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从DeepSeek(深度求索)的全球爆火,到宇树科技的春晚机器人秧歌,不仅让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成为海内外热议的话题,也让“杭州六小龙”这个概念广为传播。“杭州六小龙”,是指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等六家在杭州创办、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被外界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其他城市的人不禁追问:“为什么杭州出了‘六小龙’?”
宇树科技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0岁,其推出的B2-W机器狗,翻山、涉水、跳高和负重载人皆不在话下;打造出《黑神话:悟空》的主创团队游戏科学平均年龄仅32岁;当外界猜测“做出DeepSeek-V2的是怎样一群人时”,其创始人梁文锋直言,并没有高深莫测的奇才,都是一些名校的应届毕业生,还未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还有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不难看出,“杭州六小龙”中,年轻人已是“挑大梁”的关键力量。探讨“何以杭州”这一命题,就不得不提到这座城市与青年创新力量的互动关系。
笔者注意到,包括“杭州六小龙”创始人在内的创新人才在提及“落户”杭州的原因时,“城市气质”“城市氛围”等词汇出现频率颇高。《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就表示,这里“节奏没有那么快,大家能够耐得住性子”;杭州第一家上市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每日互动”CEO方毅也曾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杭州的创业氛围,那就是‘平衡’,俗话说的‘稳’,这种不疾不徐,不争眼前得失而着眼长远的定力,是杭州的独特之处。”这些表述听来抽象,可了解其中的故事,又会发现它们其实与青年创新创业息息相关。
据媒体报道,冯骥最初来到杭州西湖区艺创小镇时,表示“想做个长期项目,很长很长的那种”,认定游戏科学这一“种子”企业后,当地配备了专门的游科“服务专员”,切实解决员工的住房、餐饮等需求,在长达6年的研发期中始终耐心陪伴、静待花开;宇树科技在2017年耗尽融资却仍未能实现交付时,一笔来自杭州的融资让它起死回生;2018年,一个来自杭州的考察团,在美国波士顿的一间地下室里找到强脑科技,虽然当时“脑机接口”尚不是热门话题,但凭借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杭州毫不犹豫将强脑科技招商落地,提供了总部落户所需的研发和产业化空间……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这些细致入微的陪伴式服务,没有至关重要的资金注入,没有聚焦未来的战略眼光,这些中小微企业就可能会在创业途中走得很艰难,也未必能在最后的行业角逐中胜出。
有关杭州对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服务态度,有网友曾借“潮梗”这样总结:但凡我有,你皆可拿去;若我没有,我帮你去寻。在“六小龙”与杭州这座城市“不得不说”的故事中,人们不难发现杭州的“城市气质”——是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尊重和支持,是“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战略定力,也是共情年轻人喜怒哀乐、急难愁盼的服务意识。
青年群体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充满活力,是城市重要的创新主体。而科技创新创业绝非一片坦途,充满各种风险挑战。正如杭州“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所显示的,所谓的“寻龙诀”,并没有什么“一招致胜”的密码,而是不断将政策落实落细的系统工程。
从坚持长期主义,锚定战略方向后耐心孵化、全力托举人才向上,到通过“春雨计划”等多项扶持政策,在就业创业、衣食住行等方面全方位回应青年人才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得以无后顾之忧地安身、创业,自由地去冒险、去探索、去试错……杭州与青年人才彼此成就的做法,同深圳等青年友好城市“不唯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等鲜明理念形成呼应。
简而言之,杭州、深圳等地在吸引青年人才方面的共同做法,就是明确将尊重人才与创造的风气自然地融入城市环境,落地为每一项具体的支持举措,凝练成人人可感可知的、青年友好的“城市气质”。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