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梅花易数 » 正文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如何原文传递(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中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3  来源:把酒临风  作者:把酒临风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编者按】《江苏文库》是江苏省重大文化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江苏历史上最大规模全面、系统梳

【编者按】

《江苏文库》是江苏省重大文化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江苏历史上最大规模全面、系统梳理江苏历史文献的超大型丛刊,由《书目编》、《文献编》、《史料编》、《方志编》、《精华编》、《研究编》六个部分组成,自2016年启动以来,经过文献普查、拟收书目论证、编纂出版体例确定等,2018年推出首批出版成果,至2020年底,已出版487册,其中《书目编》28册,《文献编》129册,《史料编》94册,《方志编》142册,《精华编》63册,《研究编》31册。为方便读者了解和使用,特将各编已出版图书详细书目及相关信息陆续刊布。今天刊发《江苏文库·文献编》2018-2020年已出书目之经部部分。

《文献编》主编:周勋初、程章灿

副主编:王锷(经部)、武秀成(史部)、赵益(子部)、徐雁平(集部)

《江蘇文庫·文獻編》是《江蘇文庫》中體量最大的一部分。《文獻編》收録歷代江蘇籍學人的代表性著作五千種左右,集中呈現自歷史開端至一九一一年出版的江蘇文化文本,呈現“文化江蘇”的整體景觀,勾勒一以貫之的江蘇文脉。這五千多種書目是從近十萬種江蘇現存書目中擇要選優的結果,兼顧學術性和文獻性,涵蓋各時段及各學科門類。一九一一年以後至一九四九年以前江蘇籍學人的少量文言著作,酌情收録。《文獻編》爲所收各書撰寫一篇提要,介紹其作者、版本、學術源流及其文獻文化價值,列於各書卷首。分條析理,截僞續真,守先傳後,守正出新。以翔實深厚的文獻整理,奠定學術創造和文化復興的堅實基礎。這是《江蘇文庫·文獻編》的目標和使命。

一、經部(共75册)

總類

第一册

九經補注八十八卷(一),

(清)姜兆錫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寅清樓刻本。

第二册

九經補注八十八卷(二),

(清)姜兆錫撰。

第三册

經玩二十卷

(清)沈淑撰。清常熟孝德堂刻本。

稻香樓雜著七卷,(清)程際盛撰。國家圖書館藏清木活字本。

《稻香樓雜著》書影

味經齋遺書四十一卷(一)

,(清)莊存與撰。上海圖書館藏清道光間陽湖莊氏寶研堂刻本。

第四册

味經齋遺書四十一卷(二)

,(清)莊存與撰。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二百四十五卷(一)

,(清)阮元撰。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文選樓刻本。

第五册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二百四十五卷(二)

,(清)阮元撰。

第六册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二百四十五卷(三)

,(清)阮元撰。

第七册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二百四十五卷(四)

,(清)阮元撰。

六藝堂詩禮七編十六卷(一)

,(清)丁晏撰。上海圖書館藏清咸豐二年海源閣刻本。

第八册

六藝堂詩禮七編十六卷(二)

,(清)丁晏撰。

丁氏叢稿十卷,(清)丁壽昌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丁氏叢稿》書影

十三經漢注

不分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希鄭堂叢書

十二卷,(清)潘任撰輯。南京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年木活字本。

易類

第九册

京氏易傳注

三卷,(漢)京房撰,(吴)陸績注。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榮校本。

易數鈎隱圖

三卷附遺論九事一卷,(宋)劉牧撰。《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口義十三卷,(宋)胡瑗説,(宋)倪天隱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易經解

五卷,(宋)朱長文撰。明崇禎四年刻本。

周易義海撮要

十二卷,(宋)李衡輯。《通志堂經解》本。

第十册

易變體義

十二卷,(宋)都絜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易圖説

三卷,(宋)吴仁傑撰。《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集説

十三卷,(元)俞琰撰。《通志堂經解》本。

讀易舉要四卷,(元)俞琰撰。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

《讀易舉要》書影

易象大旨

八卷,(明)薛甲撰。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易經淵旨

三卷,(明)歸有光撰。清乾隆間歸朝煦玉鑰堂刻本。

第十一册

讀易纂

五卷首一卷,(明)張元蒙輯。明萬曆十年刻本。

周易傳義補疑

十二卷,(明)姜寶撰。明萬曆十四年刻本。

今文周易演義

十二卷首一卷,(明)徐師曾撰。明隆慶二年董漢策刻本。

第十二册

淮海易談

四卷,(明)孫應鼇撰。明隆慶間刻本。

讀易紀聞

六卷,(明)張獻翼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周易測六龍解一卷附東溟粹言一卷,(明)管志道撰。

萬曆二十一年甘士價刻本。

周易象義四卷,(明)唐鶴徵撰。

萬曆三十五年純白齋刻本。

易筌

六卷附論一卷,(明)焦竑撰。明萬曆四十年刻本。

第十三册

像象管見

九卷,(明)錢一本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二年刻本。

吴因之易説

六卷,(明)吴默撰。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

周易孔義

三卷,(明)高攀龍撰。無錫圖書館藏明崇禎九年秦堈刻本。

周易九鼎十六卷首一卷(一)

,(明)繆昌期撰。南京圖書館藏仙源堂刻本。

第十四册

周易九鼎十六卷首一卷(二)

,(明)繆昌期撰。

周易像象述

十卷,(明)吴桂森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周易明洛義

二卷二義二卷三義一卷,(明)孫慎行撰。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止躬齋刻本。

第十五册

易經奇英

一卷,(明)項煜撰。上海圖書館藏明刻本。

古易詮

二十九卷,(明)鄧伯羔撰。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六年刻本。

周易會通十二卷(一)

,(明)汪邦柱、江柟撰。明萬曆四十五年休寧梅田江氏生生館刻本。

第十六册

周易會通十二卷(二)

,(明)汪邦柱、江柟撰。

周易廣義

四卷首一卷,(明)鄭敷教撰。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

第十七册

周易禪解

十卷,(明)智旭撰。清初刻本。

易經注疏大全合纂六十四卷首一卷周易繫辭注疏大全合纂四卷(一)

,(明)張溥纂。上海圖書館藏正雅堂刻本(補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第十八册

易經注疏大全合纂六十四卷首一卷周易繫辭注疏大全合纂四卷(二)

,(明)張溥纂。

易聞

十二卷首一卷,(清)歸起先撰。上海圖書館藏歸朝煦玉鑰堂刻本。

第十九册

易經通論

不分卷,(清)徐開任輯。清鈔本。

周易本義正解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丁鼎時、吴瑞麟纂輯,(清)吴荃校訂。南京圖書館藏賜書堂刻本。

第二十册

易宗集注

十二卷首一卷,(清)孫宗彝撰。清康熙二十九年刻本。

周易傳義合闡

十二卷,(清)陳瑚撰。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十四年理學社校刊本。

周易闡理

四卷,(清)戴虞皋撰。清剡藻堂鈔本。

第二十一册

周易析疑

十五卷首圖一卷,(清)張蘭皋撰。清乾隆九年梅花書屋刻本。

周易通

十卷,(清)浦龍淵撰。清康熙十年敬日堂刻本。

周易辯二十四卷首四卷(一),(清)浦龍淵撰。清康熙刻本。

第二十二册

周易辯二十四卷首四卷(二)

,(清)浦龍淵撰。

易俟

十八卷圖一卷,(清)喬萊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間竹深荷净之堂刻本。

易經引事

不分卷,(清)朱約撰。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

周易劄記

二卷,(清)楊名時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二十三册

易義隨記

八卷,(清)楊名時講授,(清)夏宗瀾記。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初年刻本。

易卦劄記

不分卷,(清)夏宗瀾撰。國家圖書館藏鈔本。

孔門易緒

十六卷首一卷,(清)張德純撰。稿本。

易旨

四卷附周易學旨餘義一卷,(清)朱澤澐撰。南京圖書館藏清道光刻本。

第二十四册

周易洗心九卷,(清)任啓運撰。

乾隆四十七年襲芳軒重刊本。

周易曉義

不分卷,(清)唐一麟撰。稿本。

易説

六卷,(清)惠士奇撰。《皇清經解》本。

第二十五册

易見

九卷首一卷附易見啓蒙二卷,(清)貢渭濱輯。清乾隆二十四年貢氏脉望書樓刻本。

周易粹義

五卷,(清)薛雪撰。清鈔本。

第二十六册

易學圖説會通

八卷,(清)楊方達撰。清乾隆三年復初堂刻本。

易學圖説續聞

一卷,(清)楊方達撰。清乾隆復初堂刻本。

周易孔義集説

二十卷,(清)沈起元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二十七册

易貫

十四卷首一卷,(清)張叙撰。清乾隆二十一年宋宗元刻本。

大易擇言三十六卷(一)

,(清)程廷祚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二十八册

大易擇言三十六卷(二)

,(清)程廷祚撰。

程氏易通

十四卷,(清)程廷祚撰。清乾隆十二年道寧堂刻本。

周易述

四十卷,(清)惠棟撰。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五年雅雨堂刻本。

第二十九册

周易本義辯證

五卷,(清)惠棟撰。稿本。

易漢學

八卷,(清)惠棟撰。《皇清經解續編》本。

周易觀玩篇

十二卷首一卷,(清)朱宗洛撰。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

周易通釋

六卷,(清)瞿鈺撰。國家圖書館藏乾隆四十二年留餘堂刻本。

孫氏周易集解

十卷,(清)孫星衍撰。《粤雅堂叢書》本。

第三十册

讀易日鈔

五十四卷,(清)沈大本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周易虞氏義

九卷,(清)張惠言撰。清嘉慶八年阮元瑯嬛仙館刻本。

周易虞氏消息

二卷,(清)張惠言撰。清嘉慶八年阮元瑯嬛仙館刻本。

虞氏易言

二卷虞氏易言補一卷,(清)張惠言撰,清鈔本。

易義别録

十四卷,(清)張惠言撰。《清經解》本。

第三十一册

周易通義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蘇秉國撰。清嘉慶二十一年蘇氏刻本。

周易鄭注序録

一卷,(清)臧庸輯。南京圖書館藏《湖海樓叢書》本。

易章句

十二卷,(清)焦循撰。《雕菰樓易學》本。

易通釋

二十卷,(清)焦循撰。《雕菰樓易學》本。

第三十二册

易圖略

八卷,(清)焦循撰。《雕菰樓易學》本。

周易補疏

二卷,(清)焦循撰。《焦氏叢書》本。

周易本義參疑

六卷,(清)吴德旋撰。國家圖書館藏初月樓刻本。

周易繹傳

九卷,(清)汪景望撰。清道光刻本。

學易指南

五卷,(清)謝希曾撰。國家圖書館藏道光刻本。

第三十三册

讀易集説

不分卷,(清)朱勳輯。上海圖書館藏清嘉慶二十二年資善堂刻本。

周易考異

二卷,(清)宋翔鳳撰。《皇清經解續編》本。

學易五種

十四卷,(清)王甗撰。清道光二年常州爐雪山房刻本。

第三十四册

易卦圖説

六卷,(清)胡嗣超撰。國家圖書館藏清道光香雪齋刻本。

易確

二十卷首一卷,(清)許桂林撰。清道光年間江寧劉文奎局刻本。

周易三極圖貫

八卷,(清)馮道立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咸豐西園刻本。

第三十五册

六十四卦經解

八卷,(清)朱駿聲撰。稿本。

易古訓一卷,(清)劉寶楠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周易考異

不分卷,(清)徐堂撰。國家圖書館藏稿本。

讀易傳心

十二卷圖説三卷,(清)韓怡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嘉慶十三年木存堂刻本。

鄭氏爻辰補六卷,(清)戴棠撰。 清道光二十九年燕山書屋刻本。

第三十六册

周易舊注

十二卷,(清)徐鼒撰。清光緒十二年徐承祖日本刻本。

慎獨齋讀易省心録

五卷,(清)楊長年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光緒八年上海敬業書院刻本。

周易述傳

二卷,(清)丁晏撰。《頤志齋叢書》本。

讀易會通八卷,(清)丁壽昌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讀易會通》書影

第三十七册

陳氏易説

五卷,(清)陳壽熊撰。清光緒二十一年木活字本。

周易補義

六卷,(清)史褒撰。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七年河城趙氏聚星堂刻本。

周易虞氏大義釋

五卷,(清)陳堅撰。清稿本。

周易推

六卷,(清)狄子奇撰。稿本。

易義來源

四卷,(清)金士麒撰。南京圖書館藏《刻鵠齋叢書》本。

周易集義

八卷,(清)强汝諤撰。《求恕齋叢書》本。

第三十八册

周易通解

六卷,(清)楊以迴撰。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年楊氏刻本。

周易通義

十六卷,(清)莊忠棫撰。清光緒六年冶城山館刻本。

讀易一斑

四卷,(清)吴麗生撰。南京圖書館藏《鎮江叢書》本。

易漢學考

二卷易漢學師承表一卷,(清)吴翊寅撰。光緒間廣雅書局刻本。

周易經典證略

十卷末一卷,(清)何其傑撰。《景袁齋叢書》本。

易例類徵

二卷續編二卷,(清)田毓璠撰。國家圖書館藏手鈔本。

敦煌古寫本周易王注校勘記二卷,(清)羅振玉撰。南京圖書館藏《廣倉學宭叢書甲類》本。

周易本解不分卷,(清)張道義撰。上海圖書館藏光緒二十六年石印本。

書類

第三十九册

洪範口義二卷,(宋)胡瑗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禹貢纂注一卷,(明)周用撰。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

尚書砭蔡編一卷,(明)袁仁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禹貢山川郡邑考四卷,(明)王鑑撰。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

尚書日記十六卷,(明)王樵撰。南京圖書館藏萬曆十年刻本。

書帷别記四卷,(明)王樵撰。明萬曆王啓疆刻本。

第四十册

書經講義會編十二卷,(明)申時行撰。明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徐銓刻本。

尚書晚訂十二卷(一),(明)史維堡撰。崇禎八年刻本。

第四十一册

尚書晚訂十二卷(二),(明)史維堡撰。

尚書要旨三十六卷,(明)王肯堂撰。明刻本。

第四十二册

尚書説統四十卷,(明)張雲鸞編。無錫圖書館明崇禎元年刻本。

《尚書説統》書影

第四十三册

尚書揆一六卷,(明)鄒期楨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鈔本。

尚書副墨六卷,(明)楊肇芳撰,楊胤奇删補。明崇禎四年集虚齋刻本。

第四十四册

尚書埤傳十七卷,(清)朱鶴齡撰。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濠上草堂刻本。

禹貢長箋十二卷,(清)朱鶴齡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禹貢正義三卷,(清)曹爾成撰。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七年曹竣校刻本。

第四十五册

尚書彙纂十二卷,(清)陸士楷纂輯。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六十一年光裕堂重刻本。

尚書體要六卷,(清)錢肅潤撰。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書經釋義六卷,(清)李沛霖輯。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八年古吴三槐堂刻本。

第四十六册

尚書古文疏證八卷附朱子古文書疑一卷,(清)閻若璩撰,閻咏輯。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年閻學林眷西堂刻本。

禹貢譜二卷,(清)王澍撰。康熙四十六年積書岩刻本。

尚書章句内篇五卷,《外篇》二卷,(清)任啓運撰。民國二十年刻本。

第四十七册

尚書地理今釋一卷,(清)蔣廷錫撰。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尚書約旨六卷,(清)楊方達撰。清乾隆間楊氏復初堂刻本。

尚書質疑三卷,(清)顧棟高撰。清道光六年眉壽堂刻本。

禹貢彙覽四卷總論一卷,(清)夏之芳撰。清乾隆十二年積翠軒刻本。

晚書訂疑三卷,(清)程廷祚撰。據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三餘書屋刻本。

古文尚書考二卷,(清)惠棟撰。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五十七年讀經樓刻本。

尚書私學四卷,(清)江昱撰。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

尚書古文證疑四卷,(清)孫喬年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嘉慶十五年天心閣刻本。

第四十八册

書經旁訓合璧六卷,(清)李繩撰。清光緒六年李氏六一山房刻本。

尚書集注音疏十二卷,(清)江聲撰。清乾隆五十八年近市居刻本。

尚書今古文考證七卷,(清)莊述祖撰。清道光十六年《珍埶宧遺書》本。

尚書記七卷校逸二卷,(清)莊述祖撰。《叢書集成續編》本。

第四十九册

古文尚書撰異三十二卷,(清)段玉裁撰。《經韻樓叢書》本。

尚書今古文注疏三十卷,(清)孫星衍撰。清嘉慶二十年陽湖孫氏冶城山館刻本。

第五十册

尚書異義四卷附尚書故訓别録一卷,(清)朱彬撰。揚州大學圖書館藏清鈔本。

尚書補疏二卷,(清)焦循撰。清道光六年半九書塾刻《焦氏叢書》本。

禹貢鄭注釋二卷,(清)焦循撰。南京圖書館藏清道光八年《焦氏叢書》本。

書義叢鈔四十卷,(清)焦循撰。國家圖書館藏稿本。

《書義叢鈔》書影

尚書今古文集解三十卷,(清)劉逢禄撰。清光緒十四年南菁書院刻《皇清經解續編》本。

第五十一册

尚書考異三卷,(清)莊綬甲撰。國家圖書館藏清道光十八年《拾遺補藝齋遺書》本。

尚書略説二卷,(清)宋翔鳳撰。《皇清經解續編》本。

尚書譜一卷,(清)宋翔鳳撰。《皇清經解續編》本。

尚書古注便讀四卷,(清)朱駿聲撰。民國二十四年《華西國學叢書》活字本。

禹貢集釋三卷,(清)丁晏撰。清同治山陽丁氏六藝堂本。

尚書餘論一卷,(清)丁晏撰。《皇清經解續編》本。

禹貢班義述三卷附漢糜水入尚龍溪考一卷,(清)成孺撰。清光緒十四年廣雅書局刻本。

古文尚書辨八卷,(清)謝庭蘭撰。南京圖書館藏《清頌堂叢書》本。

尚書源流考一卷,(清)劉師培撰。南京圖書館藏《劉申叔先生遺書》本。

隸古文尚書顧命殘本補考不分卷,(清)羅振玉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宣統元年誦芬室刊《敦煌石室遺書》本。

尚書研究講義,顧頡剛撰。上海圖書館藏燕京大學石印本。

詩類

第五十二册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校正二卷,(吴)陸璣撰,(清)丁晏校正。清咸豐七年《頤志齋叢書》本。

毛詩箋音義證一卷,(後魏)劉芳撰。《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詩傳旁通十五卷,(元)梁益撰。據南京圖書館藏《常州先哲遺書》本。

詩經臆説十四卷,(明)華湘編。泰州市圖書館明嘉靖二十一年華湘刻本。

毛詩或問二卷,(明)袁仁著。清道光十一年六安晁氏木活字《學海類編》本。

詩經主意四卷,(明)華文甫著。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第五十三册

六家詩名物疏五十八卷,(明)馮復京輯著。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陳禹謨刻本。

第五十四册

爾雅堂家藏詩説四卷,(明)顧國輔、顧起元著。明萬曆三十四年刻本。

新刻顧鄰初太史硃批詩經金丹八卷(一),(明)顧起元撰。日本内閣文庫藏明刊本。

《新刻顧鄰初太史硃批詩經金丹》書影

第五十五册

新刻顧鄰初太史硃批詩經金丹八卷(二),(明)顧起元撰。

瞿星卿先生詩經稿不分卷,(明)瞿汝説著,(明)陸化熙評。常熟圖書館藏明刻本。

《瞿星卿先生詩經稿》書影

詩意不分卷,(明)劉敬純著。藍格鈔本。

第五十六册

詩經傳旨一覽八卷,(明)薛志學著。常熟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二年徐汝良刻本。

帝鄉戚氏家傳葩經大成心印五卷,(明)戚伸著。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三年刻本。

第五十七册

詩通四卷,(明)陸化熙著。明書林李少泉刻本。

詩傳闡二十三卷闡餘二卷,(明)鄒忠胤著。明崇禎八年刻本。

第五十八册

鼎鎸鄒臣虎增補魏仲雪先生詩經脉講意八卷首一卷,(明)魏浣初纂,鄒之麟增補。明末刻本。

毛詩振雅六卷,(明)張元芳、魏浣初著輯。國家圖書館藏天啓四年版築居刻朱墨套印本。

瞿起田詩經稿不分卷,(明)瞿式耜著,(明)陸化熙選。常熟圖書館藏明刻本。

第五十九册

詩經説約二十八卷,(明)顧夢麟纂述。明崇禎織簾居刻本。

第六十册

詩經注疏大全合纂三十四卷(一),(明)張溥纂。明崇禎刻本。

第六十一册

詩經注疏大全合纂三十四卷(二),(明)張溥纂。

第六十二册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四卷,(明)毛晋撰。明崇禎毛氏汲古閣《津逮秘書》本。

詩經通義十二卷,(清)朱鶴齡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詩説三卷,(清)惠周惕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六十三册

毛詩稽古編三十卷,(清)陳啓源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六十四册

讀詩質疑三十一卷卷首十五卷,(清)嚴虞惇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六十五册

詩義記講四卷,(清)楊名時講授,(清)夏宗瀾記。清乾隆八年夏宗瀾刻本。

詩經劄記一卷,(清)楊名時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毛詩訂詁八卷附録二卷,(清)顧棟高著。清光緒二十二年江蘇書局刻本。

毛詩類釋二十一卷續編三卷,(清)顧棟高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六十六册

毛詩要義二十七卷,(清)沈彤删定。上海圖書館藏勞氏震無咎齋抄本。

詩貫十四卷首三卷,(清)張叙著。清乾隆刻本。

第六十七册

毛詩名物略四卷,(清)朱桓編纂。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詩益二十卷,(清)劉始興撰。清乾隆八年尚古齋刻本。

第六十八册

詩經比義述八卷首一卷,(清)王千仞撰。清乾隆嘉德堂刻本。

虞東學詩十二卷卷首一卷,(清)顧鎮撰。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三年刻本。

第六十九册

毛詩通議六卷,(清)胡文英著。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詩經逢原十卷,(清)胡文英輯。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毛朱詩説三卷,(清)阮芝生纂。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

毛詩故訓傳定本三十卷,(清)段玉裁撰。清嘉慶二十一年段氏七葉衍祥堂刻本。

第七十册

詩經小學四卷,(清)段玉裁撰。清嘉慶二年武進臧氏拜經堂刻本。

詩叶考八卷,(清)陳天道輯著。南京圖書館藏嘉慶十二年刻本。

讀詩考字二卷補編一卷,(清)程大鏞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叢桂軒刻光緒十三年程人鵠補修本。

毛詩名物圖説九卷,(清)徐鼎輯。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詩疑筆記七卷後説一卷,(清)夏味堂撰。清嘉慶十九年梅花書屋刻本。

毛詩天文考一卷,(清)洪亮吉著。清道光三十年淮寧張氏崇素堂刻本。

古韓詩説證九卷,(清)宋綿初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五十四年述古堂刻本。

詩經申義十卷,(清)吴士模著。南京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七年澤古齋重刻本。

第七十一册

毛詩考證四卷附毛詩周頌口義三卷,(清)莊述祖著。《皇清經解續編》本。

毛詩通説三十卷,(清)任兆麟撰。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五十三年映雪草堂刻本。

詩説考略十二卷,(清)成僎著。清道光十年王氏信芳閣刊木活字本。

毛詩補疏五卷,(清)焦循撰。《焦氏叢書》本。

第七十二册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釋十二卷,(清)焦循撰。上海圖書館藏十二卷稿本。

陸氏草木鳥獸蟲魚疏疏二卷,(清)焦循撰。南京圖書館藏稿本。

毛詩地理釋四卷,(清)焦循撰。上海圖書館藏手稿本。

三家詩補遺三卷,(清)阮元撰。清儀徵李氏刻《崇惠堂叢書》本。

詩義輯解十卷,(清)胡本淵輯。國家圖書館藏清嘉慶二十四年春輝堂刻本。

第七十三册

詩聲衍不分卷,(清)劉逢禄著。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思賢講舍刻本。

韓詩遺説二卷訂訛一卷,(清)臧庸撰。上海圖書館藏《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本。

詩故考异三十二卷,(清)徐華嶽辑。國家圖書館藏清道光十二年咫聞齋刻本。

第七十四册

讀詩傳譌三十卷,(清)韓怡撰。清嘉慶二十年木存堂刻本。

齊魯韓三家詩釋十六卷,(清)朱士端著。上海圖書館藏手稿本。

第七十五册

毛詩注疏校勘記校字補一卷,(清)茆泮林撰。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四年高郵王士濂刻《鶴壽堂叢書》本。

詩毛氏傳疏三十卷,(清)陳奂撰。清道光二十六年陳氏掃葉山莊刻本。

釋毛詩音四卷,(清)陳奂撰。南京圖書館藏清咸豐元年蘇州漱芳齋刻本。

【提要樣例】

《讀易舉要》提要

《讀易舉要》書影

《讀易舉要》四卷,(元)俞琰撰。俞琰(一二五七—一三二四?),字玉吾,號全陽子、林屋山人、石澗道人,吴郡(今蘇州市)人。俞琰幼好博覽,聞友人有奇書异傳,必求借鈔録,廢寢忘食。入元,隱居不仕,徵授温州學録,不赴,至延祐初年卒。讀《易》數十年,著有《周易集説》《周易參同契發揮》《易外别傳》等。此書首有《讀易舉要目録》,卷一收録《易爲卜筮之書》《卦畫取象》《占用陰陽老少》《占用貞悔》《卦爻之占辭》《象占所稱》《象辭占辭之异》《卦變》《剛來柔來上下圖》等九篇,卷二收録《易中雜例》《卦義》《八卦主爻圖》《十二卦主爻圖》《卦之主爻》《乘承比應》《辭韵之叶》等七篇,卷三收録《論象數之學》《論易數之是非》《河圖洛書之附會》《卦氣之附會》《納甲之附會》《三易》《易字義》《卦象彖爻字義》《重卦之人》《名卦之人》《作彖辭爻辭之人》等十一篇,卷四收録《經分上下二篇》《十翼之目》《古文周易十二篇》《漢儒相傳之易》《魏晋以後唐宋以來諸家著述》等五篇,計三十二篇,每篇以專題形式討論《周易》,猶如今人之論文集。《周易》經傳,有象有辭,魏晋之際,王弼、韓康伯以《老》《莊》之虚無解之,唐孔穎達又附和之,經傳本旨遂晦暗不明。及至宋代,邵子尚占,程子尚辭,邵程之學,分爲兩家,學者莫知適從。朱子作《周易本義》,發邵程之未發,解説《周易》本旨。此書解《易》,以朱子爲宗。朱子謂《易》爲卜筮之書,俞氏《易爲卜筮之書》先徵引朱子之説,然後申發曰:“朱子極論《易》爲卜筮之書,其説詳且明矣。愚謂以卜筮觀《易》則無所不通,不以卜筮觀《易》則多有不通者焉。且如《噬嗑》一卦,以九四强梗於其中,故諸爻皆言噬,所以噬九四也。而九四本爻亦曰噬乾胏,則乾胏乃九四也,噬之者亦九四也,九四其自噬乎?九四不自噬,當爲誰噬耶?諸説惟楊誠齋云:‘以大臣噬大臣,大臣蓋非止一人。’比諸説頗勝,而《易》之本旨果如是乎?不若從朱子之説,只以卜筮觀《易》,則所占之事爲乾胏,而占者爲噬,乃不失《易》之本旨。”俞氏論剛柔往來,以兩卦反對見義,以《泰》《否》二卦彖辭爲例,較朱子卦變説更近自然。對卦德、卦位、卦體、時義、時用、主爻、乘承比應之解讀,亦清晰明白。《魏晋以後唐宋以來諸家著述》雖本源於《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録解題》二書,但間有异同,可互爲補充,宜與《周易集説》并行。四庫館臣曰:“琰於《易》苦思力索,積平生之力爲之,意所獨契,亦往往超出前人。”可謂切中肯綮。此書有清鈔本、《四庫全書》本。今據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

(子璋)

组稿:江苏文库编辑部、小孟

排版:小孟

制图:小曹

统筹:凤凰君

欢迎关注凤凰出版社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