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我们介绍到道传小六壬的起源以及卜术的起源和发展,此篇文章将正式介入道传小六壬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中道教文化:医,山,命,相,卜的基础。前面这些理论体系都离不开此篇所介绍的基础
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上面不同颜色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五行又以阴阳区分。如甲和丙为阳木和阳火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
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
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
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
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十二地支
而下面的地支阴阳也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相邻的两个地支为一个五行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辰戌丑未也为四库
干支纪年法
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
0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0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0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0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0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06己巳
16己卯
26己丑
36己亥
46己酉
56己未
07庚午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戌
57庚申
0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0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戌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干支纪月法
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有歌诀为证(寅月为正月,寅为虎,又称“五虎遁元”):
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
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
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
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
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一般直接查万年历,由于闰年推算复杂)
干支纪时
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晨子)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夜子),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
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