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三清铁画钩,曹衣吴带兼刚柔;
唐宋遗风满壁是,堪称天下第一流。
“永乐宫”最为出名的当属其壁画艺术。这里的壁画胜在精美、盛大而且完整,不但融合了“曹衣似水,吴道当风”的唐宋绘画遗风,还结合了元代自身的绘画特点,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
“永乐宫”的壁画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这四座元代建筑中。其中,尤以三清殿内的《朝元图》,为重中之重。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殿堂,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壁画描绘的是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盛大场面,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气势恢弘,神韵流转,群神在行进中定格万千气象。
飞舞飘逸,满墻风动,历史在静默中诉说传奇过往。
下面一起来欣赏这绝世佳作吧。
把手机横过来看
《朝元图》上都是谁?
整个朝元图中,以八个高三米的主像为中心,各人物围绕主尊前后排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画中主像庄严肃穆,群像环立,形象丰满圆润,个个神采奕奕,天仙道人、三教九流,无一雷同,文臣稳健,武将勇猛,金童玉女眉目俏丽,主位神祗威严肃穆,或左顾右盼,或一脸正气,或若有所思,构建出严谨的道教系列仙班体系。
三清殿旧影
在朝元图构图中扇面墙正面是云气图除飞天外没有其他人物,其余壁画构图中八位主尊各率神祗众,东半部分为:东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四御之一的后土皇地祇和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北墙壁一位,是四御之一的中宫北极紫微大帝;东扇面墙外侧一位,是四御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西半部分为:西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白玉亀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西王母)和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北壁一位,为四御之一的勾陈星宫天皇大帝;西扇面墙外侧一位,是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
这八位主尊神祗,东西对称各有四尊,除东西扇面墙外侧的南极长生大帝和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为站立,其余六尊均坐在龙凤椅之上,他们率领大殿四壁诸位神祗构成“千官列雁行”的构图形式,各人物交糅杂错,相互掩映,人物多达二百九十二尊,其中男像二百六十三尊,女像二十七尊,飞天二尊。
除去无法考证的人物和身份较低的人物之外,其他神祗分别有,青龙、白虎、玄元十子、三十二天帝君、二十八星宿、天蓬大元帅、天猷副元帅、翊圣德真君、北极真武大帝、雷公、电母、雨师、雷部诸神、天、地、水三官、日、月、金、木、水、火、土、紫炁、月孛、罗睺、计都、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左辅、右弼、天罡、三台、三元、五岳、四渎、扶桑大帝、丰都大帝、十二元神、太极、明星、九疑诸仙、传经法师、四目老人、仓颉、孔子、紫光夫人、文昌帝君、太乙诸神、八卦诸神、仙曹、仙官、天丁、力士、神王、神将、太乙、侍臣、香官、内官,金童、玉女等。
下面按照不同墙壁的方位,来认识下各位神仙。
青龙和白虎
三清殿进大门两侧(南壁)分别是青龙(东侧)和白虎(西侧),在这里,青龙白虎既是守卫又是朝元队伍的后卫;而白虎君是水平最高的西壁东王公、西王母部队的后卫,是永乐宫壁画高水平的代表之一。青龙君的侍臣都是宋代文臣形象,白虎君的侍卫都是宋代武士装束。
西侧的白虎星君
东侧的青龙星君
看画面下方的“神兽”就能分辨。他们身上的华丽铠甲、戎靴因为奢侈的风气,大部分失去了原本的使用功能,成为表示礼仪的服饰。
西壁东王公西王母朝元队伍
这一壁丹青是三清殿中最为精彩之处,不管是整体构图还是单个形象刻画,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线条流畅飘逸,即使去掉颜色也是一幅不多见的水平高超的白描作品。
朝元图众多的代表形象,大多出于这一壁,其中又以众太乙和玉女最为出名。西壁以天崷副元帅和真武大帝开道,后面随从风雨雷电雷部诸神、八卦、十太乙、四值公曹、历代法师等等。看手法和细部布局,东西二壁为不同的人所绘,只是粉本是同一套,所以比较对称协调。
西王母
西王母左边端金色香炉的玉女旁,有穿着蓝色长袍的太乙真人,他戴的“通天冠”是冕冠以外级别最高的冠帽。
太乙真人
整个西壁的最左侧,有一位皱眉的女性形象,她是电母,她是整个三清殿壁画中,唯一戴耳饰的女性形象。
电母
东王公
在东王公右下方,有一位侧身穿红色长袍的神仙,他的背后打了一个白色的结下垂,这是为了走路时能压住裙摆,因为飘起来是很失礼的。
在东王公右上方,有一位手持羽扇的老者,他是孔子。道教里“尧舜周孔伊吕,昔诸圣贤,皆上擢仙职”,所以孔子出现在道教仙班里并不奇怪。
孔子
在孔子下方,画了三双眼睛的是仓颉,这里真的不是印花了。这些其实都是按照宋代民间士人的现实生活打扮的。
仓颉
东壁皇天后土朝元队伍《朝元图》的布局很有意思,一般东西墙对称的肯定是四御,但是四御是三位男性一位女性,在视觉上美感不够。为了取得绝对对称的效果,勾陈大帝和紫薇大帝被委屈安排到了北壁,与皇天后土对应的西壁让给了东王公和西王母(或称金公木母),这样一来美感十足而又显庄重!皇天后土下属诸神都赫赫有名,如扶桑大帝、五岳四渎、丰都大帝、天篷黑煞、十二元神、三元将军、城隍土地等,每个神仙都被建庙供奉,但在这里只属于下属。其中开道的天篷元帅和后卫的天丁力士刻画极为精彩。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穿着是整套唐代帝王的服饰,左侧不远处,有一位四目老翁,头戴东坡巾。
玉皇大帝右边主神是后土娘娘,在道教里掌阴阳,育万物,因此也被称“地母”(大地之母),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古时,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祭祀后土娘娘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这是晋南地区一种非常流行的信仰。运城市万荣县后土祠被认为是海内后土祠庙之冠,是皇家祭祀之源。
后土娘娘
后土娘娘穿着华丽的粉色凤头高履,鞋底边缘装饰有云纹:
离后土娘娘右侧五人的距离,是身穿白色曲领长袍的梓潼文昌帝君,他的形象很像包公,身上的服饰是宋朝百官的公服。
梓潼文昌帝君
整个东壁最左侧,是怒目圆睁,让人过目不忘的天蓬大元帅:
天蓬大元帅
北壁勾陈大帝和紫薇大帝朝元队伍居于北极紫微宫的紫微大帝是上天各星宿之主,主要侍臣以各星宿为主,有日月五行等十一曜、北斗七星、左辅右弼、二十八星宿等等。这一铺壁画对星宿的刻画非常精彩,如日星月星、金星水星和二十八宿等。壁画西侧靠近大殿后门部分同样受风蚀,损坏较严重。
紫微大帝
深蓝色长袍上能清楚的看到“龙、鸟、云”等纹样,和玉皇大帝身上的“十二章纹”一样。
勾陈大帝
西侧勾陈大帝队伍与东侧紫薇大帝队伍相对应,这里众多神祗以星宿为主,为了对称效果都拆开在两侧,如二十八宿、十二地支等。其他勾陈下属诸神还有天地水三官、南斗六星、历代传法经师等。壁画靠近东侧门边的部分受损严重,是几百年来北风所致。
勾陈大帝水袖袖口,能看到明显的“龟背纹”:
在勾陈大帝两侧,“二十八宿”的冠上都有动物的形象:
神龛西壁长生大帝和东壁救苦天尊队伍这两铺壁画面积有限,而主神又要与其他六位主神相一致,所以刻画人物有限,辅臣是玄元十子和四职功曹对称排列。但因为面积有限,所以画面容易控制,两幅画布局都极为生动,人物之间相互呼应。尤其是西壁长生大帝,完全是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翻版,而线条又比唐代凝练有力的多。
救苦天尊
两女相扶救苦天尊,天尊袖口衣襟处的“黑地唐草纹”清晰可见:
他的左侧有旁边一红一绿拿着仙丹和莲花的仙者,身上的图案是“五岳名山”:
《朝元图》壁画人物丰富,且众多人物手持不同的法器、供具,故而使用不同的勾线方式来进行表现,在壁画中大量的衣纹飘带,潇洒自如,运笔流畅,有的飘带更是长达三、四米之多,但是均一笔而就,中无断笔,这样的功力非常年积累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不能为之,如东扇面墙外侧南极长生大帝,从冕旒冠飘逸而下的飘带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南极长生大帝
三女在身旁两侧,他左侧背对我们的玉女,袖子上的宝相花图案很清楚:
神龛背面三十二天帝君
三清殿三清神龛背后是三十二天帝君,帝君都着冕服,但面部刻画都不同,并没有因为身份相近而流于程式化。
朝元图壁画,继承了魏晋南北朝、唐宋以来各个时期壁画的构图法则与表现技法,形成了元代寺观壁画自身的特点,成为那个时期寺观壁画的华章。
所有的人物服饰衣纹,宽袍长袖,满壁飞扬,正是“吴带当风”。虽然壁画中使用的勾线种类较多,但是主要还是以铁线描和兰叶描为主,在遒劲有力的铁线下,无论是主尊神祗,还是玉女武官的轮廓神态均饱满立体,毫无呆板之嫌,除去人物轮廓,其余如衣饰、飘带、兵器、香炉等等也都大量使用铁线描,突出了壁画整体庄重感。
在铁线勾勒出的庄重构图中,唐代大家吴道子所创兰叶描又为壁画加入了飘逸动感,由于兰叶描行笔中受力不均,所以线条粗细不均,使得壁画中的道仙飘然灵动,如为数众多的文官武将胡须、仙官随风舞动的衣袖、武将盔甲上的罩袍飘带等,可以给人以非常强烈的张力和动感,仿佛身临其境。
壁画在细微之处,采用沥粉堆金工艺,重点突出衣纹、璎珞、花钿、凤钗等饰物,沥粉勾填,华丽重彩,色彩炫目,富于装饰,使沥粉堆金与绚烂的色彩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壁画所采用的沥粉堆金工艺产生于汉代,滥觞于唐宋,在三清殿壁画的应用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色彩的使用中总体上壁画是以冷色系为主基调,如石青(蓝)、石绿(绿)等,点缀有朱砂(红)、石黄(黄)、铅粉(白)、赭石(赭)等暖色,依章法布局。在纷繁的色彩间,采用白色和中性淡色作间隔,使得画面更富于节奏感,很好的运用了各色彩的特性,构成朴实、庄重、色彩浓烈浑厚的画面。
以下多图预警,准备好流量
▼
【壁画中的神兽】
△ 青龙
△白虎
△ 孔雀
【衣饰】
△长袍上的青绿山水
【帽冠】
【鞋履】
貌似就看到这么一双“凉鞋”
【人物面部】
△ 注意胡须飘动的轻盈感
△ 发丝根根分明,舞动如火
△全图中唯一一个大背面的人
看谁的眼神更犀利
△冷漠脸
△拿扇子的小姐姐,眉清目秀
【更多细节】
光是云,就有十几种画法
示范如何画出一团火?
【器物摆设】
各路神仙,手中所持也有特点
青龙星君的剑
△官员手里常见的笏板
△斧头帮???不不不,这是4位天丁力士
△怀抱曲柄琵琶的金星
△拿着个玩具?
△拿着是仙丹?
△这是什么宝贝?
△无脸男拿着束莲花
△拿桃子的这位其实是木星
朝元图是谁画的?
看了这么多,估计很多人想问,这绝世佳作到底是谁的作品?
史册上没有任何纪录,不过还好,作画人自己留下了名字。
在三清殿扇面墙上有两处题记,一处在扇面墙东上端,题有:“河南府洛京勾山馬君祥 長男馬七待詔把作正殿前面七间 東山四間 殿内斗心東面一半 正尊雲氣五間 泰定二年六月工筆 門人王秀先 王二待詔 趙待詔 馬十一待詔 范待詔 魏待詔 方待詔 趙待詔”。另一处在扇面墙内侧云气壁画西下处:“河南府勾山馬七待詔 正尊五間 六月×日工畢 雲氣”。
由这两处题记可以看出,三清殿的东半部分壁画和扇面墙云气图是由来自河南洛阳以马君祥为首的画班绘制完成。而西半部分壁画未见有任何题记,这个现象比较奇特,因为众多学者普遍认为西半部分壁画的绘画技法和东半部分壁画明显是不同的,可以理解应当为两个画班分别创作,为什么西半部分壁画无题记?
根据晋南现存元代寺观壁画的题记分布位置来看,西半部分最有可能出现题记的位置位于西梢间壁画上的某处,但是很遗憾,在西梢间“白虎君”壁画的东侧上方有大片后世修补的墙面,有可能原先的题记在补绘时被抹去了。原先的一拨画师的名字也许就这样被彻底抹去。
虽然无法得知三清殿西半部分壁画是何人创作,但是对比兴化寺元代壁画《弥勒佛说法图》、流失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晋南元代壁画《平阳府朝元图》会发现二者与永乐宫三清殿西半部分《朝元图》风格很相似,据此有学者认为这些壁画使用了相同的“粉本”或者是有技艺传承、交流的画班先后参与以上壁画的创作。
出自同一粉本的平阳府朝元图(现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在元代开始,寺观壁画开始衰落,很多的文人士大夫对于壁画的创作不屑一顾,虽然朝元图并非是宫廷画师或大家之笔,但是站在这浸透了往昔荣光的大殿里,面对着这气魄宏伟、色彩浑厚的鸿篇巨制,总有一种时光凝固的感觉,让人想象着这个地方站立着画工、伫立着脚手架,以及回荡着暮鼓晨钟的悠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