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命理常识 » 易经基础 » 正文

第一章第一节下面如何编号(第一章第一节第一条下一级怎么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0  来源:知海無涯  作者:知海無涯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十七、古代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古代教育包括教育思想

十七、古代教育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古代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机构、教育家及科举制度等等。

教育按场所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古代教育分为官学教育和私学教育。官学又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之分。官学中最高学府为太学和国子监。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在汉代最为重视。汉武帝创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名,汉成帝时增至3千人,汉质帝时增至3万人。其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教学内容为《易经》、《诗经》、《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隋文帝设国子寺,隋炀帝时改名国子监 ,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的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 ,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代私学又以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孔子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特别重视教育 ,以六经为教科书,创造了一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同时代的还有墨家,儒墨之学被称为春秋时代的显赫之学。

战国时期齐桓公创办的稷下学宫最为著名,广招天下名士,云集了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如荀子、孟子、慎到、田骈、邹衍等名士,建立了儒、道、墨、兵、名、杂、阴阳等学术流派 ,相当于今天中国的社科院、政府智库。

另外,东汉灵帝创办的鸿都门学是我国最早的高等专科学校 ,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等为主要学习内容。

北宋时期,私人创办的书院教育最为著名。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东林书院等。

南宋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他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进而教他们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使少儿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他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少儿通过“学其事”而知其然并养成习惯,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朱熹非常重视“小学”阶段教育,他曾专门编著《小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小学》把古人贤人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分为内外篇,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以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心术、感化、衣服、饮食为目,引用许多格言故事,具体形象给学生指出榜样,使学生即读,即教,即知,即行,通过行动,学习榜样,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在“大学”阶段,是十五岁以后,他说:“及其十又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在此期间则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就是要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以“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因为大学阶段使人明理的重要性,朱熹在众多的儒家典籍中提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大学”的基本教材,并著《四书章句集注》对其解释,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采取的最重要、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学界主流认为科举制起始于隋朝,形成发展在唐朝,唐代还产生了武举制度 ,终止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英宗时改为三年一次。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京师的会试和殿试,秀才参加乡试 ,考中者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的考中者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中试者皆称为“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唐代科举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代科举考试内容先有帖经、墨义和诗赋,后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改为考八股文。

十八、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 ,大体可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 ,这里主要简述封建社会。

(一) 中央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在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在实践上,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到了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正式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到了西汉,汉武帝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实行刺史制度 ,领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并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到了隋唐,则更加趋于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并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到了北宋,中央集权制度又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中军权,解除了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二是集中行政权,设立了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并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三是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四是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消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至元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又有了发展变化。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最后明清时,发展到高峰。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 ,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中央政治制度的基本制度。

从秦始皇确立三公九卿制度起,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太尉负责军事管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这三者称“三公”。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了一种新的中央行政制度,即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合作,又有相互监督和牵制,使官僚机构形成了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有力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宋、元、明、清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 ,但实质变化不大。

(二)、地方政治制度。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周朝巩固了统治 ,扩大了疆域。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不过后来的某些朝代仍有保留。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全国推进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盛行于大多数封建时代,影响十分深远,正如司马迁所说:“郡县治,天下安”。

元朝时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而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三)选官用官政治制度。西周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就是世官制。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制是主要内容,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主要依据个人才能和品德。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依据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 ,称为乡举里选。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注重门第和世家,促进了氏族制度的发展。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原来的选官制度已经无法推行下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至光绪年期终止,影响深远。

十九、道家五术

自古以来,道家就奉行的是精英政策,下等根器者无缘道法,这一点跟佛门不同,佛门有八万四千法门,对立不同根器,所以道家修行者又神秘又稀少,这与入门级的“五术”修行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对自身的要求极高,认为只有精通五术者,才能正式出山,这才不会埋没师傅的传授之名;有了自渡的本领,才能去渡化世人,也就是先渡已后渡人。五术因效果灵验、传承较久,且属于显法教化世人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修行者认为,修习好五术才能更好地通达天地、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袪病救人的目的。

在古代,道士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可以做法事来收取一定的费用,用来修建和维护道观,道教信徒也可以捐香火钱。道士们除了背道规和研究经法术,他们还云游四方靠手艺挣得收入,看风水、算命和治病等都是道士的看家本领。

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黄帝得天神相助,授以天书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颉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修行人视若瑰宝的《金篆玉函》,《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 ,其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相、卜,统称为玄学五术。

(一)山。所谓“山”,即道家修炼法。就是通过食饵、斋醮、丹法、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超脱身心的一种学问。借助于自然界,天体宇宙的能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道家常说的盗天地、夺造化。

食饵:即利用补药、丹药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斋醮:即道士通过天师府授箓之后祭炼主将、召神请将,解救黎苦众生、并为自身积累功德的一种方式。一旦功德圆满,自可由三官大帝进行考验,并获取神位。

丹法:即运用道家三元丹法,摄取宇宙能量(真一之气),以运化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由量变到质变,达到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玄典:即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即以习练各种内家武术,打通十二经脉,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即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调动灵界的能量,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概括地讲,“山”就是利用法事、静坐、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二)、医。所谓“医”,是利用方药、针灸、推拿 、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药:即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调节人体生物电,来治疗疾病的方术。

推拿:即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表的特定穴位,运动患者肢体,借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变患处的生理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灵治:古代中医就有祝由十三科,利用符咒来调治身心的疾病,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调节人体生物电、生物场,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

(三)命。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分析宇宙自然日月对人体的影响,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有很多种:紫微斗数、滴天髓、渊海子平等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在古代,任何的道法和书法都是互相一一印证,辅佐进行的,这样方可事半功倍。古人入玄门者、入道门者或有机会继承师门者或选为御前道士者或重大决策者,都要选观其八字,断其运势,方有资格被选拔。“命”术大致分为两大类:占星术和干支术。

占星术:包含“紫薇斗数”、“七政四余”“五星术”等。用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地位、人格、贫富的高下程度,然后依次列出父母、福德、官禄、疾厄、妻妾、奴仆、男女、田宅、兄弟、财帛诸宫,考察星宿躔度、流年运限的得失、吉凶,判断其一生的机遇。

干支术:以人地落土时(脱离母体的瞬间),将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以十天干、十二地支,排列成四柱八字、大运,以阴阳五行配合的强弱气势,视干支的生、克、会、合、刑、冲、破、害之情形,来推断其一生的际遇,这一个方法着重在判断一个人的妻(夫)、财、子、禄。重要的干支术包含“子平术”、“李虚中命术”等。即一般人所谓的起四柱、排八字、算流年。

(四)相。所谓“相”,就是观其形而知其义之法。一般大的分为三大类:一为相关(星相),二为相地(风水),三为相人。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象的一种方术。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

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

墓相:也就是阴宅风水,古称堪舆学,以通过选择龙、砂、水、向、穴等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阴庇的一种方术。

星象:根据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后,作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的各种事物的一种方术。

“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很多人喜欢叫看风水的为江湖术士,在古代看风水和修行是不分家的;通过看星择象、观大山大水,以其天地造化之妙,为自身选择修行之所者比比皆是。如此,才可以盗取天地灵气,为自身所用。能选的一个藏风纳气的风水宝地,对于修行人来说,是欣喜若狂的,可加速其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修行历程。

(五)卜。所谓“卜”,它包括卜和筮,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为“易占”及“三式占”(奇门,太乙,六壬,因占卜时常用特制的式盘 )。

占卜:即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包括六爻和梅花易数等。

奇门: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务发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

太乙: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六壬:主要著作以《大六壬大全》为代表,为三式之最,以占测日用百事为主。

二十、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是我国上古时期传统文化的产物,包括上古传说、历史、仪式、自然现象等。通过口述、寓言、小说、仪式、戏曲或舞蹈等方式流传至今,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思想和文化。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影题材、动漫还有神话小说等,都是源自古代神话。从某种程度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关于中国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尚书》、《礼记》、《山海经》等古籍中发现,反映了上古时期的人类对世界起源、各种超自然现象的原始理解和认识。上古神话通常具有非常玄幻的色彩,远远超出了我们现代人的认知能力,表现了古人对自己所积累的劳动经验和智慧的歌颂;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起源有多种创世神传说,由于古代神话体系过于庞大,导致不同版本有冲突的情况出现。一种是天皇和地皇 ,他们是天地的创始者与主宰者,比伏羲早。《淮南子原道训》说:“泰古二皇 ,得道之柄 ,位于中央;神与化游 ,以抚四方”。另一种是盘古。盘古化万物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吴国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中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还有一种是伏羲和女娲,伏羲是古代最早有记载的创世神,记录在楚帛书,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通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绳为网,捕鸟打猎,教会人们渔猎的方法,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根据古籍记载,伏羲以一拟太极,然后一画开天,世间万物的创造,世界生命的诞生全靠这一画。女娲最年出现在《山海经》中“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女娲为上古圣女,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捏土造人 ,还用五色石补天等。最后还有创世神应龙(龙族)、道教三清、四象(玄武、朱雀、白虎、青龙)等等传说。

上古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等等。

神话书籍有:《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搜神记》、《轩辕本纪》、《道藏》、《聊斋志异》、《淮南子》等等。

另外还有神兽和神怪、先秦仙药、先秦灵地及神仙界等等,不再列举了。

二十一、饮食文化

(一)、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匠心独特、创意非凡。发展历史可以追溯从有巢氏茹毛饮血;燧人氏钻木取火、学会石器熟食;伏羲氏结网渔猎;炎帝发明农耕文化、制作陶器;黄帝作灶、懂得烹调开始,到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才得以成形。春秋战国时期,自产谷物蔬菜。汉代饮食文化逐渐丰富,从国外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萝卜、莴笋、茴香等食物。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 ,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极大丰富了饮食文化的种类。唐宋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高峰,明清时期则是又一个高峰。

除了色、香、味、形,讲究营养;中国饮食文化还具有四季有别、包罗万象、 食医结合、刀工细巧、火候独到、五味调和、注重情趣等诸多特点。

另外,古代饮食注意礼仪,尊者坐上座。如《太公家教》说:“与人共食,慎莫先尝”,《礼记·曲礼》说:“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等。此外,用筷子有十三种忌讳:一是三长两短。将筷子长短不齐放在桌上,是不吉利的,代表死亡;二是仙人指路。拿筷子不用食指,夹菜时食指总伸出对着对方,代表骂人;三是品箸留声。把筷子一端含在嘴,用嘴来回去嘬,并发出声音;四是击盏敲蛊。用餐时拿筷子敲击盘碗,代表乞丐要饭;五是执箸巡城。拿着筷子反复在菜盘里寻找;六是迷箸刨坟。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停扒拉,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七是泪珠遗珠。夹菜时将菜或汤落到其他盘里或桌上;八是颠倒乾坤。用餐时筷子颠倒使用;九是定海神针。用餐时拿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十是当众上香。为了方便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十一是交叉十字。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或碗上;十二是落地惊神。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十三是一往情深。用餐时反复只吃一道菜。以上禁忌都是值得年轻人学习的礼仪。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情趣 ,不只限于给菜肴取各种类型的名字,还表现在欣赏和使用精美的食器。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是说美食要配美器,锦上添花。古代食具之美,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玻璃器等这些类别。粗犷的彩陶、清雅的瓷器、庄重的铜器、奢华的金银器、精美的漆器、亮丽的玻璃器以及装饰的图案,都给使用者美好的视觉享受。美器之美还体现在与菜肴、美酒相得益彰、完美的组合上。

主流的十大菜系:川菜、粤菜、鲁菜、淮扬菜、湘菜、浙菜、闽菜、徽菜、京菜、楚菜。

中国饮食文化中还有非常著名的清代满汉全席,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宴席,起源于清廷;原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后世沿袭此一传统,加入珍馐,极为奢华。清代名宴包括蒙古亲潘宴、节令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宴席都用满汉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108种,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用料精细,突出满族菜特殊风味,同时又展示汉族烹调的特点。包括南菜54道,其中江浙菜30道、闽菜12道、粤菜12道;北菜54道,其中满族菜12道、北京菜12道、山东菜30道。满汉全席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二)中国饮食文化除了食,还有饮。饮主要包括茶、酒、汤、药膳等。先说药膳。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它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烹制的美食;既能当食物又能当药物,相辅相成。药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中国酒文化也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代酒的起源从夏代始有,《世本·作篇》说:“少康作秫酒”。传统饮酒文化的根基在于酒德与酒礼。《尚书·酒诰》说:“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才能饮酒);“无彝酒”(平常少饮酒,节约粮食,只在有病时才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等。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太公家训》说:“与人同饮,莫先举觞”。

中国古酒按制造工艺分为酿造酒和蒸馏酒,最早是白酒和黄酒,传承至今的八大名酒有茅台、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酒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几乎渗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国酒文化自古与文字艺术紧紧相连,从诗经开始,到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出现“曲水流觞”的习俗;特别是隋唐时期,酒催诗兴是唐朝文化最凝练最高度的体现。酒与诗词、酒与音乐、酒与美术、酒与书法绘画等完美融合。明清两代是历代酒文化的又一高峰,酒令五花八门,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鱼虫、诗歌词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无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名人雅士的爱好普及为市井的爱好。传统习俗中,不管是生死嫁娶、祭拜祖先、还是过传统节日,以及走亲访友,酒文化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酒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酒文化除了酒,还有酒器。古代酒器从陶器开始,到商周使用青铜酒器,这时期青铜器十分发达,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盛酒器主要有:尊、卮、盉、彝、觥、卣、罍、瓿、缶、壶等。饮酒器主要有:觚、觯、杯、爵、舟、角等。周朝对青铜器的使用也有等级之分,如《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等。对青铜酒器大小也有说明,如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等。

中国饮食文化中更少不了茶。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七事之一的茶在中国古代是非常普遍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并栽培茶树的国家。茶被人类发现并利用大约有四千多年历史,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西汉时已有饮茶的正式文献记载,东汉华佗的《食经》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 ,记录了茶的医药价值。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饮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陆羽著《茶经》,并将以前代表茶的荼字减去一画,才开始有茶这个字。之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十六汤品》等。茶文化昌盛,出现茶宴、茶会、茶馆。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明清时期茶文代迅速发展,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紫砂壶、盖碗壶茶具也应运而生。

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并赋予各民族礼仪风俗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以茶待客、以茶养性、以茶会友、以茶献艺、以茶代酒、以茶做菜等等。茶叶富含诸多营养成分:如儿茶素、茶多酚、多种微量元素、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咖啡因、咖啡碱等;还具有抑制心血管疾病、抑制癌细胞、抑制血压上升、助消化、提神醒脑、抗氧化、消脂减肥、明目、消炎、软化血管、分解烟草中的毒素、预防肠道疾病、防龋齿等等诸多神奇功能,也是最好的天然植物饮料。

中国茶按照茶的色泽和加工方法分为六类:绿茶(属未发酵茶,有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竹叶青、恩施玉露、都匀毛尖、太平猴魁、古丈毛尖、蒙顶茶等);红茶(属全发酵茶,有祁红、滇红、宁红、闽红、利川红等);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有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东方美人、罗汉沉香、红水乌龙、大红袍等);白茶(属微发酵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黄茶(属轻发酵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广东大叶青等);黑茶(属后发酵茶,有安化黑茶、四川藏茶、湖北青砖茶、泾阳伏砖茶、普洱茶等)。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六大茶类的国家。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ICP备15007495号
 
网站首页 | 牡丹江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黑ICP备15007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