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中,唯独乾坤二卦比其他卦多了一段繇辞。
分别是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
《乾(建)》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巛)》用六:利永贞。
那么,这个“用”究竟是什么意思,九和六又要怎么用呢?
不妨细品。
一、通与用
与通行本《周易》不同的是,在帛书本《周易》中,这两个“用”字都写成了“迵”。
“迵”和“用”本互通。迵的古音属定母东部,用的古音也属东部,音近故可相通。
但是,这两个字虽然读音相近,意思却是不一样的。
用,可施行也。—《说文》
迵,达也。—《说文》
作者究竟是想表达哪个意思呢?
综合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作者用的本字应该是“迵”。
原因如下。
二、迵与通
第一,在帛书本《建(乾)》卦爻辞中,还有一句“潜龙勿用”,里面的这个也“用”字,写法明显和“用九”和“用六”的用字不同,可见作者写的是不同的两个字。
第二,“迵”的意思,是通达之意。
《玉篇》就说:
迵,通达也。
《太玄经》中也说:
“中独达,迵迵不屈”。註云:
迵,通也。中心冥冥独达,故通而不尽。
“通”的意思明显与乾坤二卦更加吻合,因为这两卦的彖辞一开头都是“元亨”。
亨,同样也是通达,亨通之意。
亨,通也。—《正韵》
第三,易传《系辞》云: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通配四时。
明确提出《周易》蕴含变通之道。《泰》卦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和《复》卦的“反复其道”,也都明确指出了这个物极必反的道理。
巧的是,《左传》中引用“用九”“用六”这两句繇辞的时候,分别指出《乾》的用九实际上就是《乾》之《坤》,《坤》的用六实际上就是《坤》之《乾》。乾和坤,正好是卦象完全相反的两卦,一个极阳,一个极阴,正合于物极必反,穷则变通之理!
综上所述,《周易》的作者原本说的必然是“迵九”和“迵六”,不是用九和用六!
三、通天下一气耳!
“迵九”和“迵六”,是《周易》变通之道的纲领性总结。
迵,是变通。
九,特指的是阳气。
六,特指的是阴气。
易以道阴阳,阴阳之气,需要往来变通才能通达。
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
《周易》里的“亨”,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描述天地阴阳之气交通的专用语。
北大汉简《节》就说:
日至卌六日……天将下享(亨)气。——《节》
这是说冬至之后四十六日,正月立春,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故曰“天将下亨气”。
巧的是,《周易》里的《泰》,正是一个正月之卦,上卦为坤,下卦为乾,卦辞曰“小往大来”,地气上升而天气下降,“天地交通而万物合同”,所以彖辞也说“吉,亨!”卦名“泰”,正是通泰,通达之意!
与之卦象完全相反的《否》卦,上卦为乾,下卦为坤,卦辞也恰好相反说“大往小来”,天气上升而地气下降,“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故卦名为“否”,是闭塞不通之意!
《周易》之通,你通了吗?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之《周易》说文解字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