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松子说教育
夏季高考,很多网友都知道,每年6月份7日、8日、9日、10日组织的高考,被称为夏季高考。实行“3+综合”的省份,一般是6月7日、8日两天完成,实行“3+1+2”高考模式的省份三天完成,实行“3+3”模式的省份,需要四天的时间完成。不论是哪种模式的高考,都是从6月7日开始的,正值每年的夏季,因此被称作夏季高考。
所谓的春季高考,顾名思义就是安排在春季组织的高考。目前来看,全国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并存的省份还有山东、上海、天津、安徽、内蒙古、福建、云南、吉林、黑龙江、江西、广西、贵州省、甘肃等。
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有什么不同呢?我以山东省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吧。
●高考科目不同
夏季高考采用“3+3”的高考模式,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每科的满分是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是选考科目,每个科目的满分是100分。考生需要从理化生政史地当中任选3科作为高考科目。山东省考生满分成绩是750分。
春季高考按照专业领域分成土建、计算机、财经、医药、护理、幼师、电商、化工、机电等类型,考生考试科目分成文化课和专业课。文化课是指语文、数学、英语,外语语种只有英语,而不是日语、俄语、法语等语种。语文、数学、英语的难度很小,比初中阶段的知识略微难一点点。专业课又分成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所谓的专业理论,就是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所谓的专业技能,就是考生需要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实践操作,也叫实操。比如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护理方面的专业理论之外,还要学会护理的相关实践操作。
山东省春考的成绩构成分别是: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专业理论200分、专业技能230分,满分是750分。
●高考时间不同
夏季高考的战线比较长,从6月7日、6月8日、6月9日到6月10日,一共有4天的时间。春季高考的时间并不固定,一般是安排在5月份的上旬或者中旬的周末进行,两天的时间就能完活了。
●参加高考不同
春季高考主要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夏季高考则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既可以参加春季高考,也可以参加夏季高考;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只能参加夏季高考,而不能参加春季高考。
如果普通高中的学生想参加春季高考怎么办?把普通高中的学籍转成职业学校的学籍,就可以参加春季高考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即使普通高中的学生不转学籍,也能参加有些高校组织的单招考试。所谓的单招就是单独招生的简称,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高校通过自主命题、考试、评卷、面试,确定录取名单。根据了解,普通高中学生参加单招的也很少,一般是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通过夏季高考升学无望的学生,有一些会走单招这条路,单招主要是招收专科生。
●报考志愿不同
一般来说,春季高考学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只能报考省内的高职院校,并且实行对口升学,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只能报考高职院校里面相应的专业,不能跨专业报考。春季高考的志愿院校,多数是民办的,公办的很少,因此对春考生来说,能考上公办院校就是为自己的爹娘省钱了。而夏季高考的学生可以报考全国的院校,夏季高考的考生报考的院校和专业绝大多数是公办的,收费相对低一些。
老师有话说
与其他省份相比较,山东省的春季高考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的却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特别是“职普融通”搞得是全国有名。我所在的地域,当地的高中学校很重视春季高考。为啥呢?为了增加升学率,让教育局局长满意,让县里的领导满意。
怎么去重视春季高考呢?每年在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就会组织学生进行分流,学校会动员一些参加夏季高考考本科没有希望的学生改学春考课程。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的规定,普通高中的学生如果想学春考,必须把学籍转成中职学籍。因此,高二上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普通高中的学生就开始转春考学籍。
看到这里,有看官可能会有疑问:转为职业学校的学籍以后,就成了中职生,就算是他们考上了本科,还能算到高中学校的头上吗?
哈哈,不用担心,照算不误。这是教育局玩的一种手法,到时候这部分考上本科的春考生,“双跺脚”,既算到职业学校的头上,也算到高中学校的头上。如此一来,县里领导一看本科升学人数有过了几千人大关,心里高兴啊!全县的老百姓听了职业学校和高中学校的报喜以后,也为全县的教育感到挺自豪的。
其实呢,坑的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利益,你想想那些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无法与普通高中学生去抗衡的,就像“土八路”遇到“正规军”,要想取胜是很难的。因此,山东省春季高考能考上本科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高中转学籍的那部分学生。不过呢,对中职院校来说是无所谓的,或许他们更喜欢普通高中转学籍的考生,因为他们整体素质要好于中职学校的学生。
唉,说一千道一万,学生的天职就是好好学习,考试成绩是硬道理。成绩好的话,也不会舍弃夏季高考去选择春季高考。但是话说回来,春考生的未来不见得都比夏考生差。特别是在这个就业为王的时代,很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实操”能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更受企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