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写的《我们的孩子》。
一听名字会让人以为,这是一本教育学专著,其实却是一本社会警示录。
作者通过对自己亲身生活的一个叫克林顿港的美国小城市生活的白描,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试图呈现美国社会在将近60年里的变迁图景下,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也间接回答了我们中国人现在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怎样的社会
才是阶级固化的社会?
寒门再难出贵子
已经成为可怕现实了吗?
01
先来看看这本书讲了什么?
“全书开篇,作者以一种田园诗般的笔调,缅怀了上世纪50年代他生活的典型美国小镇——克林顿港。
出生于1941年的作者,在克林顿港接受的中学教育,同班同学的家庭背景覆盖了不同阶层,有当地首富、也有来自黑人移民家庭、普通草蓝领家庭的孩子。
那时,不论出身于什么家庭背景,考上大学的概率都差不多,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近四分之三的同学的受教育程度要高于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在社会经济的阶梯上攀登得比父辈更高。
到了书的后半部分,时间推进到21世纪初期,作者发现这种教育平等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无论是经济安全、家庭结构和养儿育女,还是在学校教育和邻里社区内,阶级差异都表现得壁垒分明”。
再放眼整个美国社会,出现了财富的极度分化,穷人越来越穷,富人阶层的门槛越来越高。他认为这种阶级固化很有可能给未来美国社会,无论是在民主制度上,还是经济上,都带来严重的发展障碍。”
书中的案例极具代表意义。他举了一个当地首富家庭的例子:
“这个家庭的孩子在60年代虽然也考入大学,但是显然没有什么天赋,平平淡淡过日子,后来在家族信托基金的保护下安稳退休,安然度日。家庭财富就这样保护着他,使他不致因生活的碰壁而伤痕累累,但这份财富又绝非那种可以助他一飞冲天的跳板。”
作为对比的是蓝领家庭的案例:
“这些家庭的孩子,有的甚至父母的学历只有小学,但他们或者通过社区帮助,或者因为自身在运动天赋上的努力,也进入了大学,后来有人成为牧师,有人成为政府官员,等等,实现了阶层跨越。”
书中不仅仅有案例,还有数据对比分析:
“在最终的统计数据中,作者把在当年大概1000多位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在当时这些同学成年后所处的阶层,跟初始家庭的阶层相关性不大。”
可是到了21世纪初,整个情况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应了中国老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有一个非常惊悚的数据:在克林顿港,自1990年后的20年后,儿童贫困更是一路飙升,1999年时只有10%,2013年就已经增至近40%。
作者对此也给出了很多解释:
一是由于社区分层变得严重,穷人区和富人区不仅割裂,而且条件天差地别;
二是随着观念的变化和妇女解放,全职妈妈已不再是主流,家庭教育和陪伴减少,特别是穷人家庭,因为经济压力,父母能给予孩子的陪伴时间更少,孩子走人生歧路的概率更高,比如未婚先孕等等,造成恶性循环;
三是经济实力强的家庭能在各种教育资源上进行更高质量的投入,比如更多课外教育资源、选择更好更贵的学校;
最终这些原因综合起作用,就造成了贫富两个层级越来越大的撕裂。
针对这些原因,作者也提出一些对策,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为此承担一些责任,比如国家必须补贴社区大学、贫民区学校等代表教育平权的学校;社区应该为贫穷家庭提供更多的日托服务,对贫穷家庭性教育要提前介入;有识之士应该发扬共享精神,努力平衡各类学校的教育资源,等等。
02
读完这本书,我舒了一口气,因为与美国相比,之前如野火般开始在人群中传递的关于中国阶层固化的焦虑感,显然还不成型。
在当下中国社会,阶层跃升的通道其实还远未封闭。
21世纪初美国的阶层固化、阶层封闭要严重得多的多。
就说几件最显而易见的事:
首先,就我和我身边朋友的感受而言,在中国大城市,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富人区和穷人区划分。
当然城里存在着个别的所谓天价别墅区或者城中村蜗居这样两极化的区域,但占大多数的普通住宅中,还远远谈不上什么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差异。一般而言,只要在城市能立足下来,目前基本不存在泾渭分明的阶层隔离。
第二,教育资源的确开始出现贫富分配不均,但没那么悬殊。
最近这10年,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只要父母稍微有心,就可以在网上搜到各种廉价的甚至免费的教育资源,而且质量相当不错,连学钢琴这种比较精英的教育资源都能找到。这让刚刚开始冒头的资源不平衡的矛盾变得没那么尖锐。
当年的美国可没这么好命,不像我们,正好碰到技术革命改变生活的契机。
第三,国内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没出现明显的世袭倾向。
也就是说孩子想就读国内985、211这些名校,并不需要父母也出身这些名校。而美国,Legacy录取制度是被各大学明文规定并力推的,如果你父母的任何一方从美国的一所大学毕业,你进入同一所大学的机会将会明显增加,这被称为校友子女优惠录取。
那些叫嚷着中国阶层固化已然来临的人,可以休息一下了。
跟美国一比,我认为现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更像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的社会状态,对大部分人来说,在城市里面,还没有出现悬殊的贫富差异,中国城市中产阶级家庭面对的未来发展根本没那么悲观,不仅是我们这一代,就连我们下一代的孩子,阶层跃升的通道离闭锁还远着呢。
03
前段时间,我推送了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恐怖预言:“佛系”青年越多,经济越易衰落后,发现有大量朋友留言——
这些留言,表达了一个差不多的观点:
不是我们想佛系,是社会逼我们佛系!
在大城市挣的钱都不够买房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
因为房价贵,我这辈子都超越不了阶层了,我的孩子也没有超越的希望,我们的上升通道都被房价锁死了!
这个社会已经通过拥有房子的套数进行了阶级分层,又通过房价进行了阶层固化,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希望了,这就是制度的错、政府的错!
就是看完这些评论,才让我忍不住把这本书翻出来给大家讲讲:
按照你们这个逻辑,美国更加是个没有希望的国家,美国梦早就崩塌了,但人家真的已经面对阶层固化的困境,都没这么自暴自弃,我们明明还有大把通过自身奋斗改善境遇的机会,为什么这么容易被阶层固化的论调煽动?“寒门难出贵子”为什么这么轻易就入耳入心?关键还在我们自己的心态不对。
我试着给发表上述观点的人群做一个不一定准确的画像:
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或者刚刚新婚的小夫妻
在一线城市立足不久
月工资在五六七八千上下
租房居住
没有孩子或者准备生孩子或者孩子刚出生不久
想买房甚至想买学位房
本来这种奋斗目标非常正能量,但遇到现在这样的楼市,很受打击,几个来回后就认为自己已经被社会抛弃,自己和下一代的社会阶层已经被锁死——不觉得这个结论下得很荒诞很无稽吗?
我承认现在房价高得离谱,买不起房已经快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但你的人生真的会因为没有一套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子就被打上底层标签了吗?
我也是出身于一个北方内陆城市普通家庭,和千千万万的读者一样,我也是大学毕业后工作、奋斗、创业,到如今还是租房住,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啊。
还是上面这个人群,解析一下他们现在这个阶段的状态:
大家可能是从农村或者县城,通过教育机会来到城市,甚至来到一二线城市
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大学毕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虽然还买不起房,但是可以租房子,甚至可以规划着买一套小房子
……
这样的状态难道不正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吗?哪一点让我们绝望到只能缩在龟壳中佛系?
所以对大家建议还是:不要把拥有一套房子看得太重,尤其是学位房。
我反复说过,学位房,对大多数城市家庭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除非你很有钱。
其实学位房附带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用买学位房的钱购买到——
把准备投入学位房的资金分成三份:
第一份,是让孩子在初级教育阶段尽可能拥有一个较好的收费教育,就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交多一点钱,比如说我儿子就是在一个私立学校,没有国际学校收费那么贵,但教育理念还不错;
第二份钱,投入到孩子的课外教育中,当然可以充分地去利用现在的网络教育资源,既省钱又有质量,比如我们公司开发的“飞慕课”平台(可搜公众号),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家长能够获取廉价的、甚至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份钱,帮孩子存起来,为孩子未来的高等教育提前准备,哪怕今年孩子还在上幼儿园。
我觉得,这是目前应对未来可能的阶级固化最实际可行的办法。
我可以明确地表态,我反对佛系,也反对让孩子佛系,尤其反对因为买不起房,干脆把原本应该努力为自己、为孩子、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间,全部放在抖音、王者荣耀和煲剧上,我反对这种没有担当的佛系。
04
评论里还有一种论调特别扎眼——
佛系难道等着当韭菜吗?国家号召大家生孩子,不就是培养新韭菜嘛?
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好笑的是这种人以为自己佛系了就脱离了当韭菜的命运了,躲龟壳里刷抖音、打王者荣耀、煲剧,不亦乐乎,结果其实已经被另外一帮割草的人(开发这些“奶头乐”的人)割了还不知道,气的是这种人明明是自己封死了自己、连带自己下一代人的上升通道,还要怪天怪地怪社会。
说实话,当韭菜也是看资格的,试问你走上社会才多久?有被收割的可能吗?那些因为P2P爆雷把所有积蓄化为乌有的,那些15年因为融资融券太贪心被爆仓的,的确是被收割的韭菜,但那些人都是有资本的。
你起码得先挣到点钱,才能成为准韭菜吧。
当准韭菜也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先成为准韭菜,再通过学习保护自己不被收割,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谁都不想当韭菜,不能因为自己面临被收割的可能,就根本不去努力,这叫因噎废食。
如果以为“无为”就能不当韭菜,那这脑回路就实在太清奇了,最后恐怕只会变成“佛系杂草”,被那些从来不打游戏也不玩抖音的人无声收割。
当然,中国还有三四亿的贫困人口,他们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关注,政府的关注,不在我今天讨论之列。
作者简介:孙明展,候选北美精算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创必承创始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孙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