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学礼堂关注我们
王鍔
摘要:《江蘇文庫·文獻編》第一批成果38冊,收錄經部總類10部,《周易》類107部,總計117部。《周易》類收錄三國時期吳國1人著作1部,宋代6人著作6部,元代1人著作2部,明代23人著作22部,清代66人著作76部,合計97人著作107部,1034卷。《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周易》類著作,是《四庫全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6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62%,《續修四庫全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42%,《皇清經解》收錄《周易》類著作的5倍,《皇清經解續編》收錄《周易》類著作的3.5倍,《山東文獻集成》收錄《周易》類著作的四倍多。《江蘇文庫·文獻編·經部·周易類》的編纂,具有名家輩出、名著涌現、家學深厚、研究精深、傳承有序和提要鉤玄等特點,這充分體現了江蘇省的文化軟實力,是延續江蘇文脈的重大舉措,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工程。
關鍵詞:江蘇文庫 文獻編 經學 周易
《江蘇文庫·文獻編》已經出版38冊,其中收錄經部總類10部,《周易》類107部,合計117部。就《周易》類而言,收錄的107部究竟包括哪些文獻?影印這些文獻時依據的版本如何?與《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等大型叢書收錄的《周易》類文獻相比,這些文獻有何特點?能否體現江蘇文脈?在中國文化傳承中,在《周易》研究史上,這些文獻的地位如何?有何學術價值?就以上問題,我們從《周易》類收錄的文獻、與《四庫全書》等叢書的比較、《周易》類文獻的特點等三個方面,略加申述。
一、《江蘇文庫·文獻編·經部·周易類》收錄文獻概況
《文獻編》經部總類、《周易》類是“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的第一批成果,總計38冊。其中經部總類收錄清姜兆錫《九經補注》88卷、沈淑《經玩》20卷、程際盛《稻香樓雜著》7卷、莊存與《味經齋遺書》41卷、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245卷、丁晏《六藝堂詩禮七編》16卷、丁壽昌《丁氏叢稿》10卷、王仁俊《十三經漢注》不分卷、潘任《希鄭堂叢書》12卷、民國唐文治《十三經讀本》271卷,總計10部711卷。
《周易》類收錄自三國吳至清代江蘇人研究《周易》的著作107部,具體列表如下:
《周易》類作者、書名、版本表序號
朝代
作者
書名
卷數
影印版本
1
三國
陸績
京氏易傳注
3
南大圖書館明代新安程榮校本
2
宋
劉牧
易數鉤隱圖
附遺論九事
4
《通志堂經解》本
3
胡瑗
周易口義
13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
朱長文
易經解
5
明崇禎4年刻本
5
李衡
周易義海撮要
12
《通志堂經解》本
6
都絜
易變體義
12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
吳仁傑
易圖說
3
《通志堂經解》本
8
元
俞琰
周易集說
13
《通志堂經解》本
9
俞琰
讀易舉要
4
南圖藏清抄本
10
明
薛甲
易象大旨
8
上圖藏明嘉靖40年刻本
11
歸有光
易經淵旨
3
雲大圖藏清乾隆歸朝煦玉鈅堂本
12
張元蒙
讀易纂
6
北大圖藏明萬曆10年刻本
13
姜寶
周易傳義補疑
12
國圖藏萬曆14年刻本
14
徐師曾
今文周易演義
13
國圖藏明隆慶2年刻本
15
孫應鼇
淮海易談
4
南圖藏明隆慶間刻本
16
張獻翼
讀易紀聞
6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7
管志道
周易測六龍解
附東溟粹言
2
萬曆21年甘士價刻本
18
唐鶴徵
周易象義
4
天津圖藏萬曆35年純白齋刻本
19
焦竑
易筌
7
中科院圖藏明萬曆40年刻本
20
錢一本
像象管見
9
北大圖藏萬曆32年刻本
21
吳默
吳因之易說
6
上圖藏萬曆刻本
22
高攀龍
周易孔義
3
無錫市圖藏明崇禎9年刻本
23
繆昌期
周易九鼎
17
南圖藏明天啟刻本
24
吳桂森
周易像象述
10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5
孫慎行
周易明洛義
5
國圖藏明萬曆止躬齋刻本
26
項煜
易經奇英
1
上圖藏明刻本
27
鄧伯羔
古易詮
29
南圖藏明萬曆26年刻本
28
汪邦柱
江柟
周易會通
12
北大圖明萬曆45年刻本
29
鄭敷教
周易廣義
5
北大圖藏清康熙23年刻本
30
智旭
周易禪解
10
《續修四庫全書》本
31
張溥
易經注疏大全合纂
附周易繫辭注疏大全合纂
69
上圖藏明崇禎7年刻本
32
清
歸起先
易聞
13
上圖藏清乾隆60年刻本
33
徐開任
易經通論
1
東北師大圖藏清抄本
34
丁鼎時
吳瑞麟
周易本義正解
23
南圖藏清康熙32年賜書堂刻本
35
孫宗彝
易宗集注
13
中科院圖藏清康熙29年刻本
36
陳瑚
周易傳義合闡
12
上圖藏理學社校刊本
37
戴虞皋
周易闡理
4
清華圖藏清剡藻堂抄本
38
張蘭皋
周易析疑
16
南圖藏清乾隆梅花書屋刻本
39
浦龍淵
周易通
10
湖北省圖藏清康熙10年刻本
40
浦龍淵
周易辯
28
上圖藏清康熙刻本
41
喬萊
易俟
19
南圖藏清康熙刻本
42
朱約
易經引事
4
國圖藏清康熙刻本
43
楊名時
周易劄記
2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4
楊名時
易義隨記
8
上圖藏清乾隆刻本
45
夏宗瀾
易卦劄記
1
國圖藏清抄本
46
張德純
孔門易緒
17
江西省圖藏稿本
47
朱澤澐
易旨
附周易學旨餘義
5
南圖藏清道光刻本
48
任啟運
周易洗心
9
清乾隆47年襲芳軒刻本
49
唐一麟
周易曉義
1
中央黨校圖藏稿本
50
惠士奇
易說
6
《皇清經解》本
51
貢渭濱
易見附易見啟蒙
12
北大圖藏清乾隆24年刻本
52
薛雪
周易粹義
5
蘇州市圖藏清抄本
53
楊方達
易學圖說會通
8
中科院圖藏乾隆3年刻本
54
楊方達
易學圖說續聞
1
上圖藏清乾隆刻本
55
沈起元
周易孔義集說
20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6
張敘
易貫
15
遼寧省圖藏清乾隆21年刻本
57
程廷祚
大易擇言
36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8
程廷祚
程氏易通
14
中科院圖藏清乾隆12年刻本
59
惠棟
周易述
20
南圖藏清乾隆25年刻本
60
惠棟
周易本義辯證
5
稿本
61
惠棟
易漢學
8
《皇清經解續編》本
62
朱宗洛
周易觀玩篇
13
上圖藏清抄本
63
瞿鈺
周易通釋
6
國圖藏清乾隆42年刻本
64
孫星衍
孫氏周易集解
10
湖北省圖藏《粵雅堂叢書》本
65
沈大本
讀易日抄
54
上圖藏稿本
66
張恵言
周易虞氏義
9
復旦圖藏嘉慶八年刻本
67
張恵言
周易虞氏消息
2
復旦圖藏嘉慶八年刻本
68
張恵言
劉逢祿
虞氏易言
虞氏易言補
3
北大圖藏清抄本
69
張恵言
易義別錄
14
《皇清經解》本
70
蘇秉國
周易通義
23
南圖藏清嘉慶21年刻本
71
臧庸
周易鄭注序錄
1
南圖藏清嘉慶24年刻本
72
焦循
易章句
12
上圖藏《雕菰樓易學》本
73
焦循
易通釋
20
上圖藏《雕菰樓易學》本
74
焦循
易圖略
8
上圖藏《雕菰樓易學》本
75
焦循
周易補疏
2
上圖藏《焦氏叢書》本
76
吳德旋
周易本義參疑
6
國圖藏清初月樓刻本
77
汪景望
周易繹傳
9
上圖藏清道光刻本
78
謝希曾
學易指南
5
國圖藏清道光十六年刻本
79
朱勳
讀易集說
1
上圖藏清嘉慶22年刻本
80
宋翔鳳
周易考異
2
《皇清經解續編》本
81
王甗
學易五種
14
北大圖藏清道光2年刻本
82
胡嗣超
易卦圖說
6
國圖藏清道光刻本
83
許桂林
易確
21
中科院圖清道光刻本
84
馮道立
周易三極圖貫
8
南圖藏清咸豐西園刻本
85
朱駿聲
六十四卦經解
8
浙江省圖藏稿本
86
劉寶楠
易古訓
1
上圖藏稿本
87
徐堂
周易考異
1
國圖藏稿本
88
韓怡
讀易傳心附圖說
15
南圖藏清嘉慶13年刻本
89
戴棠
鄭氏爻辰補
6
國圖藏清道光29年刻本
90
徐鼒
周易舊注
12
南圖藏清光緒26年日本刻本
91
楊長年
慎獨齋讀易省心錄
5
南圖藏清光緒8年刻本
92
丁晏
周易述傳
2
復旦圖藏清《頤志齋叢書》本
93
丁壽昌
讀易會通
8
上圖藏稿本
94
陳壽熊
陳氏易說
5
上圖藏清光緒21年木活字印本
95
史褒
周易補義
6
上圖藏清光緒17年刻本
96
陳堅
周易虞氏大義釋
5
南圖藏清稿本
97
狄子奇
周易推
6
湖北省圖藏稿本
98
金士麒
易義來源
4
南圖藏《刻鵠齋叢書》本
99
強汝諤
周易集義
8
復旦圖藏《求恕齋叢書》本
100
楊以迥
周易通解
6
上圖藏清光緒20年刻本
101
莊忠棫
周易通義
16
復旦圖藏清光緒6年刻本
102
吳麗生
讀易一斑
4
南圖藏《鎮江叢書》本
103
吳翊寅
易漢學考
附 易漢學師承表
3
湖北省圖藏廣雅書局刻本
104
何其傑
周易經典證略
11
湖北省圖藏《景袁齋叢書》本
105
田毓璠
易例類徵 續編
4
國圖藏抄本
106
羅振玉
敦煌古寫本
周易王注校勘記
2
南圖藏本
107
張道義
周易本解
1
上圖藏清光緒26年石印本
就上表所列可知,《周易》類
107部著作中,收錄三國時期吳國人著作1部,3卷,宋代6人的著作6部,49卷;元代1人的著作2部,17卷;明代23人的著作22部,241卷;清代66人的著作76部,724卷,合計收錄江蘇籍學者97人的著作107部,1034卷。
《江蘇文庫·文獻編》在影印《周易》類時,本著看人、看書、看版本的原則,從數百種江蘇籍學人研究《周易》的著作中,精選出107部。每部著作盡可能挑選好的版本,據以影印。107部著作中,符合國家善本標準者有67部,占63%;其中稿抄本有18部,占16.8%。部分文獻或版本,是首次影印刊佈。
二、《文獻編·經部·周易類》與《四庫全書》等的比較
清代康熙朝以來,由於帝王對儒家文化的重視,先後有學者編纂經學研究叢書。如徐乾學編纂的《通志堂經解》,就收錄江蘇徐州人劉牧《易數鉤隱圖》3卷、揚州人李衡《周易義海撮要》12卷、昆山人吳仁傑《易圖說》3卷,蘇州人俞琰《周易集說》13卷等。此後,阮元編纂《皇清經解》、王先謙編纂《皇清經解續編》,收錄江蘇籍學者研究《周易》的著作就更多。
就叢書而言,對後世影響最大者,莫過於清乾隆朝編纂的《四庫全書》。我們將《江蘇文庫·文獻編·經部·周易類》收錄的著作,與《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皇清經解》《皇清經解續編》以及孔孟之鄉山東編纂的《山東文獻集成》進行比較,以便反映《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數量及其特色。
《文獻編·經部·周易類》與《四庫全書》等比較表序號
叢書名稱
《周易》類數量
1
《江蘇文庫·文獻編·經部·周易類》
107部
2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周易類》
159部[1]
3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周易類》
173部[2]
4
《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周易類》
222部[3]
5
《皇清經解·周易類》
15部[4]
6
《皇清經解續編·周易類》
22部[5]
7
《山東文獻集成·經部·周易類》
25部[6]
《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修四庫全書》三部叢書收錄自漢代以來至清末、民國時期全國學者研究《周易》的著作。就收錄《周易》類著作的情況看,《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著作,是《四庫全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67%,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62%,是《續修四庫全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42%。《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修四庫全書》三部叢書收錄的範圍是全中國,《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範圍是現在江蘇省行政管轄區域,就《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江蘇籍學者研究《周易》的著作來看,說明江蘇歷代學者對《周易》研究的重視。
《皇清經解》《皇清經解續編》兩部叢書,主要編選清代學者研究儒家《十三經》以及“小學類”的著作。《皇清經解》收錄清代學者研究《周易》的著作15部,《皇清經解續編》收錄22部,合計37部,江蘇籍學者的著作就有22部,占60%。《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江蘇籍清代學者66人研究《周易》的著作76部,是《皇清經解》收錄《周易》類著作的5倍,《皇清經解續編》收錄《周易》類著作的3.5倍。《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周易》類著作,是《山東文獻集成》收錄《周易》類著作的四倍多。
就《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周易》類著作而言,《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修四庫全書》《皇清經解》《皇清經解續編》等主要叢書收錄的江蘇籍學者著作,幾乎是一網打盡,又搜集補充數十部,集中呈現了江蘇籍學者研究《周易》的主要面貌和“文化江蘇”的整體景觀。
三、從《文獻編·經部·周易類》看江蘇文脈的特點
《江蘇文庫·文獻編》是“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收錄歷代江蘇籍學者的代表性著作。就《江蘇文庫·文獻編·經部·周易類》收錄的著作來看,主要有以下特點:
1.名家輩出。中國自唐宋以來,隨著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江南地區,文化迅速崛起。尤其是江蘇地區,自宋代至清末,是中華文化最為繁榮的區域,在經學、史學、文學和藝術研究等方面,一直處於中國領先地位。就《周易》研究而言,名家輩出。宋真宗時期,徐州人劉牧官至太常博士,專門研究《周易》,著有《新注周易》11卷、《卦德通論》1卷、《王弼易辨》2卷、《注周易》7卷等,今僅存《易數鉤隱圖》3卷。劉牧繼承陳摶象數派《易》學,謂九數為“河圖”,十數為“洛書”,主張“形由象生,象由數設”,重視天地奇偶之數,認為數是宇宙的本原,以此來解釋卦象,影響甚大,是宋《易》象數學派的代表人物。如皋人胡瑗,世稱“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伊川程頤從其受業,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其他如蘇州人朱長文、揚州人李衡、鎮江人都絜、蘇州人吳仁傑等,都是宋代研究《周易》的名家。元代蘇州人俞琰、明代南京人焦竑、蘇州人歸有光、張獻翼、無錫人高攀龍、常州人錢一本、南通人孫應鼇等,精研《周易》,講學傳授,皆是《周易》研究的代表人物。
及至清代,江蘇研究、刊刻和傳播《周易》的學者更多。南京人程廷祚、徐鼒,蘇州人浦龍淵、惠士奇和惠棟父子、宋翔鳳、朱駿聲,無錫人楊名時、任啟運,常州人孫星衍、張惠言、劉逢祿,揚州人喬萊、焦循,淮安人丁晏和丁壽昌父子等,不僅是江蘇研究《周易》的著名學者,也是整個清代《周易》研究的代表人物。惠棟、張惠言和焦循,被稱為“清代《易》學三大家”,引領著清代《周易》研究的風向。清康熙褒揚喬萊“學問優長,文章古雅”,雍正帝親書“清操夙著”匾賜于楊名時,可見他們的學術影響力。另外,昆山人徐乾學刊刻《通志堂經解》,揚州人阮元編刻《十三經注疏》和《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皇清經解》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周易》研究的繁榮。
2.名著涌現。自宋代以來,江蘇研究《周易》的學者層出不窮,撰寫了很多《周易》研究的著作,在學術界產生深遠影響。宋胡瑗著有《周易口義》13卷,朱熹說“胡安定《易》,分曉正當”[7]。此書與李衡《周易義海撮要》、都絜《易變體義》、吳仁傑《易圖說》均收入《四庫全書》。四庫館臣評價俞琰《周易集說》云:“覃精研思,積三四十年,實有冥心獨造,發前人所未發者,固不可廢也。”[8]明代經學空疏,然《四庫全書》收錄明代江蘇人研究《周易》的著作,四庫館臣多給予很高的褒獎。如評價明錢一本《像象管見》說:“是書不取京、焦、管、郭之說,亦不取陳摶、李之才之義,惟即卦爻以求象,即象以明人事,故曰‘像象’。象者天道,像其象者,盡人合天之道也。雖間有支蔓,而篤實近理者為多。”[9]評價高攀龍《周易易簡說》說:“其說主于學《易》以檢心。非如楊簡、王宗傳等引《易》以歸心學,引心學以歸禪學,務屏棄象數,離絕事物,遁於恍惚窅冥,以為不傳之秘也。是固不得謂‘以心言《易》’為攀龍之失也。”[10]評價吳桂森《周易像象述》說:“卷中所述,皆一字一句究尋義理,頗有新意可參。桂森是書具有淵源,非師心自用者矣。”[11]可謂確評。
整個清代,江蘇籍學者撰寫的《周易》研究著作眾多,出現了一批代表清代《周易》研究最高水準的著作。如惠士奇《易說》,四庫館臣評價說:“徵引極博,而不免稍失之雜。然士奇博極群書,學有根柢,其精研之處實不可磨,非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者所可仿佛。一二微瑕,固不足累其大體也。”[12]惠棟《周易述》棄王弼、韓康伯以來注疏,專以漢儒荀爽“升降”、虞翻“卦變”之說為主,兼采漢魏諸家所論,自注自疏,開清儒《十三經》新疏之先河,四庫館臣評價說:“棟能一一原本漢儒,推闡考證,雖掇拾散佚,未能備睹專門授受之全,要其引據古義,具有根柢,視空談說經者,則相去遠矣。”評價其《易漢學》說:“《易》本為卜筮作,而漢儒多參以占候,未必盡合周孔之法,然其時去古未遠,要必有所受之。棟采輯遺聞,鉤稽考證,使學者得略見漢儒之門徑,于《易》亦不為無功矣。”[13]孫星衍《周易集解》、張惠言《周易虞氏義》《周易虞氏消息》《虞氏易言》《易義別錄》、焦循《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等,都是《周易》研究的名著。
《江蘇文庫·文獻編》入選的《周易》類著作,均經過認真比對,慎重選擇。如明高攀龍研究《周易》的著作,清人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明史·藝文志》等皆著錄《周易易簡說》《周易孔義》兩種,《四庫全書》收錄《周易易簡說》3卷。我們經過比對,發現二者是同一種書,但是它們體例不同,內容有異。《周易易簡說》與《周易孔義》關乎文意的關鍵異文,絕大多數已被記載于《周易孔義》之《先後抄本小異》中。也就是說,高氏《周易孔義》撰作過程中,先後形成了兩種版本,二者皆以抄本形式流傳。秦堈捐資刊刻的《周易孔義》,卷一題名下,有“梁溪高攀龍著”“後學秦堈編輯”“男世儒、世學、世寧參訂”字樣。說明該本經過了秦堈及高氏子輩的編訂。所以,《江蘇文庫·文獻編》就依據無錫圖書館收藏的秦堈刻本影印《周易孔義》3卷[14]。
張惠言有《周易虞氏義》9卷、《周易虞氏消息》2卷,分別收入《皇清經解》。但我們發現清咸豐七年(1857)文選樓重刊《周易審義》4卷,包含《周易虞氏義》3卷、《周易虞氏消息》1卷,版心有“張編修周易虞氏義”“張編修周易虞氏消息”文字,蓋合併卷數、彙編二書為一書者,不如單行者,故將二書分別收錄,不收《周易審義》4卷。
3.家學深厚。在《周易》研究上,江蘇人才輩出,名著涌現,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學者具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孫星衍(1753—1818) 是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殿試榜眼,歷任翰林院編修、刑部郎中,官至山東布政使,清廉有政聲。孫氏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精于經史,主講南京鐘山書院、泰州安定書院、紹興書院、杭州詁經精舍等,是清代著名的經學家。孫氏《周易集解》一書,徵引諸家之說,除李鼎祚《集解》外,兼存王弼、韓康伯注,網羅其他古注,所見甚廣,抉擇亦精,極為詳盡。孫星衍是明代學者孫慎行的族七世孫,孫慎行(1565-1636)是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第三人,官至禮部尚書,自幼受外祖父唐順之影響,有志于學,居家里居,鍵戶息交,覃精理學,著有《周易明洛義》2卷《二義》2卷《三義》1卷,收錄孫氏研究《周易》文章二百多篇。孫氏家族研究《周易》,淵源有自。
惠棟(1697—1758)自其祖惠周惕、父親惠士奇,三世傳經,皆治《周易》。焦循(1763-1820)家學淵源深厚,從其高祖開始,專注《周易》研究,至焦循父親焦蔥時,深於《周易》,且善於思考提問。有一次,焦蔥問焦循:“《周易》裏邊有一個現象,比如《小畜》卦的卦辭‘密雲不雨’,為什麼在《小過·六五》爻辭裏邊也同時出現?”焦循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竟然變成焦循一生的學術追求,就是《周易》中《易經》和《易傳》裏面的同字同辭現象,怎麼解釋?焦循帶著這樣一個問題,持之以恆,幾經波折,終於撰成《易》學三書,回答了父親的疑問。
朱約(1645—1719),清康熙十一年(1672)副榜,官至晉州牧,著有《易經引事》。朱氏父親朱克簡,順治四年(1647)進士,仕雲南道禦史;次子朱澤澐(1666—1732),喜程朱之學,志意高遠,與王懋竑友善,兩家易子而教,結為姻親,著有《易旨》4卷。可見,江蘇學者《周易》研究的成就,是與深厚的家學淵源分不開的。
4.研究精深。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15]《周易》難治,眾人皆知。江蘇籍學者研究《周易》的論著,備受稱讚,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精深,新見迭出。如清康熙名臣楊名時《周易劄記》解釋《周易》八卦說:“八卦命名,皆以德言,餘卦則多以所值之時言。以兩象為主,自乾坤而然,乾坤二卦以畫言之,則為陰陽;以德言之,則為健順;以象言之,則為天地。不言天地,則所謂健順陰陽者不可見。蓋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故諸卦多以象為主。”楊氏說《易》,徵引程子、張子、朱子以及《御纂周易折中》等書,或訓詁字義,或引申發揮,或駁論他說,時有新見。故四庫館臣曰:“大抵與程、朱之義,不為苟異,亦不為苟同,在宋學之中,可謂明白而篤實也。”[16]
惠士奇認為:《周易》一書,始於伏羲,盛于文王,大備於孔子,《周易》之說,備存于漢人解說。漢儒說《易》,孟喜主卦氣,京房主通變,荀爽以升降,鄭玄以爻辰,虞翻以納甲,諸說雖異,指歸則一,皆不可廢。今之《周易》,傳自費直,王弼本之,創為虛象之說,漢學遂亡。“《易》者,象也,聖人觀象而繫辭,君子觀象而玩辭,六十四卦皆實象,安得虛哉!”故撰《易說》解讀之。惠氏說《易》以引證古義為本,以解說六十四卦為主,皆有本源,通以他經,證以《說文》,明以史事,旁及《老子》《莊子》《墨子》《荀子》《內經》《易緯》《易林》《參同契》《國語》《史記》等文,多有創見。
漢代人孟喜、京房、馬融、鄭玄、荀爽、虞翻等人,先後為《周易》作注,然自王弼以虛空之言注解《周易》,唐代立之學官,漢世諸儒之《易》說式微,隱而不彰。漢人解《周易》者,鄭玄、荀爽、虞翻最為有名,虞翻自高祖虞光以來,五世傳承孟氏《易》學,于《周易》獨有心得。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採獲虞翻之注甚多,惠棟著《易漢學》《周易述》,專宗虞氏《易注》,義有未通者,補之以鄭玄、荀爽之注,讀者以“未能專壹”為憾!虞氏《易》學晦之久矣!故張惠言“承惠徵士(棟)之緒,恢而張之,約而精之,闡其疑滯,補其亡闕,糾其訛舛”,撰《周易虞氏義》9卷,虞氏《易》學,綿延一千四百餘載,至張氏此書出,昭然復明,足以傳世。後張氏又撰《周易虞氏消息》2卷,配合前書,闡明虞氏《易》大旨。著名《周易》研究專家潘雨廷先生評價說:“總觀全書,虞義具焉,《易》道之整體亦顯焉,此張氏之《易》學所以不同於流俗也。”[17]漢代學者研究《周易》之成就,經惠士奇、惠棟和張惠言等人的努力,得以彰顯。
5.傳承有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地區文化繁榮的標誌,就是看他的文化傳承和積澱。文化傳承是依靠學者的學術活動進行的,文化積澱是從學者所撰寫的學術著作體現的。江蘇學者的《周易》研究,自宋代以來,代不乏人,名著不斷。為什麼會在《周易》研究上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我們認為,是與江蘇重視文化傳承分不開的。就《周易》研究來看,他們或師徒相傳,或祖孫相繼,或父子相承,或朋友切磋,共同編織出一條傳承中華文明、延續江蘇文脈的文化之路。
宋代胡瑗《周易口義》13卷,就是他在太學講學時的講義,由弟子倪天隱筆錄而成。倪天隱弟子有千人之多,學者稱“千乘先生”,晚年主桐廬講席,事蹟載入《宋元學案》。明歸有光曾居嘉定講學,學徒常有數百人,人稱“震川先生”。明南通人孫應鼇,嘉靖二十四年(1545)師事王陽明弟子徐樾,為陽明再傳弟子,後入貴州,終成晚明黔中王門心學大師,被莫友芝推為“貴州開省以來人物冠”。明錢一本尤精于《易》學,學者稱“啟新先生”,曾與顧憲成分主東林書院講席,為“東林八君子”之一,吳桂森即錢一本之弟子;高攀龍也是“東林八君子”之一,繆昌期研究《周易》,與高氏契合。清陳瑚在太倉講學,門生眾多,去世之後,門人私諡其為“安道先生”。清楊名時、夏宗瀾師徒俱以研究《周易》聞名。清沈起元(1685—1763)為婁東書院山長期間,主持制訂《婁東書院教規》,提出“士子以立品為先,為學以窮經為本”的主張,影響深遠。清孫星衍主講書院,編刻《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作育人才甚多。張惠言畢生研究《周易》,撰寫《周易虞氏義》等一系列《周易》研究著作,然生前多未刊行,傳定本於弟子陳善。後經阮元宣導,由陳善、張恵言外甥董士錫以及李兆洛、劉逢祿等人校刻刊行,阮元撰《周易虞氏義序》,推崇表揚。後曾釗撰《虞氏易箋》,拾遺補缺,於張惠言之書小有補苴。
宋都絜受其父親都郁影響,專心《周易》研究。元俞琰幼時習《易》,秉承父命,一以程頤《伊川易傳》和朱熹《周易本義》為宗。惠周惕、惠士奇、惠棟祖孫三代,專心《周易》研究。焦循一家,五代研治《周易》,焦循才完成《易》學三書《易通釋》《易章句》《易圖略》。
江蘇籍學者研究《周易》,朋友之間經常相聚,相互切磋,質疑問難。明代東林黨領袖高攀龍、錢一本等人,在無錫講學,師友之間,常討論《周易》,探究《周易》所含孔子大義,強調“學《易》以檢心”,通過研讀《周易》,修身養性,明白事理。清代揚州一地,因乾嘉考據學之興起,形成揚州學派,研究《周易》之學者焦循與阮元、王引之有密切交往,王引之評價焦循《易通釋》說:“鑿破混沌,掃除雲霧,至精至實。”這樣的學術氛圍,不僅使江蘇文脈得以有序傳承,而且出現了一大批優秀學者和名著。
6.提要鉤玄。為了進一步推動江蘇省的文化建設,江蘇省委決定啟動“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擬編輯出版《江蘇文庫》。《江蘇文庫·文獻編》在編纂之時,借鑒《四庫全書》等大型古籍叢書的編纂方法,先海選書目,編成《江蘇文庫·文獻編》初選書目,在“初選書目”中,經部《周易》類收錄著作198部,後經不斷修改刪削,確定121種。然後邀請國內從事《周易》研究的專家學者,仿照《四庫全書總目》,對收錄的著作,仔細比對,認真研究,撰寫提要。在撰寫提要過程中,進一步發現有些著作非江蘇籍學者所撰,有些著作雖然是江蘇人所寫,但品質不高,需要刪除;有些著作,初選書目遺漏,需要補充。經過多次專家論證會討論,並徵求國內同行意見,最後選定107部著作,入選《江蘇文庫·文獻編》。
與當代其他省市所編纂的“文獻集成”類著作相比,《江蘇文庫·文獻編》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每部著作之前,約請專家撰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提要。每篇提要先列目錄項,著錄書名、卷數、作者和著作方式。提要項包括作者簡介、著作內容、學術評價、版本流傳等,作者包括姓名(生卒年)、字號、籍貫、功名、仕履、著述情況、傳記文獻出處;著作內容敘述各書卷次、內容、體例特點以及序跋刊校情況等;版本流傳擇要介紹版本,版本信息包括朝代及年號、版本類型,如刻本、活字本、石印本、鉛印本、油印本、影印本,或稿本、抄本、影抄本等和收藏單位,對收錄的著作和依據的版本,都經過了審慎的選擇。讀者可通過提要,對收錄著作的內容、學術價值和版本差異,會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江蘇文庫·文獻編》書前提要的撰寫,遵循中國目錄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優良傳統,為編纂文獻提供依據,也為讀者研究、利用《江蘇文庫》,引路導航,提供方便。
結語:《江蘇文庫·文獻編》第一批成果38冊,收錄經部總類10部,《周易》類107部,總計117部。《周易》類107部著作中,收錄三國時期吳國1人著作1部,3卷;宋代6人著作6部,49卷;元代1人著作2部,17卷;明代23人著作22部,241卷;清代66人著作76部,724卷,合計收錄江蘇籍學者97人著作107部,1034卷。《周易》研究著作,《四庫全書》收錄159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收錄173部,《續修四庫全書》收錄222部。就收錄《周易》類的情況看,《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著作,是《四庫全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67%,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62%,是《續修四庫全書》收錄《周易》類著作的42%。《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修四庫全書》三部叢書收錄的範圍是全國,《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範圍是現在江蘇省行政管轄區域。《皇清經解》收錄清代學者研究《周易》的著作15部,《皇清經解續編》收錄22部,合計37部,江蘇籍學者的著作就有22部,占60%。《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江蘇籍清代學者66人研究《周易》的著作76部,是《皇清經解》收錄《周易》類著作的5倍,《皇清經解續編》收錄《周易》類著作的3.5倍。《山東文獻集成》收錄山東籍學者研究《周易》的著作25部,《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周易》類著作,是《山東文獻集成》收錄《周易》類著作的四倍多。就《江蘇文庫·文獻編》收錄的江蘇籍學者研究《周易》的著作和編纂來看,具有名家輩出、名著眾多、家學深厚、研究精深、傳承有序和提要鉤玄等特點。就《周易》類的編纂而言,充分體現了江蘇省的文化軟實力,是文化大省的象徵,是延續江蘇文脈的重大舉措,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工程。《江蘇文庫·文獻編》的編纂,梳理了江蘇文脈資源,保存了江蘇人的集體記憶,極大地推進了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以文本形態集中展現了江蘇人對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貢獻,在文化全球化的當代社會,為中國和世界未來的文明發展、文化建設和學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資源,值得中國乃至國際學術界、文化界關注。
(原文刊於《古典文獻研究》第23辑下卷,鳳凰出版社2020年12月。) 滑动查看脚注:[1](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上冊第72頁。[2]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目錄索引》,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3]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1冊603-605頁。
[5]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第1冊605-608頁。
[6]山東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總目圖錄》,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
[7](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10頁。
[8](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33頁。
[9](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48頁。
[10](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49頁。
[11](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49頁。
[12](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63頁。
[13](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67頁。
[14]井超《〈周易易簡說〉〈周易孔義〉關係考——兼論〈四庫〉本〈周易易簡說〉底本來源》,《2018年歷史典籍與兩浙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39屆年會論文集·文獻學研究》第57頁,杭州,2018年11月。
[15]孫欽善《論語新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8月,第147頁。
[16](清)紀昀等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上冊第62頁。
[17]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4月,第407頁。
微刊主编:子璋文字编辑:金子杨 解传运版式设计:陈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