁涛,在民间又师从李阳波、卢崇汉,还专门把倪海厦请到学校讲《仲景心法传讲》。每一个人的心力和天赋都是有限的,大抵这个能做学问的都是社交恐惧症,不希望人家打扰,也不会浪费时间在人情世故上。而社交牛逼症就是有特殊的使命,会把各路人马请上舞台,演绎江湖情仇,你说刘邦什么都不行,可是人家手下有三杰,韩信、张良、萧何,其实我我喜欢看各种书信,以便了解人物性格。刘老师不是天才型的,可人家是专业学院毕业的,也是最努力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大抵没有人能像他们这样低下头不耻下问,把各路英雄带进我们的视野,这或许就是上天给他的使命。

国医的世界

岳美中中医书籍

讲究理法方药

学习中医,从方剂入手。方剂之祖为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好。

读《伤寒》 一些注家

《伤寒论》注释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可看尤在泾《金匮心典》,近人陆渊雷《伤寒今释》、《金匮今释》二书脱胎于日人汤本求真《皇汉医学》。

读《内经》 这就牵涉到文史哲的修养,古汉语文化的功夫。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著,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各家学说中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刘河间六书》为好。

金元四大家各有长处,他们的书都可以看。只是张子和太偏,不善学者,反而有害。

温病学方面,叶、薛、吴、王四家以王孟英著作为最好。《温热经纬》和《王氏医案》都需要细读精研。何廉臣的著作对温病也多发挥。何是温病学后起之秀,特别是继承了王孟英的学术思想。他的《重订广温热论》和《重订感证宝阀》为少见的好书。诊断确切,于舌诊尤其精到,用药熨贴,分析入微,文字清晰,说出了温病真象。

药物学方面,初起先看《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之后可看《本草备要》。

再深一点,可看《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至于《神农本草经》文字古奥,不大适合初学,与《内经》《伤寒》《金匮》合称四大经典。凡欲精研中医亦为必读书之一。

类书方面,清·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甚好。其他如《六科准绳》《张氏医通》《东垣十书》 。

学杂病以《医宗金鉴》为好,看妇科以《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为优。

我最喜欢仲景和东垣的书。

学药则先读张洁古《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继看《兰室秘藏》《用药法则》,再念张山雷《脏腑用药式补正》,再诵何廉臣《新编药物学》等。

学方则读《伤寒论》《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研经言》《经方例释》;看《金匮要略方论》《金匮心典》《王旭高医书六种》等,一脉相袭而来。

医案、医话也应当有所泛览,医案以《王孟英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为好,医话以《冷庐医话》《芷园医话》为佳。

文章来源:《岳美中医话集》

对岳老的简言

我们上面看了李阳波的书单,再来看岳老的书单,就觉得正常多了。可是自学经方的人,看到这些书也会摇摇头,毕竟这些书你读完了,大多还是不容易用伤寒经方开药,所以自学者也就没有人特别推荐这些书单。而对于学院派的,也不能按照这个书单来,里面大部分是古籍,读来也是晦涩。

岳老这种身份是大约就相当于古代的御医,因而他看到的病人,不是像李可的面对的病人,李可面对的病人是需要起死回生的。可岳老的书单无论怎么说,都算是正统。无法速成,特别对于经方学习者,里面一开始牵扯的时方书太多,在中医的传统文化中,这些书单是没有问题,在市场派这儿,过来人大多都会有点不屑。不过我是觉得,经方推荐书学习过了,你经方家还是要跳入到传统中医这个世界,那么把岳老推荐的书系统整理一遍,慢慢融合到经方体系中,这也是最正常的路子,不过这个路子大约多数人走不到,就是少数人也不会走到,就是你问今天站在顶端的话事人,也不可能像岳老这么老实的把这些书读完,今天我们虽然喊着经方来打击时方,可是岳老这样的时方国医没有了,那些话事人,或者讲中医的,大部分已经是现代医学,所谓的现代医学就是西医思维下中医。

国医这条路,相对来说,像是文化的传承,其实经方家不是不读内经,不读时方,而是读的更多,日本古方派从金元四大家的传承中反叛出来,能不懂时方吗;陆渊雷能不懂内经吗?不读内经怎么能天天大骂那些讲授理论课的;杨绍伊能不懂内经吗?人家老师是廖平,考据内经那是一等一的经学大师;胡希恕能不懂内经和温病吗?人家自己编写温病教材。只是对于我们今天学伤寒经方的人来说,前面有那么多座桥,我们顺便走捷径而已;到了最后,研究经方的,回来看内经一定也不比别人差,并且有的放矢,知道内经要走向那个方向,也知道内经可以为伤寒解决什么。请记住,伤寒经方今天不是反对的内经,是不赞成内经方式来解读伤寒经方,这本来就是两个体系(你说可以用内经解读伤寒吗?历代都在做,当然可以),大量的内经解读伤寒经方,就会进入时方的世界,会造成经方变成畸形儿,本来是独当一面的虎将,非要给他套上枷锁。

经方一旦成熟以后,回来读内经,回来建构岳老这样的体系,其实不难的,我不相信,一个人的智力可以把伤寒论这样的书啃透,会读不通内经。况且在伤寒经方熟悉的情况,内经的世界确实是一个助力。并且还不让你陷入历代儒家做学究的泥坑中。

小捷径

还有一个找书单的小捷径,并且是类书的,早期的这项工作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他们是得到优厚的资源,早期的历代名医大全都出自他们出版社。到了后来,其他各个出版社独辟蹊径,发掘清末民国的医家,比如学苑出版社、天津科技技术出版社、福建科学出版社社等,都会出版一些系列书籍,并且很多都是独家,也是这些年第一次完整整理出版,这些书是适合经方家去入手的。

还有一个方式,看一些比较著名医家的书,比如陈亦人、浅田宗伯、汤本求真、丹波元坚、矢数道明等人的书籍,在书的最后面都会罗列参照的历代注家,这些被罗列的注家本身就是就是经过人家认证的,是可以整理出来对比一下。

诸家

对于其他各派,我想都有自己的绝学,很多人问我有什么捷径,我想说真的没有,那些告诉你有的,就像是商场中的推销,只说好,然后一个东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可是医学那儿有这么容易,中医是天人之学,不要认为市场派推广,就让一切变容易了,只能说市场派的推广和教学,让大家的入场券变得极其便宜了。

你看我上面说的几个人,书单下来没有少的,就是书单少的,人家的背后体系,讲课涉及的医家那也是几百家。这也是我一下写中医自学,常以劝退的心情,为什么?因为我们今天都眼高手低,觉得中医无非是封建糟粕,没有那么难,大约随手学学就可以,自己怎么也是高学历人才,可是所有的高学历,在中医这儿,只能算是个婴儿,加上宋之后,医学宗派林立,已经成为了个大染缸,很多人还没有学伤寒经方,已经被时方染了一身黑。

对于其他的比较常听到的书单,我就不去详述了。比如《名老中医之路》中,每个医家都会介绍自己读书过程,喜欢读什么书,这些都是传统路子,会约束天才,可适合大众的选择。我之前也说过,中医是个江湖,走在江湖之中,就是按照江湖规矩来,天才是少数人的选择,天才要忍受寂寞,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诽谤。而对于李可的书单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当年李可读书,书是相当匮乏的,这样的情况下读书,大约书中的每个字都要咀嚼出来水才能行,实战过来的人,是有特别深刻的认知。对于黄煌这样的书单,不去过多评论了,毕竟作为新的经方话事人,有自己论坛,有自己团队,也可以随时为自己的书单做说明,并且有各个兴趣小组可以讨论,那你去找里面坚持他路子的人多交流就可以。

努力过才知道天赋多么重要

经方和操盘手很相似,都是注重实际操作,而这背后能不能成为高手,大抵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天赋,天赋是你努力过后,见识过高手,自己也久经沙场之后,才感叹天赋多么重要,老天厚爱是多么让人嫉妒的事情。有些东西就是需要天赋,这个天赋是认知能力高度。经方和股市操盘手一样,都是需要真功夫的,这种真功夫,还真的不一定在乎是不是科班出身,是看你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比别人认知技高一筹,是不是有天赋。

伤寒经方的江湖,有点像古龙小说的男主人公,出场的时候就是一等一的江湖高手,快意恩仇,天赋奇佳,大约黄元御、曹颖甫、胡希恕都是这样的特色,这种天赋还不能传承,伤寒的江湖多是断代,也没有那个可以世传下去,光是这一点,就不如时方有生存力。可是依然希望有人来做这件事情,大约未来这个世界越来越寂寞。不过因为这一批批的天赋医家,对于伤寒经方的阐述越来越清晰,普罗大众走进伤寒经方的路也越来越顺畅。

未完

作者 无学斋

全网同名,文章首发公众号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